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散文二篇

2019-09-10第五建平

陕西文学 2019年3期
关键词:革命

重走马栏

马栏是我知道的除了我们村名外的第一个地名。

儿时的一天,奶奶烙了好多的锅盔馍,说是给爷爷去马栏割条子准备的干粮。什么是割条子我一点兴趣也没有,只馋那焦黄酥脆香飘四溢的一摞锅盔馍。奶奶见我爬在灶边小手指在新出锅的锅盔馍上扣着问东问西不肯离去,便切了一小块递给我说:小孩不宜吃锅盔,崩掉门牙变成豁齿说话泄气长大找不到媳妇,赶快去外面玩去。我才不管长大的事哩,先过了嘴瘾再说。

爷爷背了奶奶烙的锅盔带领村子里几个年轻力壮的劳力结队出发时,我爬上他们的架子车闹着也要跟去。爷爷说大人是去割条子,问我去干什么?我回答去看马。其实我是嘴馋袋子里的锅盔馍,跟马一分钱的关系也没有。爷爷解释说,马栏是地名,是大山,和村子里的羊栏用来圈羊、猪栏用来圈猪是不一样的,那里没有马,满山都是荆棘,他们进山是去砍割编框和做农具用的枝条,很辛苦也很累,小孩子根本爬不了那么陡险的山。见我不肯妥协,爷爷又说:去可以,但我两得把话说清楚,马栏山里狼、豹、蛇很多,遇到危险时可没有人顾得上救你,只要你不怕跑起来落在后面被狼叼走就一起去。这一招真管用,吓得我跳下车躲藏起来拉也拉不走。从此,我脑子里就落下了马栏不是“马栏”没有马,而是一个豺狼虎豹出没之地,想起来就毛骨悚然。

中学历史课上才对马栏有了一个概念上的认识,它是山区不假,可也是中国革命的摇篮地之一,在革命战争时期,马栏是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和重要活动地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在此驻扎和活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马栏是陕甘宁边区的南大门;是圣地延安的前沿哨所;是关中分区政治、军事、经济中心;是仁人志士和军需物资通往延安的重要驿站和红色通道;是培养革命干部的摇篮。这让我对此地不仅有了新的认识,也产生了极大的好奇,总想亲去一睹它的风采。虽说马栏离我家也就百余里,可那时交通不便,加上母亲管得严,一直没有实现此愿望。

第一次过马栏,是参加工作去报到购票时,售票员问我购马栏还是三原的票?我以为对方没听清楚,重复说买一张去铜川的票。对方有点不耐烦地喊:我不聋。你是要马栏还是三原的票?我一下子懵了,尽管我这是平生第一次出远门,可大体方向是知道的,銅川、马栏、三原是三个不同的地方呀!在我的印象中,马栏在旬邑县城的东北、三原在县城的南边,铜川的大概位置应该在东边,我已说明了目的地,售票员却……。见我一头雾水,在我身后排队购票的一位好心人解释说,去铜川有两条线路,走三原距离远票价贵,但路好走,时间短;走马栏距离近票价便宜,但路不好走时间长,一般买不到三原方向的票才走此道。原来如此,我想也没想便说,马栏。售票员递出票时还嘟噜了一句,真费劲。

亲睹马栏真容的激动盖过了自己走出了农村,从此成为公家人的喜悦。我问车上的售票员,到马栏能停一下不?她头也不抬的说,在那里吃饭。我差点蹦起来,感觉自己就像潜伏在敌人内部失去联系的特工人员找到组织一样兴奋,眼看就要重回亲人身边,这份欣喜岂能是语言与文字替代得了的!

