1952年:三军列阵誓和平
2019-09-10余玮
余玮
1952年国庆阅兵,受阅部队共有66个方(梯)队,其中57个地面方队,9个空中梯队,受阅人员共11300人。受阅武器装备,有各种火炮112门,坦克、自行火炮99辆,装甲车16辆,汽车156辆,三輪摩托车160辆,军马1104匹,飞机153架。公安部队和少数民族民兵大队首次参加阅兵式和分列式,参加典礼的各界达50万余人。
这次阅兵,充分地显示了中国人民3年来在各个方面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国人民保卫祖国、保卫世界和平的强大力量。共和国国防力量的日益增长,为保卫祖国和平,抗击外来侵略提供了更加坚实的保障。
1952年,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与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进行艰苦卓绝的战斗。就在国庆节前后,志愿军举行了全线性的战术反击作战,进展顺利,尽快结束战争已是胜券在握。这时,和平与建设的呼声正成为新中国的时代最强音。这年2月,中央决定人民解放军31个师转为建设师;4月,中南军区派出10万官兵参加荆江分洪工程建设;调拨41个师、11个整团共46.5万人转为工程部队和屯垦部队;6月,全军开展大规模的文化教育运动;7月,毛泽东主席发布“建设正规化、现代化国防部队”的训词。
我国的领土,除台湾以外,大陆已经全部解放。土匪和反革命分子被基本肃清,长期战争的创伤已得到初步医治,正在进行的抗美援朝战争取得了决定性胜利,90%以上的农村地区完成了土地改革,有重点的经济建设已经开始。这年的国庆阅兵,正是在这样的“战争与和平”交织大环境下举行的。按照规定,这次阅兵仍由华北军区联合海、空军具体组织实施。
7月3日,总参谋部召开研究国庆阅兵典礼问题的专题会议,代理总参谋长、阅兵总指挥聂荣臻主持会议。会议就国庆阅兵中的一些问题作了明确规定,阅兵准备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为适应节日游行集会及平时交通需要,这年国庆前,天安门周围已经拆除了长安左门、长安右门和中华门。也正是在这一年,修建了天安门观礼台,第一次展示了天安门广场的宽广和雄伟。
1952年的金秋,首都北京穿上了节日的盛装,到处张灯结彩,张贴着有关国庆的标语。
10月1日上午,阳光灿烂,风和日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第三周年国庆节庆祝典礼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
装饰一新的天安门格外绚丽,城楼上照例悬挂着巨幅的毛泽东画像。在1966年8月以前,每逢“五一”“十一”等重大节假日,城楼上才悬挂毛泽东画像。1966年8月以后,经中央决定,天安门城楼上的毛泽东画像天天悬挂,每年国庆节前更换一幅新的。1952年国庆时天安门城楼上的毛泽东画像是中央美术学院张振仕主笔的,这是自1949年2月12日举行庆祝北平和平解放大会时首次在天安门城楼悬挂毛泽东画像以来的第6个版本。
这天清晨,鲜艳的五星红旗在晨风中飘扬,鲜花沾着露珠争芳斗艳,天安门广场上已人山人海、锣鼓喧天。
1951年,时任副连长的王善平从上海华东警卫团调到北京军政干校学习。次年9月18日,他接到20日到中央保卫部报到、参加国庆节保卫工作的命令。王善平回忆说:“挑选国庆节的卫士很严格,因为自己穷苦出身,对党忠诚,再加上原部队就是警卫部队,直接保卫华东局首长和机关安全,有一定的保卫工作经验。”
9月20日上午,汽车把王善平和战友送到中央保卫部,由国庆保卫处对他们进行培训。经过几天的学习和训练,明确了各人的执勤点和职责范围,而王善平的执勤地点是天安门城楼和端门之间的地段。国庆当日拂晓,他和战友们来到执勤点,庆典开始前,毛主席等中央领导人乘坐的黑色轿车经端门徐徐开来。“轿车在离我岗位五六米处停下,身穿深灰色中山装的毛主席和朱德、刘少奇、周恩来等领导人陆续下车。一下车,毛主席说,‘今天天气很好啊,老天爷也为我们祝福。’毛主席说的这句话,我一直到今天还记得。周总理用手指着天安门城楼说:‘天安门是我们胜利的象征!’”
