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的相关研究

2019-09-10张倩

当代家庭教育 2019年32期
关键词:小学核心素养语文

张倩

摘 要:随着现代教育的深入发展,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越来越重视。在小学教育体系中,语文是难度比较高的学科,多数学生在学习中都遇到了诸多困难。此外,在升学竞争压力下,很多教师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转而向学生灌输应试技巧,这与当前小学语文教育发展方向背道而驰,作为教师,要积极探索教育创新模式,助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社会培育更多的人才。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32-0129-01

在开展小学语文教育中,要认识到现代教育发展方向,准确找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寻求科学的教育发展路径,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作为教师,要不断拓展教学范围,构建科学的教育体系,提升综合教育效果,着力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1.提升语文指导能力,充分利用班本课程

小学语文班本课程是一项以学生为主体,根据不同学生特点开发的具有班级特色的教学课程。只有老师具备了一定的能力才能更好地为学生开创班本课程,这种能力包括对学生的观察、对教材的整合、对课程的研发以及对主题的设定和挖掘等。班本课程是以老师为组织者的身份去架构,例如,小学生对世界和自身的认知还不健全,教师可以设计班本课程和问题,优化设计课程题目,设定情景和题目让学生参与进来,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意见,引导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行为和思想,并教会学生做一个懂礼貌、知教化,做一个尊重异性的好学生,让设立的主题能够较好的深入学生内心。我们在强调核心素养重要性的同时,也要强调学生对于语文素材的积累。核心素养可以让学生增长知识、开阔眼界,但是学生目前所处的年龄段,需要他们将身边的任何事物与语文教学相结合才能更好的体会和发现乐趣。例如,在学习《大自然的启示》这篇文章的时候,老师可以根据教材进行关于自然界的延展阅读,在教学环节可以设计多种教学活动,比如,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户外活动,让学生观察自然的景象,引导学生观察花草、昆虫、阳光、鸟儿等自然特征事物,然后再回到教室中进行关于“大自然”主题的阅读,可以让学生将亲身体验和文章相结合,更能触动学生的语文感知神经。

2.利用信息技术,开展语文微课教学

小学语文微课是基于现代科技发展所诞生出来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一般是在手机或电脑上以短视频或短动画的形式出现,授课内容比较短,大部分在2至10分钟范围内,在授课过程中知识点也不会超过三个。小学语文微课的架构形式并不是丰富的课程体系,一般都是以短小精悍为主,但是能在最短的时间将传达的信息渗透给学生。“微课”的出现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用一直聚精会神的盯着教学内容,避免了学生不能长时间集中注意力的缺点。其教学内容相对较少,一节微课不会占用学生太多时间,巧妙地利用的学生的碎片时间。“微课”是移动终端和互联网技术的综合产物,满足学生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也符合目前教学灵活性的要求。众所周知,小学生正处于爱玩爱闹的年龄段,上课不能集中精神,经常“溜号”是小学生的普遍特点,“微课”的出现让学生有效的规避了这点,由于“微课”比较短小,还没等到学生注意力转移一小节课程就结束了。另外微课采用的是现代化制作技术,在授课过程中一般采用动画、图片等方式,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有耳目一新的感觉,通过语文微课导入课堂问题,有助于提升学生对于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微课”教学内容知识点较少,容易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和吸收,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是一个知识要点的重要总结和归纳方式。

3.注重语文意象教学,提升学生感知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注重情感与意象的表达。以古诗教学为例,古诗的情感传达不仅通过诗歌语言的字斟句酌,还要通过审美意向的朗读感知。在初步了解诗歌的作者和创作背景后,教师就让学生对古诗进行全面的解读感知。首先,教师引导学生寻找诗歌中都出现了哪些景物描写,学生会借助批注快速找到月亮、满地银霜、江边的枫树、江面点点渔火。紧接着,教师引导学生利用画一画的方式,在白纸上进行绘画,感知这些景物描写背后的情感表达。无论是即将落下的月亮还是点点的渔火,最终都会在钟声敲响后逐步归于平淡,慢慢消失在诗人的视野之中,也许孤寂还能在这些景物的陪伴中得到些许慰藉。然而在钟声响起的刹那,所有的陪伴都消失了,只留下这不能排解的苦闷孤寂,也许能陪着他的只有这长叹的钟声了。这既是诗人情感的映射也是悲观环境的真实写照。在意向的充分感知中,学生对情感的感悟进一步加深。当然意向情感的感知,不能仅仅通过绘画还通过朗读和想象。在学生声声朗诵中,月亮、漫天风霜逐步展现在学生眼中,然而在钟声响起的那一刻,所有的江枫、渔火,让人眼明心亮的灯光全部消失。因此在朗读过程中,教师逐步引导学生用轻重缓急、抑扬顿挫展现景物的变化。

综上所述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忽视了教学创新的重要意义。在教育实践中,教师固守传统的教学模式,没有充分调动起来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在这样的情况下,进一步优化小学语文教学策略,提升学生学习效果,有助于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实现小学语文教育创新目标。

参考文献

[1]卢耀成.核心素养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J].考试周刊,2019(16):51

[2]刘忠艳.聚焦学生核心素养 革新小学语文教学[J].赤子,2019(07):262

[3]林飛.有效提升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19(15):31-76

[4]刘玉萍.培养核心素养,构建小学语文有效课堂[J].学周刊,2019.6(06):98-99

猜你喜欢

小学核心素养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