当时正是深冬,破旧的班车四面透风不说,有几个车窗还没玻璃,是用塑料纸遮挡的。车开动了塑料纸发出幽灵般的呼啸给寒冷又增添几份恐怖,乘客一个个把自己包裹得像粽子一样严实,生怕露出点肌肤会被恶魔样的酷寒夺了姓名似的。唯我,心中欢快的那团火让全身发热。车子驶过职田后,基本上是跳着走,凹凸不平的道路时不时的将乘客抛向空中,引得一遍遍的惊呼。车驶过扬起的数百米长的尘土形成一条巨龙样的别致风景。每每遇到大坑减速慢下来时,车后浪潮般的尘烟卷过来淹没了车子也塞满鼻孔呛得人喘不过气不说,眼睛也睁不开。上车时,我与后排靠窗子的一个乘客换了座位,后排的颠簸自然要比前排厉害,头多次磕到了车顶,但我没感觉到疼,仿佛那几个杏核大的包是在别人头上。进入山区车子一会下沟、一会过河、一会又爬坡,车上好几个人已经要把五脏六腑吐出来了,而我依然享受在与马栏这个迟到相约的快乐之中。

班车翻山越岭巅簸了几个小时,在谷底穿过一座小桥使尽浑身解数咆哮着吃力地爬上一个陡坡,尾部砰砰放了几个响屁后,吼声一下子缓和下来,感觉它的出气也舒坦了很多。可没开出几米,便停在了一排房屋前。售票员用手中夹票的塑料板拍打着身上的尘土喊了一句,马栏到了,都下车在这里吃饭。她自己先跳下车走进了门头有国营食堂字样的房子。

我跟随在下车的人流中心里一直犯嘀咕,这是书本中所写的红色革命根据地马栏吗?此处川道东西走向较为宽畅,南北山势高险陡峭,植被茂密,分别有不同的岔口。车停的这个足球场大小的地方应该是川道中较大也是相对平整的一块地方,上面南北各有几间土木结构的破旧临街瓦房和院子,北边一个院子的门柱上有一块马栏镇政府的牌子,南边是马栏林场,几间饱经风霜墙皮脱落像染了秃斑病的旧房子是商店和食堂。我进去转了一番,食堂大厨、卖饭一个人,商店也一样,只有一个售货员。要不是班车在此经停,整个川道就两会喘气的。我问商店的售货员,这里是陕甘边区革命根据地的那个马栏吗?她不屑地看了我一眼反问,还有别的马栏吗?我真的不敢相信这里就是课文中讲述的那个留有谢子长、刘志丹、习仲勋、贾拓夫、汪锋等革命家的足迹。刘少奇,彭德怀、任弼时、邓小平、聂荣臻、徐海东、杨尚昆、罗瑞卿、王首道、程子华等伟人率领红军主力南下时驻防,开展扩红和地方工作的马栏啊!那人呢,街道上怎么连人都看不到?我疑惑的目光看着售货员问。她像遇见外星人样盯着我仍反问,今天又不逢会,那来的人?那镇政府怎么也不见有人出入呢?我争辩说。你以为镇政府是公厕谁都可以随便进出吗?售货员的话像一盆带冰碴的冷水,将我心中的那团烈火浇了个彻底,甚至连一丝烟都没来得急冒出。

在铜川工作的几年里,多次回家探亲班车都会在马栏林场外的临街房前停下来让乘客在只有一个工作人员的国营食堂吃饭,每次都觉得马栏和书本肯定有一个骗了我,要不这个马栏是爷爷割条子的“马栏”,不是陕甘边区革命根据地的那个马栏;要不就是书本上写错了,真正的马栏应该是距马栏镇政府二十多公里的转角,此处为陕甘交界,除了有陕西省劳改监狱、五七干校外,人口稠密,市井繁华,倒像一个经历过风雨,见过大世面的地方。每次的停车点除了镇政府那块牌子外,丝毫找不出可配叫马栏这个名字的原由。

