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心雕龙.辨骚》篇对屈原作品的评价观
2019-09-10季佳琦
季佳琦
摘要:《文心雕龙.辨骚》篇历来是“龙学”研究的热点之一。该篇引用多个围绕《离骚》 称“ 经”这个问题展开的汉代关于屈原及其评价的争论,并将屈原的作品与“经”进行对比,肯定了其虽“取熔《经》旨,亦自铸伟辞”这一特点,同时举出屈原作评加以论证,其中《卜居》与《渔夫》分别为“放言之至”、“独往之才”,不同于前文的刘勰对屈原其他 作评的评价,本篇将通过对这一现象的研究来论述辨骚篇对屈原作品的评价观。
关键词:辨骚 屈原 宗经 评价
刘勰对于屈原作品的评价观并非单一的宗经评价观,由辨骚篇我们可以看出刘勰真正要肯定的,不仅仅是经和屈原作品的同,更是屈原的作品与经相异以及发展的地方,可以说,他的着眼点不是异同 , 而在屈原作品于经之上的发展。所以,我认为,刘勰将《辨骚》同样列入“文之枢纽”,不全然是对其作出评价,更在于还原《离骚》应有的文学价值,对自己此前树立的宗经评价观进行补充完善,更为准确的传达自己的文学理论。
刘勰在文章中指出:“观其骨鲠所树,肌肤所附,虽取熔《经》旨,亦自铸伟辞。故《骚经》、《九章》,朗丽以哀志;《九歌》、《九辩》,绮靡以伤情;《远游》、《天问》,瑰诡而慧巧,《招魂》、《大招》,耀艳而采深华;《卜居》标放言之致,《渔父》寄独往之才。故能气往轹古,辞来切今,惊采绝艳,难与并能矣。”
他一阵见血的指出了屈原作品“虽取熔《经》旨,亦自铸伟辞”的特点,后文中对屈原作品作出的评价也都贴合这一特点,“朗丽以哀志”,郎丽为伟辞,哀志熔《经》旨;“绮靡以伤情”,绮靡为伟辞,伤情熔《经》旨;“瑰诡而慧巧”,瑰诡为伟辞,慧巧熔《经》旨;“耀艳而采深华”,耀艳为伟辞,采深华熔《经》旨。唯独《卜居》与《渔夫》分别为“放言之至”、“独往之才”,这不由让我们产生疑惑,为何《卜居》与《渔夫》的评价与众不同,《卜居》与《渔夫》的内容是“取熔《经》旨”还是“自铸伟辞”?它们是否体现刘勰评价观中发展这一着眼点?这两篇与其他篇目的差别在哪里?刘勰的评价观的标准又是什么?
《卜居》与《渔夫》都记录了屈原在人生道路上做出的重大抉择,显示了屈原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傲然风骨,作者本身也为文章内容的主体,同时这两篇的出处一直存在很大的争议,从其文体和文风来看,两篇作品非屈原所作。据战国后期的楚国历史文化背景和战国至汉初的文学发展状况推断,其作者另有其人,两篇应作于楚考烈王时代、出自楚国具有道家思想的隐士之手,而因王逸解题称“屈原之所作也”,且又得到朱熹、洪兴祖的肯定,即被视为屈原的重要楚辞作品。但这一点我们不予讨论,因为我们讨论的是屈原刘勰对于屈原作品的评价观,所以从刘勰的这篇文章出发,《卜居》与《渔夫》为屈原所著。
一.何为“放言之至”?