9时50分,毛泽东、朱德等中央领导在全场雷动的掌声中登临检阅台时,“毛主席万岁”的欢呼声经久不息。
据当年的《人民日报》报道: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及副主席朱德、宋庆龄、李济深、张澜,政务院总理周恩来、副总理董必武、陈云、郭沫若、黄炎培、邓小平,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林伯渠,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代总参谋长聂荣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沈钧儒,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副主席陈叔通,北京市人民政府市长彭真等出席国庆3周年庆典。与往年一样,在检阅台上的还有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政务委员,各委、部、会、院、署、行首长,中国人民解放军陆空海军首长,人民政协全国委员会在京常务委员,各民主党派和各人民团体的负责人。前来我国访问的蒙古人民共和国总理泽登巴尔应邀在检阅台上观礼。
在观礼台上的,有中国人民志愿军国庆节观礼代表团的全体团员及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战斗英雄;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工业、农业、水利工程和铁道工程中的劳动模范、优秀工程技术人员和模范工作者,还有中央和北京市各机关团体的领导干部、大学校长、教授和优秀文艺工作者等。
这年国庆前夕,淮南煤矿新庄孜矿著名采煤风镐手李道平代表煤炭系统受邀去北京中南海怀仁堂做客,到天安门广场参加国庆观礼。李道平回忆说,赴京头一天,工友们叮嘱他一定要代表矿工向毛主席问声好,李道平愉快地答应了。他从淮南辗转到上海,和华东六省一市国庆观礼代表齐聚上海华东办事处,然后包了软席卧铺,直奔向往已久的首都北京。来到了北京,住在燃料化工部招待所。中央首长当天就来看望他们,向他们嘘寒问暖,还给每人发了一件绒衣和一套藏青色的服装;“最重要的是毛主席给每人发了请柬,请柬里夹着10元钱。这是毛主席拿自己的钱给我们的,我一直没舍得花”。
这年9月30日19时前,在工作人员的安排下,李道平等换上了崭新的服装,带着请柬,坐着大面包车来到怀仁堂,出席国庆招待宴会。一进入怀仁堂,站在门口迎接他们的是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听说毛主席的手被握肿了,不能再握了。我走到周总理面前,紧紧握住他的手久久不想放下,留下了幸福的泪水”。当108名劳动模范代表步入怀仁堂入座后,大厅响起了“东方红太阳升”的音乐。这时,毛泽东迈着矫健的步伐,满面红光来到了怀仁堂大厅,频频向代表们挥手致意,并用浓重的湖南口音向大家问好。宴会上,毛泽东作了简短的致辞,然后举杯向全体到会者说:“为了各位的健康,干杯!”
1949年,开国大典上临时搭起的两座观礼台是砖木结构的建筑。1952年8月,在天安门城楼东西两侧建起砖木结构的临时性观礼台,观礼台面积7300平方米,可容纳2200人。出席这次國庆观礼的有1万多人,分别受到“中央人民政府”“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邀请,此前出席了在怀仁堂举行的国庆招待会。10月1日上午,李道平戴着观礼证,乘专车来到天安门,登上了国庆观礼台,坐在西区第二排。
10时整,林伯渠宣布庆祝典礼开始。全场肃立,军乐团高奏国歌、100门礼炮齐鸣28响。
阅兵式开始。阅兵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乘车阅兵。朱德检阅陆海空受阅部队和民兵之后,登临检阅台宣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给全国武装部队的命令。最后,朱德以别具时代特征的6个“万岁”口号结束讲话:“中国人民解放军万岁!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中国人民大团结万岁!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中国人民胜利的组织者、鼓舞者——中国共产党万岁!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万岁!”
