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件精美的玉炉顶
2019-09-10冯宁
冯宁
玉器中,常见的一种圆形的镂空器物,高低不等,大小不一,有人日炉顶(炉盖之钮),有人日帽顶(蒙古人帽子顶部的装饰)。一般底部齐平,有二三对隧孔。通体用一块玉料从外向内作纵向透雕。画面或龙螭盘绕云间,或禽鸟游戏于花草丛中。动物植物掩映穿插,缠绕交错,似一幅优美的自然景物的立体画面。制作工艺善用重刀,边线锋利挺拔,孔洞处多不加修整辗磨,具有一种不拘小节的粗犷风格。
有專家根据明沈德符著《万历野获编》“近又珍玉帽顶,其大有至三寸,高有至四寸,价比30年前加十倍,以其可作鼎彝盖上嵌饰钮也。问之,皆日此宋制,又有云宋人尚未辨此,必唐物也,竞不晓此乃故元时物。元时,除朝会后,王公贵人俱戴大帽,视其顶之花样为等威,常见有九龙而一龙正面者,则元主所自御也。当时俱西域国手所作,至贵者值数千金。本朝还我华装,此物斥不用。无奈为估客所昂,一时竟珍之,且不知典故,故云宋物,其耳食者从而知之”的记载,认为此说语词具体确切,毋庸解释堪称信史,完全可靠,由此始知元人尚有玉帽顶之设。同时从元代壁画和元成宗、仁宗的肖像画中也可找出相似的资料。但也有学者不同意这一观点,认为这种造型的玉器还是应该名之炉顶.用途就是香炉盖顶的把手。现将河北博物院藏的几件精美的玉炉顶做简单介绍,以供鉴赏。
1.元镂雕龙纹玉炉顶(图1)
长3.2、宽1.2、高3.7厘米。玉色青白润泽,有深褐色玉皮。通体透雕,龙首向上盘踞顶部,长眼宽鼻,龙嘴微张,露齿,龙发细长向后飘浮。四肢矫健有力,龙体滚圆,修长卷曲,龙尾上扬,造型升腾翻飞,矫健有力,动感十足。平底,底部两个穿孔。
龙,中国神话传说中的神异动物,根据古籍上记载,可知龙身体长,身上有鳞,头上有角,有脚可以走路,也能腾云驾雾,会兴风降雨。从古至今,龙一直被视为中华民族的图腾,是中国古代的吉祥瑞兽,也是权利的象征。它能禳除灾难、辟邪除崇,并成为中国古代延续时间最长、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种类最多的传统纹饰。
2.元镂雕双螭纹玉炉顶(图2)
长3.8、宽2、高2.9厘米。玉色青白润泽,夹有少许黄斑。造型为两蟠螭相对匍匐行进,身体呈S形弯曲状,背部正中琢一条长阴线,在阴线两侧又分别刻出等距离的、每两条为一组的短阴线表示蟠螭的脊骨,四肢有力。螭面部略呈方形,阴刻三角眼,额部阴刻“王”字,两耳圆形直立,脑后飘拂长发。器中心有一通天孔。平底,另有两组对穿孔。
螭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与龙有关的神兽,据说是龙的九子之一,因其造型多呈盘曲婉延,攀缘匍匐状,故称之为蟠螭。玉器上的螭纹在商周时期就已出现,早期形象似蛇。螭纹发展到汉代开始从爬行状演变成走兽形,并与虎的造型融合,所以又称为螭虎。汉代螭纹玉器作品数量较多,其身形矫健,气度非凡。元明清时期,蟠螭纹依然是玉器中极为流行的图纹装饰。
3.元镂雕荷鹭纹玉炉顶(图3)
长4、宽2.5、高4.2厘米。玉色青白,夹有黑色小斑点,局部有深黄色玉皮。多层镂雕而成。顶部由两片荷叶和荷花组成,一荷叶中心下凹,似欲折合,边缘呈连弧式。荷花含苞待放。荷叶下的苇叶和水草穿插交织,形成层次丰富的多层立面。水草弯曲自如,三只鹭鸶栖息其间,或昂首望天,或俯身觅食,或伫立观望,姿态优雅闲适。鹭鸶头长翎毛,阴刻细长的三角形眼,身体浑圆,刻划细阴线象征翼羽。平底,底部有二组对穿孔。
荷,青绿粉红,和美如意;鹭鸶,高洁望远,志向远大。因此常用荷鹭来寓意清洁高雅,和美如意。
4.元镂雕子母狮形玉炉顶(图4)
长3.8、宽2、高4.4厘米。玉色青,有黄色绺裂。造型为圆雕大、小二狮,大狮一前肢伏地,一前肢抬起拥抱小狮,与小狮相戏。大狮眼睛上部以一排斜向上的短阴线表现眉毛,眼外凸,方嘴,腮部有弯月形弧线,头部毛发呈多绺的螺旋状,肘部、腿部带有螺旋纹,宽尾自身后上冲。小狮呈站立状,方嘴伸向大狮,头部用短阴线表示毛发,前爪扶在大狮身上。大狮威武有力,小狮幼稚可爱。这种造型俗称“子母狮”。平底,在大狮头部有一通天孔。
5.元狮子形玉炉顶(图5)
长3、宽2.1、高4.5厘米。玉色青白,局部有灰色色斑及黄褐色绺裂。呈蹲坐状,头较小,环眼,阔嘴,腮部有弯月形弧线,头部披发呈多绺的螺旋状,一只前爪踩在绣球上,尾自身后上冲,身上有阴线表示毛发。平底,底部有二组对穿孔。
传统文化中,狮子常被认为是可以镇宅辟邪、带来祥瑞之气的神兽。同时,狮子在百兽中拥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因此,狮子也是权威的象征。
6.元镂雕鹤鹿纹玉炉顶(图6)
长2.7、宽1.6、高3.1厘米。玉色青白,夹有黑色小斑点,局部有褐色沁。多层镂雕而成。柞树下一对回首对视的鹤、鹿,鹤身用短直阴线表示毛发,鹿身圆润,四条腿采用重刀镂雕,纤细有力。平底,底部有二组对穿孔。
鹤是一种可以载人升天成仙的瑞乌,鹿是一种仁兽,有祥瑞之兆。因为鹤、鹿均寿命长,所以古人常把鹤和鹿连在一起,寓意鹤鹿同春、长命百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