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独立学院学生党员公益服务意识现状及提升策略研究

2019-09-10舒旭龙

青年生活 2019年33期
关键词:学生党员独立学院策略研究

舒旭龙

摘要:公益服务是党的宗旨的体现。当下独立学院学生党员公益服务意识浅薄,普遍存在公益活动参与度不高或者被动参与公益活动的现象。主要原因有学生党员党性修养不够,党组织教育管理力度不足,学生党员“老龄化”问题严重和公益活动形式单一等。据此本文提出加强学生入党前教育,优化组织架构、加强党员后续教育力度,用“时间管理”取代“舍鱼而取熊掌”以及结合专业特色开展公益活动等策略提升独立学院学生党员公益服务意识。

关键词:独立学院;学生党员;公益服务意识;策略研究

一、引言

学生党员是高校学生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点对象。在高校学生党员中,公益活动的开展既是党的宗旨的体现,又是提升学生党员实践能力的重要方式。学生党员公益服务意识的提升有利于牢固树立共产主义信仰,有利于继承发扬党的优良传统,有利于提高学生党员的综合素质。独立学院的学生党员因院校属性、教学理念、学生个性发展等方面的差异对公益服务的认识有其独特的表现。

本文以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为例,通过问卷调查、采访座谈、活动分析、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等研究手段,了解当下独立学院学生党员公益服务意识的现状,分析产生现状的原因,并结合当下独立学院学生党员的特点和学生党支部组织建设的基本情况,探索提升独立学院学生党员公益服务意识的有效策略,旨在为独立学院学生党员更好、更主动地参与公益活动,投身学院建设、服务社会发展、发挥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提供有效参考。

二、基本现状

本课题组成员通过对独立学院党务工作者的抽样访谈和对独立学院学生党员在一系列公益活动中的表现分析等方式,发现当下独立学院学生党员在公益服务方面存在如下问题:

1.普遍存在公益服务意识浅薄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学生党员难以从学院学习、工作、生活等自身所处环境的实际出发,自觉地发现服务需求并及时地开展服务师生、校园及其周边的公益活动。很多学生党员甚至在遇到需要挺身而出帮忙的时候,难以意识到自己的党员身份,觉得事不关己。

2.对公益活动的参与度偏低。在学雷锋纪念日、植树节、感恩节等重要节日开展的公益活动中,在党组织没有特别要求学生党员参与的情况下,到场的学生党员人数通常较少,甚至会出现没有学生党员参与的情况。此外,在开学迎新、新生军训、田径运动会、“三位一体”招生等学院重大活动项目中,如果由学生党员自主报名,参与相关志愿者服务工作的学生党员比例依然相对偏低。

3.被动参与公益活动的现象明显。在党员固定活动日开展的主题党日活动或者为服务学院相关工作而明确要求党员参与的公益活动中,学生党员虽能按照要求及时到场,但通常表现为完成任务式的应付了事,难以真正投入热情把工作做好,敷衍、被动参与活动的现象明显。

三、现状背后的原因探析

本课题组成员通过对独立学院学生党员的问卷调查和对其中部分学生党员的抽样访谈等方式,并结合独立学院学生党组织建设情况,得出影响独立学院学生党员公益服务意识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学生党员党性修养不够

部分学生党员入党时存在入党动机功利性的特点,认为入党有利于考研究生、考公务员、考教师编制或者应聘事业单位。所以,在入党前,他们表现得非常积极,学院组织的各项公益活动,只要自己有时间都会积极报名参加;而入党后就开始松懈,不再保持对公益原有的那份热情。此外,部分学生党员缺乏吃苦耐劳精神。一些相对比较轻松的公益活动,他们会积极报名;但活动稍微需要耗费精力一点,他们就开始望而却步,担心晒黑、淋雨或者体力不支,不愿意参与。还有一些学生党员对党员身份意识模糊。他们认为公益活动是纯粹的付出行为,没有回报,所以不愿意参加,把我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抛之脑后。

(二)党组织教育管理力度不足

部分黨组织在学生党员发展培养的过程中存在重发展轻管理的问题。大多党组织对学生入党时的考察通常从思想、学习、工作、生活等各方面出发,基本做到了全面细致的了解及讨论;但接收他们为党员后,忽视了对该人群开展后续教育的重要性,在日常组织生活中缺乏对学生党员公益服务意识的培养。此外,因对客观环境等综合因素的考量,独立学院学生党支部书记通常由政治辅导员兼任,在日常工作中,他们除了做好党务工作,还肩负着班级事务的管理、学生机构的指导、开展学生谈心谈话工作、提供就业咨询和心理辅导等职责,因此,用在学生党支部的建设和学生党员教育管理上的精力受到了极大的限制。而独立学院学生党员自主性相对较弱,在缺乏一定管理力度的环境下,容易对参加公益活动的要求有所放松。