朱德宣读命令完毕后,开始进行武装部队的分列式。这是代总长聂荣臻第4次、也是最后一次任阅兵总指挥,他在《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乐曲声中乘车率领武装部队进入天安门广场,通过检阅台前,向西行进。全场热烈鼓掌,向他们表示欢迎。
受阅部队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的队伍为前导。这次阅兵,徒步方队前面增加了高举“八一”军旗的“仪仗兵”。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国务外交繁忙,急需要一支正规的仪仗队,1952年3月中央领导人决定在中央警卫队中选调一批骨干组成仪仗队。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队在世界仪仗队的家族中是后起之秀,他们接受祖国授予的军旗后,成为我军惟一的一支专门担负国家外事活动仪仗司礼任务的部队,主要负责迎送外国元首、政府首脑、军队高级将领及纪念、庆典等重大国事活动,被世人誉为“中华第一兵”。在国庆阅兵中,由于初期的仪仗队参阅人数很少,虽然曾作为整个受阅部队的先导,但一般并不将其视作一个方队,仍把走在前面的军事学院作为第一方队,同时也并不把仪仗队计算入受阅方队总数,直到1984年国庆阅兵,仪仗队才单列计入总方队数。
陆军军事院校方队是徒步方队的主力,紧跟在军事学院方队之后。这年6月,军委发布调整全国陆军军事学校的命令,加强其他军兵种院校建设,调整后的陆军院校为53所,仍占全军各军种院校的半数以上。参阅的军校有南京总高级步兵学校、石家庄高级步兵学校、南京高级步兵学校、第一战车学校、第六炮兵学校、长沙高级工兵学校,之后是大连海军学校、航空兵学校,接着是伞兵部队、公安部队的队伍。
从受阅方队的编成看,军事院校方队的数量明显增多,主要原因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军队面临着革命化、正规化、现代化建设的需求,军委、总部和各军兵种都相继创建了各类军事院校。对此,毛泽东明确指出:“自从中国人民获得了全国性的胜利之后,我军现在已经进到了正规化建军的高级阶段。”他亲自选调刘伯承、罗荣桓、叶剑英等军事家和陈赓、萧劲光等一大批战功卓著的高级将领大办军事院校。这次国庆阅兵,也是军事院校人才方队的大检阅。
为社会稳定作出巨大贡献的公安部队是首次参阅。早在1949年7月6日,中央军委决定在军委设置公安部,统管全国各地公安机关和公安武装,并任命罗瑞卿为公安部部长。11月8日,公安中央纵队在北京西苑举行成立大会,正式宣告中国人民公安部队的诞生。到1952年,公安部队已经组成较完备的体系,肩负起内卫和边防任务。这次受阅的是北京公安总队抽组方队。
再接着是,步兵部队进入广场。在他们后面跟进的是规模宏大的民兵方队。民兵们穿着五颜六色的民族服装,装备着先进新式的轻武器。他们来自全国各个省份,分属汉族和蒙族、回族、藏族、苗族、彝族、满族、朝鲜族、黎族、土家族等10多个少数民族,色彩缤纷,构成了与以往国庆阅兵分列式不同的一道亮丽风景,充分体现了毛泽东“人民战争”的指导思想。
民兵参加国庆庆典,从1951年开始。民兵方队属于阅兵总指挥部领导和受阅部队的编组序列,其排面与行列基本与受阅部队相同。
时年22岁的李月飞作为江西省民兵代表参加了1952年阅兵的民兵方队,这成为他一辈子的自豪和荣耀。1950年土改工作队进村时,李月飞第一个报名参加了民兵。他说自己出生在旧社会,饱受地主老财的打骂和欺辱,是共产党把他从火坑里救出来,使他翻身得解放,跟着共产党走准没错。成为民兵后,他积极发动群众,组织民兵配合人民解放军开展剿匪反霸斗争。由于表现出色,李月飞当年就当上了乡民兵队长,成了穷苦百姓的主心骨,“那时我是土匪地主的眼中钉,他们恨不得杀了我以解心头之恨”。