一晃离开铜川很多年了,西安电视台录制我的个人专集《艺术人生》在铜川取完外景,前往我的出生地旬邑县拍摄时,司机竟没走我记忆中的马栏或三原,而是选择了一条我不熟悉的线路。车子行驶了约一个小时,新修如同长安街一样宽畅平坦的道路边的山体上出现了多层次大面积的石窟,有到敦煌莫高窟或云冈石窟之感觉!道路的另一侧,小河潺潺清澈见底,野花盛开相互争艳,鸟儿欢歌各现唱技,远处的松柏翠绿如画,这明显是秀水江南,人间天堂的香格里拉嘛,哪是我的家乡黄土高原?如此陌生之地让我惊叫走错了。司机在路边停车后回头辩称,我是按路标指示走的,只是刚才的岔路处没有指示牌我顺着这条大路开过来了。车上的人早被美景所吸引,争先下车拍照并无人在乎路线的对与错。编导一边指挥摄像拍景一边报怨我道:第五老师你老家有这么好的景致上次请你帮我们推荐外景时你却推荐了海南。我深感一头雾水,像个被冤屈的小学生一样怯怯地说:这是哪里我也不知道呀。编导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那就问百度吧。正当我尴尬地不知如何辩解时,从石窟内走出一个拿着有台标话筒的电视主持人来,我问此地为何处?她回答是黑牛窝。我又问:是通向旬邑吗?她指向车尾方向说:你们走反了,这是通马栏的路。司机不知是为推责还是想表示自己的聪明说:坡上的路标指向是旬邑,拐过弯到此地也就一两公里,如果不拐大家岂不错过……。我没接司机的话继续问主持人,离马栏还有多远?前面就是。不知主持人是看到我们的摄影器材比他们的更专业还是感觉同行亲的原因追问道:你们是拍电视还是电影?电视。我已无心与她对话,脸像被抽了耳光一样的烧疼,自以为走过马栏很多次,对马栏就像对我们村子一样熟悉,岂不知到了马栏我却认不出。

也就是这次的刺激,让我下定了决心要重走一次马栏。

参加完铜川市组织的《走出铜川的名人回铜采风》活动后,我与一同参加活动的著名作家、诗人刘新中、刘平安一起从铜川新区出发,途经照金走秦直道过马栏奔南梁,认识纠正和补习了一下我对马栏的误解与中国革命史知识的匮乏。

马栏地处旬邑的东北部,东临铜川、黄陵,南连耀州、北与甘肃正宁接壤,西与古镇职田相连。革命战争年代,马栏以其政治、经济、文化、法制、军事、政权建设的卓著而光耀神州。是真正的陕甘宁边区的南大门,中国革命英才培养的摇篮。史书称其为“小关中”,是八百里秦川的“心腹”,有进可攻、退可守的自然地理优势。它不仅是陕甘宁边区重要的南部屏障,更是近距离俯视泾渭、剑指西安的前沿阵地,同时又是革命青年北上延安、军购运输战略物资的必经之道。正因如此,国共两党才视其为战略重地而互不相让,封锁与反封锁、磨擦与反磨擦、革命与反革命的战火才在这里持续了二十多年。在这片红色热土上,关中分区军民以山林为屏障,积极开展游击战争,建立了牢固的红色政权,为红色革命根据地的发展壮大起到了坚实的基石作用。

早在抗日战争时期,为提高革命干部的觉悟与能力,尽快适应民族革命战争的需要,边区党组织围绕马栏先后开设了鲁迅师范学校、陕北公学分校、抗日荣誉军人学校和陕甘宁边区第二师范等四所革命学校,仅鲁迅师范在不足一年半的时间里,培养出了三百余名抗战初期“为争取国防教育之模范”人才;在旬邑看花宫设立的陕北公学分校,先后开设了五十四个班,培养抗战干部超过六千人之多,吸收新党员多达三千余人。一九三八年底,抗日荣誉军人学校迁到马栏附近的坪坊一带,这所肩负着伤残军人康复使命的革命学校,在旬邑办学一年多时间,不但使数万伤残荣誉军人的身体得到了康复、精神得到了新生,还让他们的文化水平有了质的飞跃为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增添了更多的本领,从容的重新走上了革命和建设的战场。一九四零年三月,边区为培养区乡干部和加强师资力量,又在旬邑马家堡创办了陕甘宁边区第二师范。二师在旬邑办学八年多时间,先后六次搬迁、七次建校,历尽艰难坎坷,培养学生约千名。当时在经受着国民黨反动派不断制造军事磨擦、实行军事封锁、革命形势异常紧张的情况下,马栏革命根据地坚持“敌进我退,敌退我进,敌攻我守,边走边办学”的方针,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为中国革命培育了大批优秀的革命干部。从这里走出的学员,遍布全国的各个抗日战场和各条战线,为抗日战争和革命胜利做出了卓越的贡献。除此之外,马栏革命根据地不仅是关中分区的指挥中心,而且是中原及西北红色政权的集中地和南北战事的枢纽。从一九三七年二月陕甘宁边区关中特区党政军机关迁驻旬邑马家堡起,到一九四一年陕西省委、关中分区机关也分别迁驻旬邑马栏,马栏从此成为中共陕西省委、关中地委首脑机的关驻地和首府和陕西国统区地下党组织一切反围剿工作的策源地和指挥中心。一九四五年那场著名的爷台山反击战,就是由张宗逊、习仲勋在马栏坐镇指挥。一九四六年,中共路东工委、路西工委、西府工委和河南省委、山西省委先后迁驻至马栏办公,马栏曾一度成为中国革命的人才培训核心与大本营。

