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B超检查对不同分期宫颈癌宫旁浸润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 准确率评价

2019-09-10解植凯贾凤霞吴蕾

影像技术 2019年3期
关键词:淋巴结转移诊断准确率

解植凯 贾凤霞 吴蕾

摘要:目的:探究将B超诊断应用于不同分期宫颈癌宫旁浸润和淋巴结转移中的诊断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中2016年4月至2018年9月间收入的所有宫颈癌患者的一般资料,纳入82例患者开展试验,对所有患者手术前均应用CT诊断和B超诊断,确认两组的诊断准确率。结果:总体来说,B超诊断方案的准确性较CT诊断来说,其诊断准确率和特异性较CT诊断均更优,数据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B超检查是一种临床应用广泛的诊断方案,能够明确患者的宫旁浸润和淋巴结转移状况,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B超诊断;不同分期宫颈癌;淋巴结转移;诊断准确率

中图分类号:R445.1;R737.33 文献标识码:B DOI:10?郾3969/j.issn.1001-0270.2019.03.15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diagnostic effect of B-mode ultrasonography in the diagnosis of periuterine infiltration and lymph node metastasis of cervical cancer in different stages. Methods: Choose the general data of all cervical cancer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from April 2016 to September 2018. Include 82 patients to carry out the experiment. All patients were diagnosed by CT and B-mode ultrasound before operation, and confirm the diagnostic accuracy of the two groups. Results: Generally speaking, the accuracy and specificity of B-mode ultrasound diagnosis were better than that of CT diagnosis, and the data had statistical difference(P<0.05). Conclusion: B-mode ultrasonography is a widely used diagnostic method, which can determine the status of parametrial infiltration and lymph node metastasis, and it is worth popularizing.

Key Words: B-mode Ultrasonography; Cervical Cancer at Different Stages; Lymph Node Metastasis; Diagnostic Accuracy

影像學检查是一种无创且便捷的诊断方案,所以在临床应用中需要探究影像学辅助对宫颈癌是否存在宫旁浸润和淋巴结转移的效果,这样才能保证患者的无创检查准确度,为临床治疗提供帮助[1]。本次研究中,探究将B超诊断应用于不同分期宫颈癌宫旁浸润和淋巴结转移中的诊断效果评价及诊断准确度,获得了一定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中2016年4月至2018年9月间收入的所有宫颈癌患者的一般资料,根据实验要求抽取出82例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开展实验,其中患者的年龄信息区间介于36-65岁间,平均年龄(46.2±5.1)岁。经术后病理检查,所有患者均确诊为宫颈癌,并且病理检查结果显示,82例患者中,64例患者发生宫旁浸润,49例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所有患者经相关体检,未见其他全身性疾病和器质性疾病患者,所有患者一般资料经统计分析后未见明显差异,患者的个体化信息不对本次研究结果造成影响(P>0.05)。

1.2 方法

1.2.1 CT检查

在对患者进行CT检查时,患者应用本院中具有的螺旋CT扫描机进行CT检查。在进行CT扫描时,应当对患者的腹盆腔进行全面平扫和增强扫描。在对患者开展CT扫描前,做好相应的膀胱充盈辅助。同时序列应当设置为连续容积,其层厚设置为10mm,重叠设置为5mm。采用非离子型对比剂对患者进行相应的增强扫描,扫描速率设置为2.5-3.0ml/s。

1.2.2 B超检查

B超检查患者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患者进行检查。在对患者进行检查时,应当将腹部探头的诊断频率设置为3.5MHz。而在开展检查前,应当对患者的膀胱进行相应充盈,并经由腹部对患者子宫进行全面扫描,但在扫描过程中还应当从图像对患者的宫颈大小和子宫内膜状况进行判断,观察是否存在超声回声异常的情况,检查患者双侧附件,避免患者出现漏检。

1.3 评价标准

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的图像资料均由同组医务人员对患者进行图像判断,必要时需要对患者的图像进行三维重建后,由相关专家对患者图像进行观察,避免发生误诊和漏诊的状况。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涉及到的所有实验数据均录入统计学软件SPSS21.0进行统计学分析,实验结果中涉及到的诊断准确率采用百分比(%)的形式进行数据记录,而实验数据统计学分析采用卡方值进行检验。实验一般资料中涉及到的患者年龄信息则应用(均数±标准差)等形式进行数据记录,实验数据采用t值进行检验,若P<0.05,则说明实验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术后病理检查,82例患者中有64例患者发生宫旁浸润,49例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而CT诊断对宫旁浸润的诊断阳性率为26(31.71%),未见误诊状况;而B超检查对宫旁浸润的诊断阳性率为46(71.88%),未见误诊;同时B超检查,对淋巴结转移的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CT检查,所有诊断方案未见误诊状况,两种诊断方案对比可见明显组间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3 讨论

宫颈癌是一种临床上十分常见的妇科疾病,属于一种最为常见的生殖系统妇科肿瘤[2]。相关临床研究显示,近年来宫颈癌的发病年龄有年轻化的趋势,而全世界随着经济发展和现代人群生活不健康的改变,女性的宫颈癌发病率也在逐年增加[3]。随着近年来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医疗手段,对宫颈癌也有了更多的诊断方案,但想要明确患者的状况,依旧需要选择病理诊断,才能获得最为准确的诊断结果[4]。在本次研究中,B超诊断在应用过程中也获得了较好的效果,其诊断准确率均在70%以上。

综上所述,B超检查是一种临床应用广泛的诊断方案,将其应用于不同分期宫颈癌患者的诊断中,能够明确患者的宫旁浸润和淋巴结转移状况对于患者的治疗能够提供相应的参考和帮助,具有积极的治疗意义,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 1 ]原新朋.CT和B超联合检测在宫颈癌宫旁浸润和淋巴结转移中的诊断价值[J].河北医学,2018,24(4):615-618.

[ 2 ]邓敏英.B超检查对不同分期宫颈癌宫旁浸润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8,11(21):174+177.

[ 3 ]詹波.B超对不同分期宫颈癌宫旁浸润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J].河南医学研究,2016,25(2):292-293.

[ 4 ]陈林.MRI与CT灌注成像在宫颈癌宫旁浸润和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应用[J].上海医药,2015,36(15):50-54.

猜你喜欢

淋巴结转移诊断准确率
腹部B超联合阴道B超在妇产科急腹症诊断中的效果观察
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自身抗体检测研究
消化道早癌行消化内镜技术诊断的临床分析
肺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影像学规律及转移影响因素分析
T1期外周型肺癌临床病理特征及淋巴结转移分析
乳腺癌内乳淋巴结转移根治的相关性研究
常规超声联合CT对甲状腺乳头状癌颈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
颈部中央区域淋巴结清扫术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中的应用
膀胱癌组织中c—Met的表达及意义
探讨肝脏增强CT与肝脏MRI在肝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