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 新课堂
2019-09-10徐剑慧
徐剑慧
摘 要:《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 明确提出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实施建议: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教学情境,采取议题式教学,构建活动型的思辨课堂。笔者以文化生活第四课第一框“传统文化的继承”为例,结合新课标谈谈自己的教学新尝试。
关键词:情境;活动型课程;议题式教学
【中圖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31-0066-02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 在“实施建议”中提出:围绕议题,设计活动型学科课程的教学;强化辨析,选择积极价值引领的学习路径;优化案例,采用情境创设的综合性教学形式;走出教室,迈入社会实践活动的大课堂。简言之,新课标所要求的高中思想政治课堂应该是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情境,采取议题式教学,构建活动型的思辨课堂。笔者以文化生活第四课第一框“传统文化的继承”为例,结合新课标要求谈谈自己的教学尝试。
1.以乡土资源为依托,创设教学情境。
乡土资源是指学生所在地区的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包括了乡土地理、传统文化、风俗习惯、生产生活经验、名人足迹等。深厚的乡土资源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它是课程资源的重要宝库之一。每个地方的乡土资源都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他所生活的文化环境。学生最熟悉的文化环境就是自己的家乡。教师以乡土资源为依托,结合教学内容精心创设教学情境,这样的教学情境与师生有着与生俱来的亲近感,能够激发巨大的教育能量,这是其它教育资源所不具备的特殊功能。
笔者所在的城市苏州太仓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繁荣、人杰地灵的江南历史名城。有着4500多年的文明历史,春秋时期,吴王在此设立粮仓,故得名太仓,又为郑和下西洋的起锚地,素有“锦绣江南金太仓”的美誉。在教学“传统文化的继承”时,笔者在课前播放了太仓城市宣传片,以视频的形式让学生感受锦绣江南、吴侬风情。通过这段视频学生了解到:太仓成为“临沪科创产业高地”、“临江现代物贸基地”、“现代田园城市样板”、“中德合作城市典范”,真实感受到我市近年来的发展成就,增强了身为太仓人的骄傲。在视频中学生又发现了很多家乡的传统文化:如江南丝竹、昆曲、武术、舞狮、江南画派、江南水乡建筑等浓浓的太仓特色文化;张溥故居、王锡爵故居、梅花草堂、郑和纪念馆、天妃庙这些学生在生活中经常接触,却又及其容易忽视的乡土资源。利用乡土资源创设教学情境,在时空上和学生更接近、更熟悉,更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的心理共鸣和情感共振,直接渗入学生心灵的最深处,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使学生了解、热爱自己家乡的文化,自觉树立起做传统文化的传承者的意识。
2.以活动型课程为框架,培育核心素养
高中思想政治课是以培育学科核心素养为主导的综合性、活动型学科课程。在教学中,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活动呈现学科课程内容,这种活动可以通过学生思维活动、合作探究、辩论等方式呈现,也可以走出课堂、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进行,通过活动为框架对课程内容进行结构化、系列化设计,以活动促学习,达到知行合一的目的,从而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笔者在“传统文化的继承”的教学中,采取了讨论式、互动式的合作探究教学,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本框的开始部分内容是传统文化的含义和表现(包括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艺术和传统思想),在课前让学生自己分成四组,围绕太仓的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艺术和太仓名人的传统思想各挑选一个角度进行调查研究。学生带着主题调查研究,真实感知和触摸传统文化的脉搏。各小组通过网络调查、查阅报刊资料、访谈等方式展开调查,搜集、整理身边的传统文化资源,最终形成关于太仓传统文化的文字报告和PPT。在课堂教学中,四个小组的学生代表走上讲台交流、分享了太仓的传统文化。学生分别展示了太仓的舞狮、调龙灯等传统习俗、以沙溪古镇为代表的江南民居传统建筑、被称为“百戏之祖”的昆曲的独特魅力、复社领袖张溥的爱国精神、义利观等传统思想。学生带着浓浓的爱乡情怀,开启了一场太仓优秀传统文化的探索之旅。整个过程中,学生全程参与、亲自动手、主动动脑,做到课内外活动一体化,从而把理论知识寓于社会生活和学生活动的主题中。学生不仅理解了传统文化的含义、特点、类型等本课要求的理论知识,而且丰富了对自己家乡传统文化的积极认知和美好情感,产生对自己家乡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从而增强了文化自信,爱乡之情也油然而起。
“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思想政治课不能局限于课堂,而必须回归生活,引导学生走出课堂,关注社会。在本课教学的结尾环节,笔者还设计了这样一个作业:太仓是一个历史文化厚重的地方,请你结合今天所学知识,为传承家乡文化策划一次校园活动,要求活动主题、时间、地点、流程、预期效果简单明了。设计这个作业的意图就在于引导学生走出课堂,在校园生活中学以致用。
通过课堂内外的一系列活动,不仅激活了政治课堂、提升了教学实效,而且又培养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公共参与意识和能力,这样的活动型课堂给学生家国情怀的培养和核心素养的落地提供了深厚的载体。
3.以议题式教学为载体,构建思辨课堂
议题式教学作为构建活动型学科课程,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培育要求的重要载体和实施路径,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议题式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设计真实议题、真实情境,通过辩论、对话、讨论等形式对两难问题进行剖析,引导学生思维,从而构建思辨课堂。
在教学“传统文化的继承”中“辩证地看待传统文化”时,笔者创设了太仓的千年古村落三家市的前世今生情境。设置了以下议题:
议题1:对于古村落文化,人们各有看法。有人认为:“古村落日渐式微,是我们的包袱。”也有人认为:“它对于展现世界文化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是我们的财富。”
此议题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辩证思考。辨析古村落文化是我们的包袱还是财富,深入分析古村落文化积极、消极影响,分析古村落文化能否适应今天的时代变迁。如果能与时俱进,对人和社会起积极意义,就是财富;反之,就是包袱。学生不论选哪一种观点,只要能自圆其说即可。
议题2:针对三家市古村落的不足,如何实现古村落的华丽转身,让更多的人愿意走进古村落?
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不断追问对话:为什么对古村落的改造要保留其原有特色?在其改造过程中为什么还增加了很多原先没有的旅游元素?等等问题。整个过程由学生讨论、质疑和不断反省,教师引导、追问和总结。通过不断追问,形成问题链,进行深度学习,最终形成“思维链”,构建高阶思维。学生在质疑和辩论中生成新知,课堂因此多了“不期而遇的美好”,迸发出辩证思维的火花。学生完成这两个议题活动后,水到聚成地生成继承传统文化要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推陈出新,革故鼎新”的正确态度。
通过议题式教学,学生在思辨的课堂中争辩明理,不仅理解了书本知识,更学会在错综复杂中辨析,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和批判性思维及创新能力,培育学生的科学精神、政治认同等学科核心素养。
时代潮流浩浩荡荡,课堂研究永无终点。新课程标准给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前的政治课教学面临着保守与创新的交锋、教材与资源的困境等问题。作为高中政治教师要与时俱进、勇于探索,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前行,让更多的创意进入课堂,使政治课堂焕发蓬勃生机。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朱明光.关于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思考[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6(1)
[3]居群丹.乡土文化:核心素养发展的潜在场域[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