如今重走马栏,已是另一番感觉,红色旅游区和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的《马栏革命纪念馆》,气势宏伟,令人亢奋。只要踏上这片热土,仿佛嗅到了当年战场的火药味,听到了震耳欲聋枪炮和战马的嘶鸣,看到了革命战士与反动分子斗智斗勇的精彩画面。走进纪念馆,多方面全角度立体式对当年那段革命史从其政治、经济、文化、法制、军事、政权等的全面介绍,令我做为一个旬邑人感到尴尬愧疚的同时,心中生出了更多的怡悦、崇敬、自嘲,原常坐车经停的平台只是马栏镇的一个集市交易场所而已。

泯灭的好奇心

微信朋友圈里有人出让儿童玩具,说是孩子已上小学,用不着这些玩具了,宜低价转让,并附多张图片与原价。我浏览了一下,基本是全新,大多包装塑封都没有打开,最次的也有七八成新。价格从百十元到数千元不等。跟帖者也有不少人晒出了许多类似的玩具,叫嚷着问谁买。看到这些五花八门的信息及品种繁多的时尚儿童玩具,我心里总感觉有一种说不出来的酸楚。

我是“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的孩子,儿时没有什么玩具,唯一还记得的是父亲给我买过一只铁皮小青蛙。青蛙肚子一侧有一个绿豆大的圆孔,将一把专用钥匙插入后,像给闹钟上发条样拧上几圈,然后放在地上,青蛙便会嘎嘎嘎的叫着一连蹦出好几尺远去,惹得几条胡同里的小伙伴都跑到我家来看稀奇。说实话,那只眼睛圆圆肚子鼓鼓身上有着黑道的绿色小青蛙,材质虽差但做工还算精致,着实讨人喜欢。开始我觉得这小玩意挺神奇的,上满发条放在手掌它不动,搁在地上就会叫着蹦。好奇心总想让我弄明白其中的原由,可在母亲多次严厉的告诫和监视下,我也是小心翼翼,生怕玩时摔坏或磕掉漆皮。终于有一天,我按捺不住自己好奇心的欲念,趁母亲不在家时将小青蛙“大卸八块”。说是大卸,其实就是六个上下铁皮咬在一起的小扣,工具都不用,指甲一抠就被开膛破腹。里面内脏其实很简单,一个环形发条带动着两个小齿轮。青蛙肚下的铁皮腿是一个如同发丝般细的弹簧倒扣锁,上满发条放在地上倒扣锁就会打开,发条的弹性让青蛙蹦起,在其升上空瞬间,弹簧再次将倒扣插拉回,这样一开一合借弹性青蛙自然一下一下蹦了出去。放在手掌不蹦的原因我也搞明白了,手掌本身是软的,有个卸力的作用,加之手掌不平,青蛙腿的着力点不均,且反弹力小于弹簧的拉力,倒扣锁退不出必然不会蹦。可正当我为自己搞明白了这个原理的聪明才智高兴时,妹妹却将此事告知了母亲,结果就不用说了,自然是屁股上烙满了五指印。尽管如此,但母亲的巴掌并没有战胜我的好奇心,家里的自行车、收音机都没有躲过我的剖腹手术,而且术后定会剩下几个找不到家的螺丝。

