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式训练从说好一句话开始
2019-09-10黄从容
黄从容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其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任务便是引导学生正确使用语言,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落实语言文字训练是十分重要的。其中,句式训练是说话训练教学的基础,想要让低年级学生可以拥有更好的说话能力,把自己的理解和思想清晰地表达出来,句式训练说好每一句完整的话是非常重要的。在小学低年级阶段的句式训练关乎到未来的写作和语言表达能力,是该阶段语文教学所应该关注的重点。那么如何做好低年级学生的句式训练,使得其说话训练和指导变得更加有效,也是下文所要讲述的重点内容。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分析探讨关于句式训练的有效指导方法,以提高说话训练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句式训练;低年级;说话训练指导
引言: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低年级打下基础是非常重要的,句式训练以及说话训练又是写作的基础。因此,作为一名低年级的教师而言,应该抓住学生智力发展的最佳阶段,也是口头语言向着书面语言转变的关键时期,从指导学生说好每一句话的句式训练着手,为以后的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低年级的语文课堂应该是一个充满活力以及富有创造力的新型课堂,教师密切地关注学生发展状况以及社会的变化,随时调整课堂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语文学习兴趣以及重视句式训练为基础,让学生在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愉快学习。
一、让低年级学生认识到句子的概念和丰富性
首先,句式训练需要学生对句子建立起一个正确的观念,对句子的概念和组成部分有一个大概的了解,让学生认识到句子中所应该包含的几大要素。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在阅读和教材的学习中建立自己对句子的认知,按照自己的理解对一件事物组织语言展开描述[1]。句子是由多个词语组成的,那么教师便可以让学生尝试运用一些词语进行造句,例如:“互相”这个词语的造句,教师可以给出一些比如:“在学校中,同学们一定要互相帮助。”等句子,供学生进行借鉴,以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语感。同时,教师应该把造句放到每天的课后作业当中,每天适当地给学生一些造句的字词,让学生每天都练习造句。例如,一些诸如“看”、“听”、“说”、“想”、“感觉”等动词或者形容词,并给学生提供一些比如:“小明听见了河流的声音”、“我今天感觉非常开心。”等例句,以帮助学生可以更好地完成每天的句式训练。同时,每天的训练也应该注重学生个体的差异,有针对性地布置任务,通过由简单向着复杂的转变,让学生逐步认识到句子的丰富性,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2]。
二、句式训练需要注重层次性
思维逻辑能力是低年级学生所欠缺的,他们很难能够做到有条不紊地对一件事物进行叙述,“前言不搭后语”的事情时常会发生。因此,针对低年级的句式训练需要注重层次性的训练,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引导学生一步步地想和做,唯有如此才可以让学生的运用更加自如。例如,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例如句子排序或者给学生一些词语,让学生组成一个流畅且完整的句子。教师需要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不同阶段的学生布置不同难度等级的作业,使得训练更有针对性。例如,教师可以给出以下词语“叶子、都、树上、去了、的、到哪儿”,让学生对词语进行排序組合,以此来组成一个完整且通顺的句子[3]。
三、将游戏闯关教学方法融入到句式训练中
低年级的语文课应该是好玩的,也应该是有趣的,但是现在的学生不害怕写作以及语文文学的少之又少。学生甚至会出现一谈起作文和阅读便会出现惧怕的情绪。作为写作基础的句式训练,如何让学生爱上句式训练呢,让句式训练的作用发挥出来,以此来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以及各方面的综合能力。游戏便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比如,在一些低年级的课文中会出现一些常用的“万物复苏”、“百花齐放”等成语,教师便可以要求学生自行组织语言,根据自己的理解用一句话解释这些成语的意思。而这种教学形式也可以转变为一种闯关游戏,让学生以游戏的形式参与进来,比赛看看谁闯关更加厉害,可以得到相应的奖励。游戏让学生对句式训练更有兴趣,更加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并且还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理解能力以及推理能力[4]。
四、结束语
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是每一位低年级语文教师所应该重视的,遵循句式训练以及语言学习的规律,让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学习知识,通过长期的句式训练,使得每一位学生可以让自己所写的每一段文字变得更加优美。
参考文献:
[1]徐丽萍[1]. 句式训练从说好一句话开始——谈低年级说话训练的有效指导[J].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2017:54.
[2]陈莉. 重视听说读写 加强基础训练——浅谈低年级的语文愉快教学[J].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版,2008(11):112-112.
[3]孙雨亭. 基于语境的小学低年级说话能力训练策略——以统编教材二年级下册课后说话习题为例[J]. 小学教学(语文版),2019(3).
[4]金萍. 细寻文本语言训练点 促学生语言流畅表达——小学低段语文文本语言训练点的实践探索[J]. 丝路视野,2016(9):5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