(三)学生党员“老龄化”问题严重

因发展党员程序的严肃性,大学生从申请入党到被党组织接收为预备党员,要经过党组织的层层考察。通常情况下,从大学一年级就申请入党的学生在顺利通过党组织各项考察,到被接收为预备党员时,已经是大学二年级的第二个学期末。所以,学生党员普遍为大学三年级和四年级的高年级学生。受高校学习年限和培养方案的影响,该阶段的学生已逐渐弱化了对校园学生活动的参与感而侧重于对专业的深入学习和社会实习。而独立学院学生党员,作为学生群体中的先进性代表,在此阶段,通常更加专注于准备考研究生、考公务员、考教师编制或者应聘事业单位等个人发展规划上,受限于个人精力,从而对公益服务意识有所弱化。

(四)公益活动形式单一

公益活动形式的单一,使学生党员缺乏对活动的认同感和完成活动后的成就感。通过对独立学院部分学生党员的访谈发现,学生党员在参与公益活动时,渴望发挥自己的专业能力或者独有的特长,将公益活动推向专业化、特色化的层面;而人人都能参与的大众化公益活动很难体现自身价值,从而难以从内心深处触发参与此类活动的积极性。

纵观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历次公益活动的情况和课题组实验测试分析,学雷锋纪念日、开学迎新、新生军训“送清凉”等“全民参与”性质的志愿者活动,学生党员参与的比例较少。相比较之下,赴校园周边村庄社区开展的“艺益生辉——墙绘”活动总会引来一大批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党员参与;面向参与军训的新生开展的“艺益生辉——最美军装照”活动总会引来众多广告学和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学生党员的积极报名;服务于校园周边村庄社区儿童和家长的“艺益生辉——爱心课堂”活动也受到了大量有专业特长或者有教师职业意向的学生党员的追捧。

四、学生党员公益服务意识提升策略探究

通过对当下独立学院学生党员公益服务意识现状背后的原因探析,本课题组成员结合当下独立学院学生党员的特点和独立学院学生党支部组织建设的基本情况,探索出如下提升独立学院学生党员公益服务意识的策略:

(一)基层党组织加强学生入党前教育

基层党组织应把握好学生入党前的各项培训教育机会。在组织团校培训、入党申请人培训班、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和发展对象培训班的过程中,反复向培训对象灌输我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让培训学员在潜意识中认定党员就是要具备公益意识,哪里需要就要出现在哪里的。同时,通过对“红船精神”、“长征精神”的重温教育,培养学生艰苦奋斗的精神。

理论灌输的同时,加强实践教育。通过各项培训班的实践环节和党员公益项目,带动高校学生实践活动,对理论要求付诸实际行动的同时,锻炼高校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其公益兴趣,提升其服务热情。同时,督促现有学生党员以身作则,通过现有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给入党前的高校学生灌输入党后也要坚持参与公益活动的要求。

充分发挥入党积极分子能动性,建立并逐步完善党建联系人和入党积极分子的联系培养机制。党组织在对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考察的过程中,要积极调动入党积极分子参加公益服务的热情,在不违背组织纪律的前提下,鼓励入党积极分子同党建联系人一起参加党员服务活动。一方面,让入党积极分子提前树立党员服务理念;另一方面,通过入党积极分子参加公益服务的表现,党组织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其服务意识,从而为后续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二)优化组织架构,加强党员后续教育力度

优化组织架构,建立学生党员分级管理体制。充分发挥学生党员中委员和党小组组长等党员干部的力量。党支部书记通过加强对党员干部的培养,使其以党小组为单位带动全体党员的积极性。

将公益服务作为党员后续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基层党组织在制度建设中可明确指出公益服务作为党内组织生活的一部分,要求每个学生党员必须定期参加公益活动,以此来提升学生党员对参加公益服务的意识。学生党支部对每个学生党员参加公益服务的情况做好详实的记录,定期在支部内部公布,在党小组间形成竞争关系。对积极参加公益服务的党小组或党员个人进行褒奖,以此加强对其表现的认同感;同时,对公益服务不够积极的党小组或党员个人加强教育,对多次教育后未明显提升的党员个人,应在其转正考察或者党内“评先争优”时充分考虑其公益表现问题,使其具有危机意识。

