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云张岱痴 谁解其中味
2019-09-10时岳红
时岳红
万历二十五年,张岱出身于仕宦家庭,早岁生活优渥,久居杭州。明亡后,张岱避居剡溪山,将亡国之悲和对大明之念悉注于文字之中。本文旨在通过对其《〈陶庵梦忆〉序》的浅析,探求蕴含于文字中的深情。
[一、一片痴心对明月——写作背景 ]
“陶庵国破家亡,无所归止。披发入山,駴駴为野人……作《自挽诗》,每欲引决,因《石匮书》未成,尚视息人世。然瓶粟屡罄,不能举火,始知首阳二老,直头饿死,不食周粟,还是后人妆点语也。”
张岱是明末文学家、史学家,精小品文,工诗词,是后人公认成就最高的明代文学家之一。张岱还精于茶艺鉴赏;深谙园林布置之法;懂音乐,能弹琴会作曲,茶道功夫颇深,并具备非凡的鉴赏水平,对戏曲的编导评论也追求至善至美……
这让我们不禁感叹,张岱真乃多才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但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样的张岱,明亡后,居然过着“甁粟屡罄,不能举火”的穷困生活。这是为什么呢?文中说“陶庵国破家亡,无所归止”,国破了,家亡了,还有才学傍身,任怎么说也不至于无处容身无法谋生吧。显然,这里的“无所归止”,主要指一个心系旧朝的遗民灵魂上的无所归依。对大明王朝至深的情结,让张岱毅然选择“披发入山,駴駴为野人”。当然,如果张岱仅仅似伯夷、叔齐避居山林,不食周粟,饿死守节,那么这也只能算是一种效仿,倒不如直接以身殉国来得痛快。难道不是吗? 既然有遗民的气节,要么“快意恢复”,要么“舍生取义”。就“恢复”而言,张岱也曾追随南明鲁王以图复兴,但他很快看出这个小朝廷没有希望,就在嵊县(今嵊州市)隐居起来,从此再也没有接受南明的征召。恢复无望,那就舍生吧,“作自挽诗,每欲引决”,临终遗言都写了,连墓志铭也写了,就只差以死明志了,但张岱终究没有走这条路。这又是何故? “余之不死,非不能死也,以死而为无益之死,故不死也”,“因《石匮书》未成,尚视息人世”,可见,张岱之不能死,在于修明史《石匮书》,这自然是比死更有意义的事情。
历史上,隐忍苟活的并不只有张岱。还记得卧薪尝胆的勾践吗?以君王之尊侍奉吴王夫差,最终“三千越甲吞吴”称霸;还记得饱受宫刑之辱痛不欲生的司马迁吗?屈辱地活着,最终完成“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记》;还记得辗转逃难九死一生的文天祥吗?千方百计求生只为“将以有为也”……
由此看来,赴死并不是守节的最好方式,毕竟,留得青山在,才能确保有柴烧。
[二、为伊消得人憔悴——写作内容]
“饥饿之余,好弄笔墨。因思昔人生长王谢,颇事豪华,今日罹此果报……种种罪案,从种种果报中见之。鸡鸣枕上,夜气方回。因想余生平,繁华靡丽,过眼皆空,五十年来,总成一梦。今当黍熟黄粱,车旋蚁穴,当作如何消受。遥思往事,忆即书之,持问佛前,一一忏悔……偶拈一则,如游旧径,如见故人,城郭人民,翻用自喜,真所谓痴人前不得说梦矣。”
张岱说:“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人无疵不可与交,以其无真气也。”重情重义,是张岱择友的标准,也是张岱个人的写照。
明亡前,吟风弄月,癖好很多;明亡后,专心著述,潜心修史。从他的文字中,我们不难看出,他对大明的深情,竟到了如痴如醉的程度:“偶拈一则,如游旧径,如见故人。”不知多少回,仿佛回到从前,小园香径如旧,亲朋故友畅游。多希望这些不是梦啊! 可是,忆往日徒留繁华梦,叹今朝空余故国情。
当然,如果只是沉溺于对前朝往事的回忆,沉醉于对一去不复返的繁华靡丽的回味,那只能说张岱是一个不敢面对现实的懦夫。这样的张岱,他的痴情,换来的最多只是后人的同情。可贵的是,张岱并没有停留于此,以史者自居的他在深情的故国之思中,清醒地指出:“种种罪案,从种种果报中见之。”在此,我们避谈因果报应,但是凡事的果必有某种因导致,则是一个通理。个人遭际如此,家国的败落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作者的反省和忏悔,既是其真情流露,更是史者警示后人以史为鉴的表现。
