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予确认,比错认真凶更重要

2019-09-10

文萃报·周五版 2019年31期
关键词:犯罪事实改判真凶

7月30日,一直以来被打上“呼格案真凶”标签的罪犯赵志红因故意杀人罪、强奸罪、抢劫罪、盗窃罪被依法执行死刑。尽管这一判决和执行结果受到社会广泛认同,但最高法关于“不确认赵志红为呼格案真凶”的复核裁定,依然引起舆论不小的争议。

被告人主动供述口供,却没有被认定为犯罪事实,这样的结果让不少人直呼“看不懂”。事实上,赵志红案中最高法在第一、二审裁判认定的21起犯罪事实中,总共对4起犯罪事实不予确定。究其原因,在于被告人供述前后之间、与其他证据之间存在诸多不一致之处,在一些重要情节上其供述与其他证据存在难以解释的矛盾。必须认识到,任何一起案件中,口供都是判处案件的重要依据,却不是证据体系的唯一内容。只有对全部证据进行综合审查,达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标准,才能依法判定有罪。

实际上,“呼格案”的再审改判,原因是认定呼格吉勒图故意杀人的證据不足,而不是因为赵志红自认真凶;不认定赵志红为呼格案真凶,同样也是因为证据不够确实、充分,并不意味着呼格案再审改判无罪错误。从这点来看,“不认定赵志红为呼格案真凶”和“改判被告人呼格吉勒图无罪”的裁定、判决,遵循的都是“疑罪从无”的同一个逻辑,都是法治精神在司法案件中的具体体现,都是贯彻证据裁判和疑罪从无原则的必然要求,彰显的都是法治的进步。

近年来,从顾雏军案到呼格案,从昆山反杀案到赵志红案,一个个典型案例的进展,折射出一部中国法治的进步史。对每个公民来说,这是持续的法制教育课;对司法机关而言,这是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有益提醒。让法治深入人心,需要的恰恰正是社会各界的一次次讨论、一场场普及、一点点进步。

赵志红案的审判复核程序已经划上句号。尽管呼格案的真凶尚未水落石出,但是我们从中感受到的仍然是法治的力量。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我们才能在每一起案件中触摸到公平正义、感受到法治力量。

猜你喜欢

犯罪事实改判真凶
谁是纵火案的真凶
如何理解日本刑事诉讼“诉因”及其关联概念
法律逻辑在建构检察机关讯问笔录案件事实框架中的基本运用
人民检察院减少犯罪事实提起公诉的被害人的权利救济问题研究
乐平奸杀案再审改判无罪
检察机关3年刑事抗诉近2万件
死刑案件改判和发回重审原由研判及完善建议
中风后才知道,原来房颤是“真凶”
“真凶”是谁
如何正确适用变更和撤回起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