《卜居》全文以屈原问卜开篇,以詹尹“释策而谢”作为答语收尾,中间以连续的的对立设问的语句贯穿,作品表现了当时社会的黑暗腐败,反映了屈原的愤慨和不满,歌颂了他坚持真理、不愿同流合污的斗争精神。“放言之至”即说明這篇作品能够不受拘束,暢所欲言,天高任鸟飞,大大地抒发其不愿受凡尘俗世牵绊的心志。
屈原曰:“吾宁悃悃款款,朴以忠乎,将送往劳来,斯无穷乎?“宁诛锄草茅以力耕乎,将游大人以成名乎?宁正言不讳以危身乎,将从俗富贵以偷生乎?宁超然高举以保真乎,将哫訾栗斯,喔咿儒儿,以事妇人乎?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将突梯滑稽,如脂如韦,以洁楹乎? “宁昂昂若千里之驹乎,将泛泛若水中之凫,与波上下,偷以全吾躯乎?宁与骐骥亢轭乎,
将随驽马之迹乎?宁与黄鹄比翼乎,将与鸡鹜争食乎?
这几个连续的“宁 …乎”句式,其暗含的意思不外乎关于自己今后如何立身行世、如何取舍人生事务。但是很显然,屈原早就有了自己内心的答案,他不会与世俗同流,《卜居》并非真的问卜决疑,而是通过这一系列的发问,间接肯定了屈原自身的看法,表面上制造出一系列的矛盾与挣扎,其实更能凸显屈原对社会黑暗的唾弃与愤懑,更能凸显出屈原保持赤子 之心的决心,表达了对屈原品德的极高赞扬。
二.何为“独往之才”?
“独往之才”即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才情。《渔父》中的人物有两个--屈原和渔父。 全文采用对比的手法,同样通过问答,表现了屈原和渔夫两种对立的人生态度和截然不同的思想性格。
渔夫开篇一出现就询问了屈原的身份“: 子非三闾大夫与?”屈原曾任楚国的三闾大夫,
显然渔父认出了屈原,为了进一步攀谈,便用反问来表明自己认定了他的身份。第二问才是问话的重点所在:“何故至于斯?”落魄到这地步,由此一问,进而开始双方思想上的较量。根据原文我们得知屈原被流放的原因是“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即他自己与众不同,不卑不亢,不认命不妥协。由此引出渔父的进一步的发问,针对屈原的回答,渔父提出可以学习“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的灵活做法,同时试图以三个反问句启发屈原“淈泥扬波”、“哺糟歠酾”,走一条明哲保身,能伸能缩的道路,他认为屈原不必要“深思高举”,太过孤傲不羁,以致为自己招来流放的祸患。就全文而看,文章的情感似乎更偏向渔夫,渔夫更像一个心胸开阔的高人,其实《渔父》 的价值更在于相当准确地写出了屈原的思想性格,屈原并没有听从渔夫的建议,他的坚持与固执,在那样一个黑暗环境中,他明知道像渔夫一样可以让自己生活的更好,但他任不妥协,这种强烈的对比更凸显其“独往之才”。
三.屈原作品的笔法比较与刘勰评论
要知晓刘勰的评价观标准,我们需要找出它们的特点以及与屈原的其他作品的差异。
首先,这两篇出处不详,并不能符合屈原一贯的文风,文章主语都为屈原,从第三方角度目睹这场虚拟对话,“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屈原既放,三年不得复见。竭知尽忠而蔽障于谗。心烦虑乱,不知所从。”而其他篇目并不会从第三方角度来进行写作,其实结合屈原当时的境遇来说,这一点也说得通,这两篇以问答为主的作品表现出的困惑与迷茫,恰恰与他的内心世界相符合,饱受迫害的他内心必然是充满无尽的矛盾与挣扎,这些矛盾与挣扎是任何一个正常人在面对困境时都会产生的,而怎么将它释放出来则是每个人不同的选择。
同时,这两篇的写作形式与众不同:
1. 朕幼清以廉洁兮, 身服义而未昧。 主此盛德兮,
牵于俗而芜秽。
上无所考此盛德兮,
长离殃而愁苦。
(招魂节选)
2. 吉日兮辰良,穆将愉兮上皇; 抚长剑兮玉珥,璆锵鸣兮琳琅; 瑶席兮玉瑱,盍将把兮琼芳; 蕙肴蒸兮兰藉,奠桂酒兮椒浆; 扬枹兮拊鼓,疏缓节兮安歌; 陈竽瑟兮浩倡;……