通过党员亮牌机制,加强学生党员身份意识。基层党组织在组织开展公益服务、党内组织生活或者学院重大活动时要求学生党员佩戴党徽。通过这种方式,一方面,让学生党员明确自己的身份以及身份背后所赋予的责任,从而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作为党员的荣誉感和使命感;另一方面,学生党员的公益表现更容易引起其他同学的关注,宣传党员形象的同时也能够对党员行为起到一定的制约作用。

(三)用“时间管理”取代“舍鱼而取熊掌”

强大的时间管理能力是一名优秀党员的必备条件,是党先进性的体现。基层党组织在对学生党员的日常教育管理中,要让学生党员意识到毕业后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都会比大学阶段要忙碌,要牵扯到更多的精力。指导学生党员学会时间管理,提升抗压能力,通过权衡组织生活和个人规划之间的安排,为毕业后发展做好能力贮备。而非抱着“舍鱼而取熊掌”取舍理念。

指导学生党员改变观念,将公益活动和自身发展规划进行有机结合,把参与公益活动作为锻炼自身实践动手能力的机会,而非党组织交待的硬性任务。例如,有考公规划的同志可以响应“双百双进”号召,赴校园周边村社区挂职锻炼,服务“美丽乡村”建设的同时,积累基层工作经验;有考教师编制规划的同志,可以组织或参与“爱心家教”活动,在服务他人的同时,提升讲课能力;等等。

(四)结合专业特色开展公益活动,实现志愿者自我价值

基层党组织在组织策划公益活动时,根据独立学院“应用型”建设的要求,结合专业特色,充分发挥学生党员所掌握的专业能力。例如:发挥金融学专业学生党员的特长,开展“金融知识普及”活动,提升服务对象的金融风险防范意识;发挥广告学、视觉传达设计等专业学生党员的特长,设计“美丽乡村”形象标识,响应我党的乡村振兴战略;发挥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学生党员的特长,开展“旧衣改造”活动,实现资源循环利用,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尽一份力;等等。

通过组织学生党员开展一系列的精品公益活动,一方面,将公益活动往纵深处发展,提升服务的品质和规格,创造更高的社会价值;另一方面,学生党员通过公益活动,所学的专业知识能够得到充分运用,在社会层面发挥大学生的独特作用,使学生党员实现自我价值,提升公益服务带来的成就感,能够使其从内心深处认可公益活动意义,从而提升社会服务意识。

五、结语

独立学院学生党员公益服务意识的研究是一项长期的课题,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学院类别学生党员对公益服务意识的表现不尽相同。基层党组织在提升学生党员公益服务意识的过程中,只有对学生党员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觀和所处的客观环境有充分的认识,并结合实际情况研究策略,让学生党员从主观意识中认可公益活动价值,将公益服务视为党员的义务与使命,才能使他们在高校人才培养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主动积极地投身学院建设,并长期坚持服务社会发展的理念。

参考文献

[1] 范莎莉,马少思:“论新时代主要矛盾下学生党员服务基层信仰的培养”,《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8年第4期。

[2] 林爱广,应莺:“独立学院服务型学生党支部的实践探索——以浙江农林大学天目学院为例”,《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

[3] 龙云飞,朱艳:“大学生党员服务意识调查研究——以攀枝花学院为例”,《才智》,2017年第27期。

[4] 莫烈:“两加强三结合——创建服务型学生党支部”,《现代商贸工业》,2018年第35期。

[5] 潘霄雅:“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常态化机制研究——基于浙江省独立学院的现状”,《商》,2016年第14期。

[6] 唐燕,张军厂:“高校学生党员志愿者管理机制探讨”,《高教学刊》,2016年第17期。

[7] 杨雄,张洋,张成双:“两学一做”背景下提升高校学生党员服务意识的思考与探索——以北京科技大学文法学院为例”,《科教导刊(下旬)》,2018年第10期。

[8] 张喜盈:“新时期增强学生党员服务意识的有效路径研究”,《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8年第5期。

猜你喜欢

学生党员独立学院策略研究
新形式下加强高校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路径探析
全面从严治党视角下的高校学生党员管理路径刍议
论高校学生党员模范作用发挥
论民办高校学生党员的培养理念及其价值研究
关于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策略研究
文化传承视野下的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究
独立学院法学专业的学科特色及其发展研究
以微课教学促进独立学院国际经济学应用性教学转型
初中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策略研究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