先天的生活窘困与物质的不足,让那些与我同时代儿童的好奇心格外强烈,学校隔三差五就会有家长跑来找老师告状,说自己孩子把家里的闹钟、手电筒、架子车甚至缝纫机给捣鼓坏了,认为孩子不学好,恳请校方严加管教。在我的记忆中,老师对此似乎并没有过激反应,只是轻描淡写的数落几句,最多让写份检讨了事。那时候,简陋的生活刺激着孩子们的好奇心与幻想一起成长,这也是儿童身体正常发育的必然因素。在他们的眼里,一切都是未知,未知孕育了好奇、好奇刺激性腺、性腺激励幻想、幻想提升智力。那些好奇心十足被家长視为不学好的孩子,基本都是学习靠前让我羡慕与崇拜的同学,我经常幻想着自己成为他们中的一员。当时没有互联网,儿童玩具男孩子除了自制的铁环、毽子、辐条枪;女孩子基本是皮筋、沙包之类外,还真想不起有什么其它玩具。能读的少儿图书,基本都是根本不懂得是什么意思的毛泽东语录和将革命进行到底之类狂热费解的政治读物,除此外,可以说没有什么适合少年儿童的书籍。匮乏的物质生活与有限的科普知识,无法满足飞越在世界发展前面的好奇发育。什么样的好奇有利于孩子们的茁壮成长,我说不清楚。但我清楚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先天的不足”是我们这一代人童年时的真实写照,正是这种缺陷,好奇心一直刺激着这一代人对一切神秘事物的来龙去脉及科学原理总想搞个明白。可一无所有的现实,锁定了我们简单纯朴的幻想。不管我们的幻想有多么的丰富多彩,打死也想不出今天的互联网会让好奇心变成连色彩都没有的肥皂泡。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让诡秘与奥妙丢掉了神秘面纱,互联网让人们的好奇心与不可能失去了互动。如今大家在手机上就可满足各自的一切好奇。一机在手,无所不能,可以说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办不到的。这种美满生活似乎让人类进入到了一个人人扮演幸福角色的时代!可我总觉得这种“全能”生活中有着人生的不美满,或是有着某种伤疾。好奇心变化莫测,特别是儿童,更是包罗万象,遐想连篇。尽管这些看上去没有什么实用价值和具体的方向,且还模糊不清。正是因为这种模糊不清的好奇心营造出了无所不能的互联网世界。生活在网络时代,享受着别人好奇心带来的满足,是幸运也是不幸。好奇心开创出了互联网满足了好奇心,满足会使人失去好奇、失去挑战,失去奇迹的出现。好奇心需要好奇来支撑,两者的相互作用密不可分。我不喜欢过度完美的单一无瑕生活,更不愿对着手机去探访别人卖弄泛滥的无聊好奇。因为用别人好奇心找到的答案带给我们好奇心收获的同时,我们的好奇心正在一点点的退化,一点点的泯灭,最后死亡。

大数据时代,手机是打开潘多拉魔盒的钥匙,如今人人都手握钥匙,魔盒就失去了神秘与魔力,没有了魔力好奇心还会有吗?好奇心泯灭了,回忆还挽留得住吗?精彩的曾经、难忘的童年还会存在吗?

在我看来,好奇心不仅让儿童智力得到提升,即使在成年人身上,好奇都是动力、是改变世界的技术、开创奇迹的基石,尽管它抽象到缥缈虚幻、变化莫测,可试想,没有了好奇心,世界还会有故事吗?惊讶的奇迹光芒还看得见吗?在此我想说的是,互联网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带来了快捷。它在推进人类文明改变传统生活轨迹的同时,也在泯灭着儿童甚至人类的好奇心。不然朋友圈里怎么会有那么多人转让没开封的儿童玩具!也许你会笑我傻,都云计算了还有什么可好奇的,这个我不否认,我的傻是天然的,正因傻我才想象不出当好奇心沁灭后,生活会是什么味!

责任编辑柳江子

作者简介:第五建平,陕西旬邑人。西安邮电大学客座教授、研究生导师;主任记者。陕西省能源化工作家协会副主席。先后在国内外报刊发表作品约六百万字。

猜你喜欢

革命
银联场景革命以“快”创造更多可能
机械革命蛟龙7
机械革命Code01
机械革命S2 Air
中国的出行革命
从“勤劳革命”转向“智慧革命”
革命老区展新姿
粉红革命
掀起秋冬潮流革命
球迷骚乱揭埃及革命之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