1952年8月20日,民兵队长李月飞突然接到上级通知要他前往南昌。“当时并不知道自己要去干什么,只知道必须要服从命令,上级让到哪里去就到哪里去。”到达南昌后,李月飞和来自全省其他县市的20多位民兵代表一起坐上了开往北京的火车。到达通县后,他们开始了一个多月的封闭式训练。“训练的时候,大家每天早上天不亮就起床出操,一天至少要训练十几个小时。”由于民兵很少搞军事训练,当时李月飞等民兵代表的军事基础都不怎么过硬,连最基本的队列训练也花了很长时间,“走正步时因为甩不开胳膊手被打肿是常事。晚上回到宿舍后用凉水泡泡,第二天忍痛继续训练”。
“虽然训练很艰苦,但是闲下来的时候大伙都在纳闷接受这样的集中训练的目的是什么。”直到9月28日,谜底才被揭开。这天中央军委总政治部召集所有受训民兵召开了会议,通知他们被选为新中国成立3周年国庆阅兵民兵方队的队员,要接受毛主席的检阅。“听到这个消息后,我们一个个高兴地跳了起来。那天晚上,我兴奋得一个晚上没睡着觉,感觉特别光荣!”得知训练目的后的民兵代表们训练起来更加“有劲了”,没有一个人喊苦喊累,大家都很珍惜这样的宝贵机会,都想在国庆阅兵上让毛主席看到自己最好的一面。
“训练了一个多月,阅兵式那天是最让人激动的,也是最谨慎的。”10月1日凌晨3时左右,李月飞等坐车从通县出发,5时30分到达天安门广场。“480名民兵队员按身高不同分成了1.55米、1.6米、1.7米、1.8米这4个方阵”,李月飞站在1.7米的方阵,排在队列的最前头。在等待检阅的两个多小时里,民兵代表们站着标准的军姿一动不动。“当时只有一个信念,一定要走好不出错,让毛主席满意!当年是民兵方阵第一次在国庆阅兵式中亮相。我们穿着统一的黑色军棉衣,头上扎着白毛巾,身上配着老式步枪,脚上穿着解放鞋。当我们方阵从天安门前走过时都很激动,步伐也迈得更坚定了。”
民兵方队刚走过天安门广场,军乐改变了旋律,骑兵方队进入广场。受阅的骑兵部队前身是中国工农红军骑兵第三团,八路军129师骑兵团,他们跨着战马,亮出军刀,骄傲地向世人宣布:中国骑兵不输哥萨克!
接着是由各种火炮组成的地面炮兵方队。
朝鲜战争爆发后,李元登所在的部队奉命入朝作战,并取得了很大的胜利。利用战役间隙,他随部队回国做了短暂休整,正准备再入朝时接到他们参加1952年国庆大典受阅的任务。5月,“我们来到北京市内黄寺华北军区炮兵司令部大院内,宽敞的操场很适合训练。前期主要是体能训练,内容是立正站立,是为了给阅兵打基础。动作虽然简单,但天气较热,不时有人晕倒在操场上”。李元登和战友们咬牙坚持着,终于过了这一关。
“领导告诉我们,要想顺利通过天安门,关键是车辆不能出问题。如果一个连有一台车熄火,那这个连就要被淘汰。”李元登说,领导还列举了开国大典的一个例子:当时,天安门广场的东西三道门还没有被拆除,装甲部队有一辆坦克到三道门后突然熄火,停在了洞内,堵死了通道,致使后边大量的坦克无法通过。这时,紧随其后的一辆坦克驾驶员没有惊慌失措,冷静地开着自己的坦克,把那辆动弹不了的坦克推出了门洞,排除了障碍,才没有影响大局。听到这些,李元登和战友都压力大了。
“在西郊机场演练时,聂荣臻等参加了检阅。”李元登回忆道。虽然进行得比较顺利,但天安门受阅没有完成前,他们总是忐忑不安。“从9月25日起,开始进入准备工作阶段。对车辆进行全面检查,做到无尘无垢。29日下午,汽车全部加满了油。据说用的是最好的飞机用油。封箱后,部队开始休息。连队的干部留在车场值班,任何人不准进入,即使司机也不许乱摸别人的车。”
