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如何弘扬爱国主义奋斗精神

2019-09-10卢佳彤

青年生活 2019年32期
关键词:新时代

卢佳彤

摘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我们近千年来最伟大的梦想,而要实现这个梦想就需要培养大量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青年知识分子在祖国未来的建设中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因此必须在以爱国奋斗精神来武装他们。爱国精神是一个历史范畴,贯穿于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进程中,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爱国主义奋斗精神,但不论在那个发展历程中,爱国主义奋斗精神始终是把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始终是推动中国向前发展的内在动力。

关键词:新时代、爱国主义奋斗精神、教育与宣传

一、爱国主义精神是一个历史范畴

列宁说“爱国主义是由于千百年来各自的祖国彼此隔离而形成的一种极其深厚的感情。”在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漫漫长河中,爱国主义精神始终是贯穿其中的一条精神脉络,但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具体内容。早在封建社会时就出现了“天下共主”和“大一统”的局面,在封建社会的爱国主义就是拥护封建王朝的统治,维护本民族利益。虽然封建统治时期也是朝代更替不断,出现“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历史轨迹,但是中华民族总体上是以统一为大的方向的,即使在战乱时期也涌现出诸多民族英雄,如:苏武,文天祥,岳飞,郑成功等集中代表了中华民族捍卫国家尊严、维护民族统一的精神标志,熔铸了中华民族深层的爱国主义精神追求。在进入近代社会后,中国在西方坚船利炮的打击下被迫打开了国门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设社会,国家失去独立,民族失去尊严,人民失去幸福,在民族危机空前加深之际,不少仁人志士开始觉醒,先后有地主阶级,农民阶级,资产阶级等各个阶层的爱国志士以空前的爱国意志和决心奋力抵抗外国侵略者,捍卫自己国家的主权独立,谋求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

十八大以来开启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代,新时代的中国国际地位日益提升,国家也有更好的发展前景,有人就会说在这和平的时代爱国精神已经过时了,但是我们要意识到爱国精神作为凝聚中华儿女精神力量的重要纽带,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弱化,更不能丢掉。在进入新时代,我们强调的不光是爱国,进一步弘扬的是爱国奋斗精神,爱国不能在口号中爱国而要体现在真真切切的实践行动中。因为我们中华儿女的伟大梦想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要实现我们的梦想不是空口说说就可以实现的而是要付诸于实践,幸福是奋斗出来的,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我们要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祖国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之中、融入于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奋斗之中。

二、爱国奋斗精神在新时代遇到的挑战

(一)爱国奋斗精神受全球化影响

新时代以来,我国各方面的成就在世界受到越来越大的关注,同时受到全球化的影逐渐增加,大学生的爱国奋斗教育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影响。全球化条件下,各国之间交往频繁,在交往过程中,难免会接触到世界各地不同的文化,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也一直不遗余力的宣传他们的文化,比如美国一直在通过他们的英雄大片来输出他们的价值理念,给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在形成时期的新时代大学生的爱国教育带来了挑战。在这种条件下,我们应该比以往更加重视爱国主义教育,灌输正确的爱国观点,引导大学生理性爱国,并且必须不断增强新时代大学生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的教育,使青年学生对祖国的历史文化有一个正确深入的了解,能以自信的姿态反驳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言论。

(二)大学生爱国主義教育受到市场经济冲击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在中国发展的越来越成熟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下,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幸福安逸,就存在一些人思想上和行动上的懈怠,出现一些爱国奋斗过时的言论。其次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大学生的活动方式、交往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呈现出多样化特点,市场经济也间接地对其爱国主义教育产生了影响。市场经济具有无法克服的自发性、盲目性等局限性,这些局限性动摇了青年大学生对爱国主义教育的坚定信仰。如果我们只注重市场的作用而不发挥好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的话,极易造成市场秩序混乱,折射到生活中就会出现道德困惑、信仰危机等现象,使人们产生无组织性、无纪律性倾向;其逐利性在社会上滋生了金钱至上、利益至上的风气,使人们产生了拜金主义倾向,形成了个人主义和极端利己主义意识;此外,市场经济的开放性,使得西方资本主义消极腐朽观念传入我国,一些大学生迷惑其中,支持享乐主义,倡导所谓的西方自由,他们多以自我为中心,追求思想独立,不对某种观点盲目认同,不喜欢死板的灌输教学模式等。这些都使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受到了极大的冲击。所以更需要发挥好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目标,并为实现此目标而不懈奋斗,并用思想政治教育规范好参与市场经济中的每一位主体。