灵偃蹇兮姣服,芳菲菲兮满堂; 五音纷兮繁会,君欣欣兮乐康。
(东皇太一,九歌节选)
3. 屈原既放,三年不得复见。竭知尽忠而蔽障于谗。心烦虑乱,不知所从。乃往见太卜郑詹尹曰:“余有所疑,愿因先生决之。”詹尹乃端策拂龟,曰:“君将何以教之?屈原曰:“吾宁悃悃款款,朴以忠乎,将送往劳来,斯无穷乎?(卜居节选)
4.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歠其醨?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复与言。 (渔夫节选)
如上例,招魂等篇字句的排列方式参差,更具有音韵美,《卜居》与《渔夫》而更偏向于散文文章,采用类似史传小说的笔法,对叙事主体做出评价,更凸显出屈原的人格特质。
其次,这两篇主要描述了屈原对人生道路的选择,表达了对屈原的赞扬,情感锁定在屈原本身这个个体身上,而《九歌》则寄托了忠君爱国与忧世爱国之情,歌颂了宗祖的功德与英雄业绩,《招魂》中呼唤楚国的君主魂魄,也包含了对君王,对国家真挚的情感,情感的范围更为广一些。
综上我们可知,文章风格与文章寄托的情感是《卜居》、《渔夫》与屈原其他篇章主要差别,也是导致刘勰对其评价不同的因素。我们也可以看出,《卜居》与《渔夫》符合了刘勰对“自铸伟辞”的评价,刘勰也是对其有褒奖之意,“放言之至”、“独往之才”也是屈原的作品超脱经而发展的部分,由此可见,刘勰评价观的基础并非完全在于"宗经",更多的是"为文"。
四.刘勰的评价标准
《辨骚》篇在指出了楚辞不同经典的“四异”之后,仍称其为“词赋之英杰”,我们就知道刘勰除“征圣” ,“宗经” 外另有标准。 面对南朝轻奢浮艳的文风,刘勰选择了儒家经典作为自己文论标准的根基,一方面儒家学说的教化功用能很好的缓解诗歌低俗化的倾向,达到自己“正末归本”的目的,另一方面儒学历史悠久,底蕴丰厚,影响力巨大,儒家经典无疑是最好的选择,但他知道,文学不是传播孔孟之道的工具,他有自己的一套评价标准,他只是扯了一块“宗经”的布料,裁剪出合适的衣裳,儒家五经之一的《诗经》符合刘勰对于作好文章的标准,他对文学作品的批评,关注点在于质与文、情与采、体与势、通与变、正与奇等范畴,并不在乎是否符合儒家经文,他希望人们学习的是圣人“文质合一”的文章,并不意图让人们成为卫道士,所以刘勰所持的是一个开放而开明的文学评价观也,而《离骚》中屈原个性与情感的彰显让他敏锐的看到了《离骚》与《诗经》的不同,让他意识到“情”这一因素的重要性,也完善了他的文学评价标准。
参考书目
[ 1]毕万忱, 李淼.文心雕龙论稿[ M] .济南:齐鲁书社, 1985.
[ 2]韩泉欣.《文心雕龍· 辨骚》读解刍议[ M] .文心雕龙研究:第 6 辑.北京:学苑出版社, 2005.
[ 3]石家宜.《文心雕龙》系统观[ M] .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 2001.
[ 4]卢盛江.《文心雕龙· 辨骚》辨析[ M].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 7 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2.
[ 5]牟世金.文心雕龙研究 [ 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5.
[ 6]张志岳.《文心雕龙· 辨骚篇》发微[ M] .文心雕龙研究论文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0.
[ 7]马宏山.《文心雕龙.辨骚》质疑[ J].文哲史,1979(1):3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