转眼到了“十一”。当天零时,李元登所在的部队集合,然后集结到指定位置待命。“分列式上,意外还是发生了,我们连后面有一辆炮车打不着火了,司机急得团团转,眼看就要被淘汰。这时,另一个单位的一名技师过来,帮助排除了故障,这才使车子跟上行进的隊伍。我是坐着汽车通过天安门的,由于车速比较慢,当指挥员喊‘向右——看’的口令后,我们立刻把头转向天安门城楼,毛主席正向广场上受阅的队伍招手哩。”
24天后,23岁的李元登再次奔赴战火纷飞的朝鲜战场。1945年,他入伍;1947年在冀晋军区独立一旅三团二营四连任司号员,参加过解放石家庄战斗,也参加过保北战役、进军绥远、平津战役、解放张家口、解放太原等战役。晚年,他对1952年参加受阅记忆犹新,每每对人讲到被检阅的过程,自豪之情与幸福感油然而生。
紧跟炮兵方队之后的是摩托化步兵方队,还有装甲战车方队、高射炮方队、探照灯方队,构成了一个个强大的钢铁洪流方阵。这年阅兵中摩托化步兵方队乘坐的已不是往年受阅时的汽车,而是160辆摩托车,方队徐徐驶过,煞是威风。
这时,空中轰轰的响声由远而近。空军机群组成9个梯队,共有153架飞机从天安门上凌空飞过受阅。
在受阅部队后面压阵的是鼓乐齐鸣的军乐团,他们高奏进行曲最后走过检阅台。整个分列式共历65分钟,全场观众一直都是欢呼声雷动。受阅部队作为百万人民解放军的代表,在限定的时间和空间内通过队列形式接受祖国和人民的检阅,以展示人民军队守土卫国的决心,展示一往无前的气概和战无不胜的意志。祖国国防力量的日益增长和强大,一再引起全场群众的欢呼和鼓掌。
阅兵式结束后,举行了盛大的群众游行。走在最前面的是由1000名铁路工人组成的仪仗队,以巨幅的国旗、巨型的国徽模型、庆祝国庆的字标和中国共产党党旗为先导。在五星红旗的引领下,游行队伍步入天安门广场。他们分别抬着毛泽东、孙中山、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画像,还有金日成、胡志明等社会主义国家领导人的画像。后面是由1500名工人和学生组成的腰鼓队,边表演边行进,鼓声震天响,队伍徐缓通过金水桥前。
15000名少年儿童组成的队伍,使广场充满了青春的欢乐。一男一女两位少先队员跑上天安门城楼向毛泽东主席敬献鲜花,他们代表全国少年儿童表达热爱和平、忠诚祖国、尊敬领袖的心意。其中,那女孩是北京育英学校的少年队员李莉莉。就在这年“六一”前夕,毛泽东为北京市育英学校题词“好好学习”。从此,“好好学习”成为育英学校校训,铭刻在一代代育英人的心上。北京市育英学校原为中直机关育英小学,是一所具有革命光荣传统的学校,现已发展成为涵盖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的学校。学校1948年建校在河北西柏坡,1949年随党中央迁入北京,当年中央许多领导同志的子女(包括毛泽东的小女儿李讷)在这里就读。毛泽东接受少先队员的献花后,并同他们合影。
之后,中国各民主党派的代表向毛泽东主席敬献锦旗。由9万名工人组成的队伍,2万名首都近郊的农民,还有机关工作人员的队伍、大中院校学生的队伍、首都各区人民的队伍、工商界的队伍等,相继欢快地走过天安门广场。首都人民带着各种图表、模型和字标,向祖国和国家领导人兴奋地报告新中国成立3年来的工作成绩,并表示今后继续奋斗的决心。
“保卫和平”是这次国庆阅兵和群众游行的主题。游行群众高举着各种字标,“反对美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反对美帝国主义进行细菌战”,高呼着“我们一定要解放台湾”“向中国人民志愿军学习”“向中国人民解放军致敬”的口号,在金水桥前放飞一群群白色的和平鸽,欢呼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热烈而坚决地表达了热爱和平的美好愿望与保卫和平的坚强意志。