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家庭教育环境,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2019-09-10许友强

当代家庭教育 2019年32期
关键词:家庭环境优化

许友强

摘 要:家庭历来被认为是人生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最早的启蒙老师,人的成长无时无刻不受家庭环境的影响。因此,作为家长,应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给孩子铺就一条健康的成长之路。

关键词:优化;家庭环境;孩子成长

【中图分类号】G7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32-0006-01

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生活在特定环境中的人不可能不受环境的影响。《太子少傅箴》有言:“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荀子·劝学》中说:“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都说明环境的影响力量。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也要求我们在重视内因作用的同时,不可忽视外因的作用。因此,作为孩子教育第一责任人的父母,要尽力优化家庭教育环境,成就孩子出彩人生。

1.提高思想认识,加强自我教育,提升自身修养

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托尔斯泰认为:“教育孩子的实质在于教育自己,而自我教育则是父母影响孩子的最有力的方法”,因此,要教育孩子,先教育自己。自我教育有利于促使父母纠正错误的教育观念,规范自己的言行,提高家教水平。但现实是不少家长却没有认识到或忽视了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中的重要性,因而将子女教育的第一责任和全部责任全盘推给学校,孰不知“养不教,父之过”。而更多的家长则因不注重自我教育,疏于学习导致自身素养不高,教育胜任力弱,“履责”能力差,对子女的家庭教育感到无从下手或力不从心,只是一味地指责子女没有达到自己的期望。因此,父母应将家庭教育摆在关系孩子人生发展的基础地位,通过加强自我教育,不断提升自身修养,增强教育胜任力和“履责”能力,在家庭教育中力求做到不缺位、不越位且到位,从而提高家庭教育水平,促进孩子成人成才。

2.创设和睦融洽、乐观向上、和谐幸福的家庭环境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人生态度、人生目标、人生价值,甚至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在孩子纯洁无暇的心灵上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记。因此,教育之基在家庭,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的奠基性工程;教育之要在父母,教育子女是家长的第一要务。而家的经营及良好家庭环境的创设关键在家长。由家庭的经济状况、社会地位、父母及其家庭成员的思想品德、文化水平、教育程度及相互关系等因素构成的家庭环境,在无形中影响孩子成为“真人”或走进监狱。这种影响作用不仅具有普遍性,而且带有权威的、亲和的、持久的特点。由此可见,教育子女是父母的终身“职业”,为孩子创设和睦融洽、乐观向上、和谐幸福的家庭环境,是家长义不容辞的责任。家长唯有“敬业”、“勤业”、“乐业”、“精业”、“履责”,方能培养孩子“做真人”,“求真知”。

3.秉持宽而不纵、爱而不溺、严而有慈的教养态度

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的关爱是不可或缺的,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爱,是一股巨大的精神力量,能在人身上树立起一切美好的东西”。但令人忧心的是在家庭教育中,不少家长因未把握好严和爱的尺度而陷入了形而上学“一点论”的泥潭,走向了两个极端:一是爱泛滥,无规矩,无原则,无底线。一些父母往往在这种“三无”的所谓的“爱”的名义下,包办代替本应由孩子所承担的责任,从而导致孩子责任意识淡薄,担当精神欠缺。二是严失度,无耐心,无恒心,无信心。一些父母在期盼子女“成龙成凤”的强烈愿望驱使下,迷信棍棒教育,这种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不仅会导致亲子关系紧张,而且也不利于培养孩子健全人格和良好品德。因此,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应努力把握好严和爱的尺度,坚持严爱相济的原则,以真正的、理性的爱润泽孩子成长,切忌将“严”和“爱”割裂和对立起来,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4.采取符合规律、科学合理、良好有效的教养方式

“庖丁解牛”和“拔苗助长”的寓言故事告诉我们,遵循客观规律是实践活动取得成功的基础和前提,是否遵循客观规律及遵循客观规律的程度,决定着实践活动能否取得积极成效及取得积极成效的程度。教育是一门科学,有其自身发展规律。这就要求家长要不断学习、探究并遵循教育规律,在家庭教育中采取符合规律、科学合理的教养方式。物质世界的统一性与多样性,告诉我们要从客观实际出发,引导孩子选择适合自己的人生发展道路。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要求我们坚持共性教育与个性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5.树立科学的育人观,处理好德育与智育,成人与成才的关系

著名教育专家冯恩洪说:“我们的教育要教会孩子什么?学会做人比学会做学问更重要,要引导孩子先学会做人,然后是做学问。”今天我们所倡导的“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正是在汲取我国传统道德教育资源精华基础上的创新和发展。“德者,才之帅也”,德在人的教育和成长过程中始终处于根本地位。但令人遗憾的是,時下在“读书做官论”思想的影响下,在“分数唯一”评价机制的导向下,在应试教育近乎残酷的竞争中,父母仅重视子女的学习成绩,与子女一起被“分数”绑架。家庭教育陷入了本末倒置,重智轻德,德智分离的误区。“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家长要树立科学的育人观,坚持德育为本,把培养孩子良好的做人习惯作为家庭教育的核心内容和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促进孩子德智协调发展。

猜你喜欢

家庭环境优化
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优化思考
民用建筑防烟排烟设计优化探讨
关于优化消防安全告知承诺的一些思考
一道优化题的几何解法
由“形”启“数”优化运算——以2021年解析几何高考题为例
论家庭对职校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
学前儿童社会化不足的家庭环境影响因素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性格及成长的影响
不幸的家庭,曲折的成长
家庭环境对高职高专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与辅导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