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当前学生德育工作的几点思考

2019-09-10王波

当代家庭教育 2019年32期
关键词:教育教学德育教育有效性

王波

摘 要:德育教育对于学生的成长而言是十分重要的,在中学阶段开展好学生的德育工作既是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也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一条主渠道。在本文中对当前学校的德育教学的现实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解决策略,为构建突出学生主体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德育教育方式,提一些看法,目的是增强德育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教育教学;德育教育;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32-0154-01

德育课的开展是当前学校工作的十分重要的内容,也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阵地。教师通过在德育课上的讲授以及相关的活动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思想道德教育业绩职业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然而在德育课堂上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我们要努力克服问题,提高德育课的教学有效性。

1.现阶段德育教育的现实状况

当前学校对于德育教学方面较为重视,把强化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提升学生的道德法制意识,作为了当前德育的重要目标,积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德育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但是也要注意我们德育工作中存在的一些教学方面的问题。

(1)教学手段比较单一

尽管我们的教育部门和学校不断提升自身关于德育教学的工作方式,同时各级部门也十分重视德育工作。但是我们在教育教学中仍然还是十分重视学生的文化素质和专业技能等方面的能力培养,在德育教育中教学手段还不够丰富。多数情况下,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主流,也就是教师一味讲解课本上的相关知识,说教成分较大,这样的教学成果不够明显。

(2)德育教学与课程设置融合相对欠缺

学校在开展教学工作的过程中,其设置的各类文化课程和专业课程分类较细,内容较多,对于德育教学来讲,如果能把德育融入这些课程中,可以使德育教育的效果进一步放大,让学生无时无刻不在接受思想道德教育。然而现实状况是课程安排方面存在着一些不合理的问题,最为明显的一点就是德育教学无法融合到具体的课程之中,无法促进德育融合多项知识和内容。

(3)学生对德育知识的兴趣不高

德育教学中,存在着说教的现象,导致学生们自身的学习兴趣不够高,无法积极主动的投人到学习活动中,这种现象的存在影响到了学校德育教学的有效性,我们需要不断改进德育教学。

2.德育工作的实施策略

(1)为德育工作的开展构建一个良好的环境

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离不开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在学校德育工作中,要提高德育工作的实际效果,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对德育空间环境的有效构建,这样具体德育工作的开展才能得到更好的推进,并且其相关工作的落实也能够实现更好的深度。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对于当前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兴趣进行充分的了解,实际上对当前德育工作的合理优化。在学校教育工作开展的过程当中,德育是最重要的事,也是大事。我们必须要围绕学生的多方面情况,依据学生兴趣、态度、情感、价值观等方面发展需求,做好德育工作的全方面准备和研究。如果说我们能够真正的让德育工作的开展具备足够的适应性,那么后续德育工作的开展也可以说是“事半功倍”的,由此可见,为德育工作的开展构建一个良好的环境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前提。

(2)凸显学生主体地位,实现主动学习

在新课程理念下,德育教学也要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教师在德育课堂中不再是主角,而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以及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在德育教学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德育课堂当中,让他们在课堂中自主发言,自主探索,自我接受教育。当然,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会出现过分强调趣味或半途而废等不利因素,老师应及时调控和引导,自主不是放任自流。例如,在讲述“把握现实机遇,发展职业生涯”时,我让学生在课后分组收集马云各个年龄阶段的素材,结合自己已经学过的理论知识,如职业生涯的特点、职业理想等知识,立足自身实际,分组讨论马云各个阶段的特色,在此过程中教师关注每个小组讨论的动态,发现问题及时引导,最后各小组汇报成果,通过这样的学习活动学生认识到取得成功的人是那些努力尋找机会的人,如果找不到机会,他们就去创造机会。我想这样的活动要比传统的课堂教学效果要好,学生也由被动学习转变成主动学习。

(3)让德育工作的开展能够与不同的学科进行有效的融合

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能够起到很好的德育效果,在中学阶段学生学习的过程当中,如果我们能够让德育工作和其他学科实现有效的融合,那么学生们本身能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能够得到道德修养方面的提升与发展,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德育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例如,在语文学科教学活动开展过程当中,我们就可以在讲解相关课文的同时,通过情境教学,让学生融入到特定的情境中,让学生体会其中的爱国情感、母爱、诚信等可贵的品质。在这一过程当中,学生们的情感得到了充分的调动,同时他们自身对于所学知识的学习也能够具备一个更加深刻的记忆印象,这对于学生自身的学习来说是一举两得的。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德育工作的开展要做到有效并且让学生思想道德水平能够得到较好地提升,在德育过程当中,我们应该做好德育工作的合理优化和改进,让德育真正成为促使学生得到道德品质的重要发展动力,引导学生们实现更加全面的成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马跃.探讨教育新常态下高中德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17(09)

[2]王乐芳,徐西伟.走进学生心灵,打开学生心结—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方法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8(04)

[3]杜金虹.浅谈班主任教学管理中的德育教育实践[J].课程教育研究,2017(05)

[4]申来津.心理契约:德育提升的支点[J].教育研究,2003(09)

猜你喜欢

教育教学德育教育有效性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浅析小学校园文化的德育教育
双语教学质量评价与管理研究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论将中医学纳入大学教育教学领域中的重要性
医学院校临床药学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考
关于开展计算机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研究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