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名氏小说《塔里的女人》音乐元素的运用

2019-09-10陈婧

青年文学家 2019年30期
关键词:无名氏叙事音乐

摘  要:无名氏是文学史上颇具神秘感和传奇性的作家,他著名的言情佳作《塔里的女人》,既是作者本人感情经历的产物,也是作者运用独特叙事方式的写作。音乐是伴随无名氏小说写作的重要元素之一,在《塔里的女人》里,作者运用丰富多彩的语言描述了多部音乐作品的演奏,并将这样的音乐元素运用到人物情感表达与故事情节推动上,表达出独具无名氏浪漫主义色彩的写作风格。

关键词:无名氏;音乐;叙事;《塔里的女人》

作家简介:陈婧(1993-),女,云南昆明人,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生三年级在读学生,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30-0-01

无名氏,本名卜乃夫,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颇具浪漫传奇色彩的作家,他前期代表作《塔里的女人》在上世纪四十年代一经问世便风行一时。40年代初,无名氏与中俄混血儿刘雅歌恋爱失败后,友人周善同为劝慰他,讲述了自己的恋爱故事,《塔里的女人》便是取材于周善同的爱情悲剧,也是无名氏因爱人刘雅歌与他人订婚刺激后的灵感产物。“音乐”是《塔里的女人》中重要元素之一,故事在男主人公青年小提琴家罗圣提的演奏中进行,读者像是聆听了一场小提琴演奏的音乐会,无数次响起的《卡伐底那》是故事忧郁哀愁的主旋律,其间变化的间奏和乐章组成了男女主人公从相识、相知、相恋、分手、离别的各个阶段。“音乐”不仅是一种声音艺术,还是可以形成意象的听觉艺术,而且音乐还是表达人类思想感情的情感艺术,可以说音乐是一种特殊的语言。无名氏在小说中加入了音乐元素,用文字描述旋律和音符,通过音乐演奏内心情感,调动感官让读者身临其境,从而将浪漫主义色彩发挥了极致。

小说《塔里的女人》讲述了一对才子佳人的悲剧爱情故事。男主人公罗圣提是南京著名提琴家,他的生活态度充斥着小资情调和享乐主义,女主人公黎薇是C女大校花,热爱音乐,钢琴水平高超,音乐是两个人产生化学反应的试剂也是沟通的桥梁。小说用大量篇幅借男主人公的演奏表达其内心情感,后半段加入女主角黎薇的演奏,情感的基调随着乐章的演奏而变化,使音乐具有表情性,模仿人类或热烈兴奋,或悲痛苦闷,或缠绵细腻的心情。

两人初次相遇时,命运因一个误会而纠缠。罗圣提登台演奏了一首华丽的曲调《康塞特》,他有足够的演奏时间将最美最潇洒的姿态展示给那位高傲的女子,作者将琴音写作流动的泉水、琴弦写作少女芬芳的肉体和香馥的心,将弓与琴弦的接触喻为诗人散步、舞者跳舞的轻快愉悦,写罗圣提像一只自由翱翔的鸟在琴弦之间演奏出欢快的节奏、迸发出自由的灵感,表达出男子玩笑得逞后的小得意以及吸引女子关注的愉快心情。接下来罗圣提表演了舒伯特的《圣母颂》、勃拉姆斯的《匈牙利舞曲》,旋律里饱含了邂逅少女的欣喜和玩味儿。之后的日子里罗圣提独奏《夏季最后一朵玫瑰》时用“旖旎的情绪”绘出美丽的蔷薇花表达出对这场吸引游戏的兴趣,仲夏夜里轻快的《小夜曲》是男子游戏其中的快乐心境,不同场合男子是演出者,女子是观众,男子演奏着暧昧的协奏曲,女子渐渐沉迷其中。故事在史特劳斯“香艳、旖旎、甜腻”的华尔兹舞曲和探戈舞曲《鸽子》的伴奏中迎来高潮,两人肢体的接触、浪漫的氛围、压抑许久的情欲,讓他们坠入情网。

相较于前半段欢快音乐的演奏,罗圣提再一次弹起《圣母颂》是理智战胜情欲的开始,后半段残酷现实的到来,那曲忧郁悲愁的《卡伐底那》响起了,这次的演奏者换作黎薇,她的演奏“仿佛是呜咽的流水,啜泣的秋风”,“说不出的凄酸”,这首曲子伴随着两人的分手一遍遍奏响,黎薇的琴声像一只只灰色的鸽子翱翔在黯淡的房间内,每一个音籁都变成了“无望的呼吁,沉郁的独白”,黎薇离开后罗圣提又拉起了过去黎薇爱的《小夜曲》和《提琴协奏曲》,琴声里回忆起美好的画面但欢快的歌曲却更让人痛苦悲伤,最后罗圣提生活中唯一的安慰是提琴,那首《卡伐底那》依然于青灯古佛中伴随男子一同沉下去。回到故事开头,一首《卡伐底那》奠定了整部作品的基调:“美丽而忧郁”,它“仿佛一个饱经忧患的衰老舟子,经过各式各样的大海变幻,风暴袭击,困苦与挣扎,到了晚年,在最后一刹那,睁着疲倦的老花眼,用一种猝发的奇迹式的热情,又伤感又赞叹的唱出他一生经历”,这是男主人公历经人世沧桑的最终曲目,一首《卡伐底那》带出了人物背后神秘的往事。当“我”看完这个故事时,耳边仿佛响起了《卡伐底那》,随着故事里演奏过的音乐出现了黎薇与罗圣提相爱到分离的画面。

无名氏对音乐的喜爱可以说是极致,将文学与音乐融为一体是对浪漫主义爱情的书写,把华丽的辞藻、绚丽的色彩与古典音乐相结合,把人物命运般地相遇以及复杂情感的走向编织其中。作者将西方古典音乐作为故事背景音乐,在不同人生境遇中演奏不同乐章,在乐曲的背后我们可以看到无名氏对浪漫主义色彩故事的书写,是浪漫爱情柏拉图式的表达,文章最后,作者借“我”之口说出世界上最富于梦幻美的,是“隔岸琴声”,但也借老道之口说出珍惜当下之言,这是无名氏对浪漫主义色彩写作加入现代主义理性的思考。

参考文献:

[1]李伟著.1997年.神秘的无名氏[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

[2]中国现代文学馆编,沐定胜编选.2011年. 无名氏·代表作《塔里的女人》.华夏出版社.

[3]钱理群.1990年.《北极风情画》、《塔里的女人》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4]姜辉.2001年.媚俗的爱情神话——从《北极风情画》到《塔里的女人》[A].《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2卷第1期.

[5]刘卫红.2010年.《塔里的女人》:审美之巅峰.北岳文艺出版社学苑撷英(名作欣赏),第30期.

猜你喜欢

无名氏叙事音乐
“我没有名字,也无家可归”——关怀城市“无名氏”
宋代无名氏词研究文献综述
我所认识的民国作家无名氏
东方奇幻与眼球审美:对中国魔幻电影的解读
略析沈从文小说创作的艺术特质
《猩球崛起2:黎明之战》中的隐喻探究
音乐
音乐
签名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