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糖尿病偏爱这六类人,有你吗?

2019-09-10

养生阅刊 2019年3期
关键词:无糖降糖糖友

糖尿病是当前威胁全球人类健康最重要的非传染性疾病之一。2015年,在世界范围内,成年糖尿病患者大约有4.15亿名,平均每11个成年人中就有一个患糖尿病。

而中国成人糖尿病患者数量居世界第一,达 1.14 亿。这可不是什么值得骄傲的“世界第一”。每10个中国成年人当中,就有1个糖尿病人。

每2个中国成年人当中,就有1个是糖尿病的后备军。因糖尿病在发病初期,症状不明显,很多人是不知道自己得病了的。糖尿病的可怕在于各种并发症,比如糖尿病眼病、糖尿病足、糖尿病肾病等,严重的可能导致失明、足部残疾、肾衰竭等可怕后果。

就现在的医学水平,还没有治愈糖尿病的手段,需要一旦得病,终身治疗。所以,糖尿病重在预防。

糖尿病很复杂,致病因素也很多,现代医学对糖尿病还没有研究得十分透彻。但是,以下这6类人,是患糖尿病的高危人群。

俗话说,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所以要想预防糖尿病,我们得了解糖尿病的危险因素。

1、有家族病史人群,即直系亲属(如父母、兄弟姐妹)中有糖尿病患者;

2、年龄>40岁的人群,且年龄每增加10岁,糖尿病的患病率提高68%;

3、体重超重或肥胖人群——体重指数(BMI)≥24[BMI=体重(千克)/身高(米)2],肥胖人群患糖尿病的风险是正常体重人群的6.28倍;

4、患有高血压或高血脂人群,这两种疾病与糖尿病可谓是“难兄难弟”,只要患了其中一种,另外两种很容易就会找上门来;

5、年龄≥30岁的妊娠妇女,曾有妊娠糖尿病史者,曾分娩巨大儿(出生体重≥4公斤)者,曾有不明原因的滞产者,患多囊卵巢综合症的女性;

6、习惯久坐者,缺乏锻炼,经常“宅”家的人群。

预防糖尿病的建议

在了解了糖尿病的危险因素之后,我们才能有的放矢,下面再给大家一些预防糖尿病的建议。

改变不良饮食习惯,选择低脂肪、低糖、低盐、高纤维素饮食,少吃垃圾食品;

增加日常活动量,每天进行至少20分钟的中等强度活动;

定期测量体重,最好将体重维持在正常水平,超重者要努力减肥;

吸烟的人群最好戒烟,喜欢喝酒的人也要控制饮酒量;

保持心情舒畅,如果身体出现不适,应该及时就医。

特别提醒:有一些患者在糖尿病发病初期是没有明显症状的,建议有糖尿病家族病史、身材肥胖、缺少运动、有不健康饮食习惯的高危人群,要定期到医院进行血糖检测。

得了糖尿病,通过吃药、饮食调整等控制血糖非常重要,但有时一些广告等也会向糖尿病患者传达一些错误信息,一定要擦亮眼睛,不能上当受骗!

糖尿病吃“无糖食物”最好

“无糖食品”这个名称容易让人以为它对血糖无影响,但事实上,几乎所有的食物种类都会产生热量而影响血糖,所谓“无糖食品”指的仅是不含蔗糖的食品,而并不是没有热量的食品。

目前市场上的“无糖食品”大都是无糖的糕点、饼干、奶粉、麦片、八宝粥等,成分多是碳水化合物,如果摄入过多,同样会导致血糖升高。

归根结底,控制饮食,控制的是总热量。糖尿病患者无论是吃主食、副食、水果还是所谓的“无糖食品”都要考量它所含的热量,做到合理配餐,平衡膳食。

不要轻信广告和保健品

糖尿病目前无法根治和治愈,这种病是一种需要终生控制的慢性疾病,所以,糖友千万不要相信任何药品、保健品可以治愈的宣传。

很多糖友因为轻易听信广告,认为某些保健品有降糖的功效且对身体没有损伤,但其实很多是打着能够降糖噱头的保健品或所谓的纯中药,其中掺有了西药降糖成分,部分糖友在服用了一段時间后频繁出现低血糖症状,这些是西药降糖成分导致的。

所以,不要轻信天花乱坠的广告,一定要去正规的医院就诊。

承诺几个疗程就痊愈不靠谱

糖尿病的治疗方案,要根据每个人的不同情况来慢慢调整的。从临床经验来看:

部分血糖轻度升高的患者,可以通过加强饮食控制、运动锻炼及调节生活方式,将血糖控制得很好;

继发性糖尿病患者,去除病因后,一部分患者的血糖能恢复正常;

部分妊娠期糖尿病产后血糖可以恢复正常。

但是,我们最常见的1型和2型糖尿病,现在还没有根治的方法。

打持久战,是糖尿病患者必须作好的思想准备。凡是不问病情就直接承诺几个疗程治愈糖尿病的,一定是骗子。

综合:搜狐 健康网

猜你喜欢

无糖降糖糖友
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门诊药房2型糖尿病的药学分析
无糖食品真的不含糖吗
有些人需要强化降糖
糖友睡眠不好,怎么办
女糖友更怕空气污染
当心凉席成为糖友“劫”
糖友睡凉席,小心皮肤感染
有“糖”的无糖食品
哪罐可乐会漂浮呢?
无糖食品真无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