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对情境体验的有效运用
2019-09-10廖燕
廖燕
摘 要:小学语文中的阅读教学是非常重要的,阅读能力的提升可以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为了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应该构建情景化的阅读课堂。因此,本文就基于笔者自身教学经验,以小学语文为载体,对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对情境体验的有效运用的这一问题进行一番个人观点的说明与阐述。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情境;竞赛;愉悦;情感
阅读可以陶冶人的性情,提高人们涵养,基于这个特点,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大量开展丰富的教学活动,利用合理情境的构建,提升学生的文学功底,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文学素养以及人文素养,不断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创设竞赛的情境体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就要让学生真正的想读书,教师应该大量开展积极有趣的活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升学生的主动性,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特点,开展比如小组阅读的活动,比赛阅读的活动,在竞赛中学生的学习潜能可以被大大激发,学生以进行自由结组,不同的组在组内可以形成有益的竞争,激发学生阅读的速度与质量,学生可以就阅读的速度进行一个比拼,学生在竞争机制的引领下可以不断进步,突破自己,还可以进行小组之间的竞争,学生以小组为一个单位,提升团结力,这样的教学机制下,学生阅读的凝练度会提升,精准度也会提升,同样,教师可以开展以阅读名著为基础的诵读比赛,学生们为了夺得名次也纷纷加入进来,这就是创设阅读情境教对于学生的益处。
例如,在讲解《金色的草地》一课时,笔者就创设了竞赛的一个阅读情境,学生的求知欲被大大激发起来,原文中的文字生动形象,“蒲公英开放的时候,是我弟弟最开心的日子。‘谢廖沙!’我一本正经地喊他。等他回过头来,我便把蒲公英的茸毛吹到他脸上。他假装打呵欠似的也把蒲公英的茸毛朝我脸上吹。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来进行朗读,并鼓励学生进行场景的表演,这更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教学效率。创设竞赛的情境体验是一个积极的教學环节,增强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创设愉悦的情境体验,激发学生的阅读审美
创设愉悦的阅读情境是一种高效的教学情景,教师这时可以运用多媒体开展教学课堂,让学生在快乐的情绪中进行阅读,只有保持一个愉悦的心情,学生的阅读能力才会提升,这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微课以及翻转课堂等形式来创新教学,教师应该为学生赋予更多灵感,让学生对于要描写的事物有一个印象,直观景象可增强学生的印象,让学生感到阅读中的美,将文章中的文字变得鲜活起来,提升了自己的审美,教师还可以将音乐与阅读融合在一起,音乐可以为学生构建一个美妙的场景,轻快的音乐搭配唯美的文字,深沉的音乐配合深刻的内容,学生可以配乐朗诵,在音乐下感知文字的真正的魅力,也可以随着音乐的节奏来轻读、重读每一课中的文字。
例如,在讲解《大青树下的小学》这一课时,笔者就利用图文展示的方式来展开这一课的教学,为学生带来阅读乐趣,笔者在大屏幕上展示我国少数民族的服饰与装扮,“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服饰,更有不同的民族风俗。笔者说“请同学们选择一个你最了解或者最感兴趣的少数民族向大家介绍一下。” 大屏幕上展示的不同的民族服饰为学生带来不一样的情感体验,学生感到轻松愉悦,也会不断激发自己的灵感。创设愉悦的情境体验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审美,使学生获得对文字更深的感悟。
三、创设情感的情境体验,激发学生的阅读共鸣
小学语文教师要构建一个富有情感的情境体验,学生在情感中感知文字的能力更强,也能感知文字背后更深的作者感情,感情是语文阅读情境教学中的纽带,直接关系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教师要构建一个情感性的语文阅读课堂就要投入自己的感情,也要激发学生的情感。
例如,在讲解小真的长头发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就创设了情感的情境体验阅读,教师可以首先提问,“女孩们,你们喜欢长头发吗?”学生们纷纷举手回答,教师也表达自己的观点表示喜欢长长的头发。创设情感的情境体验启发了学生说出自己的情感体验,学生感受到教师所创设的情境中的情感,才能被感染,被打动,带着真情更好地学习。教师一定要注意自己的示范阅读,在朗读的时候一定要读出情感,激发学生的联想与想象,学生可以依据文章的脉络进行自己的想象,将自己想象成主人公融进文章当中就是最好的阅读效果了,因此,教师也要提升自己的个人素质,为学生打造更好的阅读情境。创设情感的情境体验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共鸣,是一个具有实效性的教学形式。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师要让学生在适宜的情景中进行阅读,教师可以为小学生构建竞赛的情境体验、愉悦的情境体验以及情感的情境体验,让学生可以身处一个良好学习状态,更能体会作者的心情,理解作者的想法,从而更好的学习语文知识。
参考文献
[1] 王国礼.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J]西部素质教育,2016,2(08):132
[2] 蔡文举.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学生阅读能力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6(15):283-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