(三)爱国主义教育受信息化时代的冲击

互联网的蓬勃发展使人们的联系日益密切,也对人们的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尤其是“95”后和“00”后新生代就是伴随着互联网发展成长起来的,一方面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便利,互联网的连结性和实时性也能让人第一时间了解世界各地发生的大事,开阔了人们的眼界;另一方面,进入互联网领域的便捷性也使网络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言论,由于学生还没有踏出象牙塔,社会经验不足,没形成成熟的辨别是非的能力,所以很容易被网络上一些偏激的言论带跑,这一点尤其体现在爆出负面信息之后,如果舆论被居心不良的人一带,那人们就很难把重点放到弄清这件事的来龙去脉中去了,人们就会语言攻击舆论操纵者针对的那一方、语言攻击处理事件的官方部门。这大大加重了爱国奋斗教育的困难程度,因为大学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年龄阶段,他们想在网络这个舞台上发表自己的观点,他们不喜欢在课堂上接受“枯燥”的灌输。想要在网络上寻找自己“志同道合”的群体,但是不得不承认,大学的阶段形成的观点还是不够全面不够成熟的,

三、新时代进行爱国奋斗教育的新途径

(一)要树立起主人翁意识,把爱国当作的自己的分内事

新时代的大学生应把“爱国”当作时刻要承担的责任,并在平时学习、生活中把这种责任落实到行动上,自觉学习爱国理论、树立报国志向、践行爱国行为,加强自身爱国素养的培养,把爱国当成一种习惯。[3]而且不要一味的过多地突出历史上屈辱时期革命烈士的爱国奋斗精神,而较少地关注当代中国发展所取得的成就。这就很容易把爱国奋斗教育简单化为对屈辱历史的追溯。[4] 我们是要传承历史伟人的爱国奋斗精神,但总是重复历史的屈辱而看不到当代中国的发展壮大,就会在不断强化屈辱感中弱化发展前进的信心,而且也会让学生对爱国奋斗精神产生距离感。为此,新时代的爱国主义教育,要更多地宣传党和国家事业所取得的伟大成就,让学生更多地看到曾经落后挨打的中国已经雄踞于世界民族之林,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经过教育,让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年学生知道自己的学习是为了更好的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国家取得的巨大成就都可以有自己的一份力。

(二)注重創新爱国奋斗的教育形式

根据马克思主义原理,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也反作用于内容,因此以怎样的方式来进行爱国奋斗教育就会影响学生的接受效果。既然现在的学生受互联网的影响很大,那么教师就可以利用起互联网上的信息,把网上一些有价值的热点问题拿到课堂上和同学一起讨论,这样既可以增加课堂的吸引力也可以引导学生对热点事件形成一些正确的认识。其次教育过程要与实践相结合。新一代的学生是非常活跃的,课堂简单的理论灌输不能吸引他们,那么就尽量整合实践资源,拓展实践平台,深入推进实践教学改革,依托革命老区、烈士陵园、历史博物馆、纪念馆、红色文化园等场所,建立多种形式的爱国主义社会实践基地。

(三)整合爱国奋斗教育的新资源

新时代的爱国奋斗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不能把它只看作是思政课教师的任务,而要使思政教育融入所有的课程教育中。要充分发挥课程、实践、环境、网络、文化、心理、组织等方面所蕴藏的育人功能,挖掘其中的育人要素,完善育人机制,切实构建完善的“爱国奋斗”育人体系。大学生爱国奋斗教育资源主要包括学校、社会和网络三个方面,因此在学校教学方面内容设计应紧紧围绕爱国奋斗精神,营造校园爱国奋斗的良好氛围,把爱国奋斗精神渗透到课堂教学、学校活动、集体管理各方面。社会方面除了要营造爱国奋斗的氛围外,最主要的是加强爱国主义实践基地建设,为学校的爱国奋斗实践教育提供实际支持。此外,网络在在爱国奋斗教育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因此我们要从源头抓起,净化网络空间,建设传播主旋律,弘扬正能量的网络文化。

猜你喜欢

新时代
新时代网络新闻采访特点研究
新时代小学教育管理的发展方向及思路创新
基于人才成长的乡镇成人教育研究
新时代背景下小学德育管理研究
浅谈新媒体环境下电视台出镜记者如何做好新闻报道
搁浅的“新时代”,“朴氏外交”因何三鼓而竭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