“余今大梦将寤,犹事雕虫,又是一番梦呓。因叹慧业文人,名心难化,政如邯郸梦断,漏尽钟鸣,卢生遗表,犹思摹榻二王,以流传后世。则其名根一点,坚固如佛家舍利,劫火猛烈,犹烧之不失也。”
作为一个文学家,著书立说,传名于后世,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何况张岱还是这样一名特别多专多能的全面人才,一直忠于前朝隐忍修书。单凭他的小品文、他的史书、他的茶道、他的园艺、他的气节,任何一点,都足以让他垂名。但提及创作,他戏谑地说“余今大梦将寤,犹事雕虫”“慧业文人,名心难化”“其名根一点,坚固如佛家舍利,劫火猛烈,犹烧之不失也”,言自己著书写文,亦是文人好名之举。
对于作者的调侃,我们自然不会当真。张岱是一个淡泊名利的人,又是一个有情有义的痴人。他的《陶庵梦忆》,大多是亲身经历过的杂事,将种种世相展现出来,如茶楼酒肆、说书演戏、斗鸡养鸟、放灯迎神,以及山水风景、工艺书画,等等,构成了一幅明代社会生活的风俗画卷,可以说是江浙一带绝妙的“清明上河图”。其中虽有贵族子弟的闲情逸致、浪漫生活,但更多的是社会生活和风俗人情的反映。可想而知,如果没有对大明无比的深情,怎么可能有如数家珍般细致的呈现,又怎么可能有甘愿倾注毕生心力的付出!
[三、遗民泪尽胡尘里——遗民情怀]
“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陆游在《关山月》中对异族入侵并统治中原提出了强烈的抗议,表达了南宋遗民于无尽悲痛中盼望复国,又一次次泪尽胡尘的失望。有着如此意志和情感的遗民,较多集中在宋元、明清之际。这是什么原因呢?
首先,中国历来注重“华夷之分”,泱泱华夏民族,方是正统。清初曾静在《知新路》中说:“中原陆沉,夷狄乘虚,窃据神器,乾坤翻复,华夷之分,大于君臣之伦,华之与夷,乃人与物质分界。”明清易代,异族入主中原,在当时无疑是混乱了伦次,扰乱了乾坤,自然会招来强烈的抵制。在这一点上,张岱也不例外。清兵南下后,他深感国破家亡的沉痛和悲愤,“披发入山”,表示对清朝统治的不满与抗议,尽管布衣素食,甚至到了“断炊”的地步,也不后悔。
其次,故国情浓,守节不移。“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现代诗人艾青一语道明的赤子之心、赤子之情,向前代追溯,同样具有普适性。不少遗民在经历了国破家亡的伤痛之后,会更加怀念前朝的安定美好,会更加痛恨破坏这些美好的侵略者。满清入侵中原的过程中,曾遭到了汉族人民的武装抵抗,如扬州、嘉定、江阴等城,受到了当地老百姓的英勇抵抗,而清朝军队为报复汉人百姓的抗击,发生过多次屠杀抗清军民的事件,如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江阴八十一日、广州大屠杀,还在苏州、南昌、四川等数十处都进行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清朝初年,满族野蛮残酷的政策,更是激起了遗民们强烈的义愤与反抗情绪。
再者,强烈的民族意识更容易唤醒文人群体的社会责任感。他们通过创作,历数前朝繁华,痛诉眼前残破,在沧桑巨变中,抒写亡国之悲,表达复国之志。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一些有志之士,或积极筹划,意图恢复;或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或耻事新朝,隐迹山林。张岱在意图恢复无果的情况下,没有以卵击石的忠义,没有玉石俱焚的壮烈。难道张岱怕死吗?当然不是,陈师道有言,“一死尚可忍,百岁何当穷?天地岂不宽?妾身自不容”,足见有比死亡更难的事情,那就是隐忍而活的煎熬。
为了心中的大明,张岱静静地归入山林,默默地写作,放下万千块垒,胸中自有丘壑。他就这样在追忆中守护着自己的乐土,又在著书修史中确立自身存在的价值。在岁月流逝中,无论世事如何变迁,生命多么无常,抒写大明的著作永存,这就是热爱大明的张岱的选择。
(责任编辑 / 王先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