这一天时值“亚洲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开幕,抗美援朝战争正在紧张地进行中,所以在国庆典礼上“和平”字标密集,呼声尤显浓重——以致使这次庆典活动的许多新闻报道没有“和平”两字不成标题,《人民日报》报道庆典之日连发两篇社论,标题分别是《争取持久和平,争取人民民主》《进一步团结起来,打退战争威胁,保卫和平》,该报记者报道阅兵日盛况的标题是《和平的城,力的奔流》。苏联《真理报》的社论标题也不例外,题目是《和平保卫者的力量在增长》。由此可见,在“和平”的呼喊声强烈时,说明当时的人们迫切感受到了战争的威胁,时代正处在不“和平”中。
国庆盛典是在文体大队的精彩出场后落下帷幕的。这时排列在广场南部的少年儿童队员和机关工作人员涌进到天安门城楼前,向着城楼上的党和国家领导人欢呼。党和国家领导人向着沸腾的人群招手致意。毛泽东走到城楼的前沿和东西两端,向观礼台上的来宾和广场上的群众挥帽致意。
一位当年参加过群众游行的“老红领巾”曾回忆:“1952年10月1日凌晨,我们通县少年儿童队(后改为少年先锋队)国庆观礼代表团的小朋友们,迈着整齐的步伐,高唱着《少年儿童队之歌》步入庄严的天安门广场。鲜艳的红领巾飘荡在前胸,左臂上三道红杠的大队长标志,让我感到无上的光荣和自豪。我们观礼团的位置在银色旗杆的北面,正对着天安门中门——北边是解放军军乐团,形形色色的铜管乐器熠熠放光。检阅式结束,群众大游行开始。工人、农民、知识分子、文艺工作者、大中学校的师生方队,陆续经过天安门,有的高举着鲜红的标语牌匾,有的用车拉着标本模型,向领袖们汇报自己辛勤劳动的成果……我们站在广场上的少年儿童代表们,潮水般涌向金水桥。毛主席走到红墙边,挥手向我们致意。在灿烂阳光的辉映下,主席高大魁伟的形象展现在我的面前。我们狂呼‘毛主席万岁,毛主席万岁……’瞬间大家将手中的鲜花高高举过头顶,在山呼和鮮花的海洋里,我几次跳起脚想多看几眼毛主席,也无济于事。那闪光的一瞬,我真切地看到了我们心中的红太阳,敬爱的伟大领袖毛主席!”国庆典礼在欢呼声和掌声中圆满结束。
曾为1952年国庆站岗的广东肇庆市军队离休干部王善平回忆说,当毛主席和其他中央首长从天安门城楼走下来,向停车场走去时,他听见毛主席说:“今天受检阅的部队和群众都组织得不错嘛!”经过他的岗位时,毛泽东等中央首长向他们招手。周恩来说:“同志们辛苦了!”“为人民服务!”哨兵们齐声回答。
傍晚的天安门广场,彩灯闪烁。20时,毛泽东等中央首长来了,欢呼声、歌声伴随着礼花,天安门广场成了欢乐的海洋。
直至10月2日12时,王善平和战友们才撤岗回到驻地,保卫处给他们每人发了一枚“1952年国庆纪念章”。从此,“国庆纪念章”成了王善平一生最珍贵的纪念、一生的荣耀。
王善平和战友们在后来通过广播才知,就在这个国庆前12天起,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一起陆续发起了秋季战术反击作战。国庆期间,抗美援朝战争正在紧张进行中。
对于这个国庆,志愿军60军汽车二队战士苏子良有着刻骨铭心的回忆。苏子良说,自己记忆最清楚的国庆是1952年在抗美援朝战场度过的国庆。那时,苏子良所在的部队开拔到了朝鲜平安北道谷山郡。“我还清楚地记得那一年的国庆,在战场上,条件有限,我和战友们都在战壕中,趁着中午吃饭的时候,我们大家一起向祖国的方向敬了个军礼。”苏子良说,“那一刻,觉得祖国离我们是那么地近。”
就在1952年中国国庆不久,惨烈的上甘岭战役打响,中国人民志愿军与以美国、南朝鲜军队为主的“联合国军”展开了一场为期43天的争夺战,志愿军打出了国威军威,从而使战线更加稳定,加速了停战谈判的进程。
(中华儿女 2019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