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初中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2019-09-10陈君
陈君
摘 要:在现代化的教育背景下,社会对综合性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强烈,我国也提出了很多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措施和教育手段,其中以核心素养的培养为教学的核心目标。语文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四个方面: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时,教师还应把握恰当的教学策略,以加强学生对核心素养的关注,并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接受核心素养对自己在语文方面发展的价值。本文主要研究初中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 核心素养 培养策略
核心素养是学生未来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必备技能,在语文教学中逐渐地向学生渗透核心素养,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思想,开阔学生的视野,还能使学生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是传统的语文教学所无法实现的。核心素养的培养其实也是蕴含在教学过程中的,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学生在掌握文本内容以及基础知识技能的同时,形成核心素养是语文教学的目标。对此,本文提出了四种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策略,分别为:创设情境,构建交流语境;设计问题,培养学生思维;借助想象,促进学生创新;课堂引申,培养正确价值观。下文将一一展开阐述。
一、创设情境,构建交流语境
不同的语境所说的话和说话的方式都是不同的,比如:当你询问别人年龄时,如果用你几岁了,说明对方还很年轻,而当你用“你几岁了?”来询问老人时就显得很不适合了,应该用“您多大年纪了?”或“您高寿呀?”这才符合人物的特征和当时的语境。语文是充满情感的,文学作品都存在一定的写作背景和发生场景,在语文授课的过程中,如果仅凭教师的语言叙述,学生是无法真正体会作者当时的心境的。对此,教师需要根据教学目标,创设与教学内容相符的情境,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切实地去感受作者当时的心情和想法,这样能够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文章的深意,并提升语言建构能力。
二、设计问题,培养学生思维
传统的语文课堂习惯平铺直叙地授课,不给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究的时间,这种授课方式严重地阻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不利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在语文课堂上,教师一定要注重师生互动,并以设疑的方式,引发学生思考,鼓励学生发言,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样才能使学生始终紧跟教师的教学思路,并使学生在思考中获得更多启发。比如:《桃花源记》是一篇文言文,相对于现代文来说比较枯燥,也比较难得,所以,为了使学生能够一直投入在学习当中,笔者要求学生一边听讲,一边回答问题,即:1.文章按照一个怎样的流程进行描写的?2.桃花源是真实存在的吗?从文章中哪些描写可以看出来?3.作者在文章中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4.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正处于怎样的境地?......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会一直处于思考和解决问题当中,这样不仅有助于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还能有效地促进师生互动,营造良好的教学范围,对于提升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有积极地作用。
三、借助想象,促进学生创新
文学本就是基于想象的基础而发展起来的,除了人物传记之外,小说、戏剧、寓言等体裁都是在現实的基础上,通过作者的想象加工而完成的作品。另外,素质教育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基于以上两点,更加确定了教师在语文授课中为学生提供想象空间的重要性。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篇阅读在作者表达情感之余,都会留给读者自主思考和想象的空间,这时教师一定要为学生提供想象的机会,以促进学生在想象的同时进一步拓展学习内容、提升创新能力。比如:在《皇帝的新装》授课结束后,笔者要求学生分角色朗读精彩片段,体会文章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对人物刻画的妙处,然后再谈一谈假如“你”在游行现场,“你”会怎么做?通过这样的方式,既能够使学生更深入的理解文本内容和思想,又能使学生结合文本表达自己的感悟,是培养学生情感态度,拓展文本内容的有效途径。
四、课堂引申,培养正确价值观
素质教育德育为先,每个学科的教师都承担着对学生德育的教学任务,语文更是义不容辞。我们知道,语文学习的是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其中蕴含着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文本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并通过有效地教学方式向学生渗透正确的价值观,以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和文学素养。
综上所述,初中是一个承上启下的阶段,在初中时期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能够有效地为学生的高中语文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语文教师应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并针对此设计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树立自主学习的观念,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形成较高的语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姚石.聚焦核心素养,提高教学质量——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华夏教师,2019.
[2]李兴龙.初中语文课堂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学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