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国时期大学生暑期农村服务团活动 及其对当今大学生暑期“三下乡”活动的启示

2019-09-10黄孝波

青年生活 2019年35期
关键词:三下乡社会实践大学生

黄孝波

摘要:为在农村开展新生活运动,国民政府和社会舆论大力倡导大学生利用暑期组织农村服务团下乡服务,以引导农民践行新生活。服务团在服务过程中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开展抗日救亡宣传和农村社会调查,取得了一定成绩。这对当今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也具有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暑期;大学生;农村服务;社会实践

民国时期大学生暑期农村服务团勇于承担时代赋予自己的使命,利用暑期深入农村,开展教育、抗战、调查等方面的活动,对当代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具有一定的借鑒意义。

一、大学生暑期农村服务团的缘起

(一)新生活运动在农村推广的需要。民国时期的农村在帝国主义、官僚主义、土豪劣绅、兵匪以及自然灾害的侵袭下,农村社会危机严峻,严重影响了国家的安定。为解决社会积贫积弱问题,1934年国民政府在南昌发起新生活运动。新生活运动的拥护者认为倡导国民实行新生活,养成整齐、清洁、勤劳、朴素的社会风气,恢复礼、义、廉、耻之固有精神是救亡图存,解决农村问题的根本方法,指出“今日欲振国力,必自复兴农村始,欲复兴农村,必自实行新生活始。”[1](P52~53)

而要在农村推行新生活运动,蒋介石认为“必须要由一班人以身作则的来做‘发聩振聋’的领导工作,这种领导群众的事业,是一班青年人,尤其是一般青年学生的重大使命。这样重大的责任,青年们是义不容辞而且是无可推诿的工作。”[2](P44)蒋介石的讲话意味着国民政府将青年大学生视为推动新生活运动,改良农村社会风气的重要力量。

(二)政府自上而下的推动。新生活运动促进总会是大学生暑期农村服务团活动的主要推动者。新运总会先后颁布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为大学生暑期农村服务提供指导。1936年新运总会颁布了《暑期农村服务团简章》,要求各校积极组织下乡服务的志愿者。[3](P232)同时编订了《暑期农村服务手册》,“俾学生于工作时,有所依据,以便推行。”[4](P50)1937年,新运总会又拟定了《大学生暑期农村服务工作计划》,规定参与农村服务的大学生“凡乘火车者,单程以七五折计算,来回以对折计算,招商局轮船均以对折优待。”[5](P4)

在新运总会的推动和指导下,各高校纷纷成立暑期农村服务团,组织学生下乡服务。如复旦大学、四川大学、云南大学、大夏大学等校均成立了暑期农村服务团下乡服务。

(三)社会对大学生的呼吁

1936年新运总会发起大学生暑期农村服务团立即得到了社会舆论的响应和支持。新运总会会刊《新运导报》发表了大量文章阐述大学生暑期到农村服务的意义,指出“青年学生是国家的柱石,是领导群众的先锋队”,倡导大学生能“本着脚踏实地的精神,利用暑假的余暇,先到农村去考察,去体验,去‘勤求民隐’,去‘以身作则’,去做这种民族复兴的有效救国工作。”[6](P86~87)

此外,《独立评论》、《申报》、《益世报》、《青年月刊》等刊物亦呼吁大学生们“把爱护国家,爱护民族的壮志,发挥到农村中去,把所怀的才干、学术施放到农民大众里边去。”[7](P7)在社会舆论看来,大学生群体是新生活运动的先锋队,认为“新生活运动首先应该由大学生去实行,去彻底地实行,以为全国民众的模范。”[8](P83~91)

二、大学生暑期农村服务团的主要活动

(一)普及科学文化知识。举办识字班、民众学校、夏令儿童会则是大学生暑期服务团开展社会教育的主要形式。四川大学、复旦大学等校服务团都举办了类似的识字教育活动,特别是“夏令营民众学校,各服务员组织此类学校,从事工作者约百分之六十,入学民众,平均每校,亦在三十五人以上。”[9](P60)此类识字教育活动受到了民众的欢迎,“他们都求学心切,恨不能要求我们永久教他们书。短短地暑期学校,太不够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望了。”[10](P26)

除此之外,大学生暑期农村服务团还提供农事指导服务,普及农业生产知识。新运总会在《学生暑期农村服务手册》介绍了改善良种、驱除病虫害等相关知识。[11](P12~13)各校服务团大多设立了农事指导会等机构负责农事指导和宣传工作。如大夏大学服务团农事指导会,大力宣传种子改良、植物病虫害预防等相关知识,因而受到农民的欢迎和认可。[12](P58)

(二)开展抗日救亡宣传。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在乡村开展抗日宣传成为大学生暑期农村服务的主要内容。在新运总会的号召下,各校学生农村服务团在农村广泛开展抗日救亡宣传活动。

各校服务团在农村的抗日宣传活动形式多样,包括宣言、标语、壁报、漫画、歌咏、演讲、街头剧等等,取得了良好反响。据统计,四川大学学生服务团街头演讲共15次,每次听众平均400人,共计街头演讲听众约6000人;扩大宣传与巡回宣传共10次,每次观众平均2000,共计约20000人;通俗讲演所讲演共7次,每次听讲人数平均约600人,共计约4200人;向壮丁讲话共5次,听讲壮丁每次约300人,共计1500人,总计约31700人。[12](P35~36)

(三)组织农村社会调查。开展农村社会调查是大学生暑期农村服务的重要内容。各校服务团调查的事项主要有农村教育、农村家庭经济、农民生活状况、公共卫生等,调查内容十分广泛。四川大学服务团调查内容涵盖眉山县教育经费、各级各种教育机关及其人数、各级各种教育人员资格、经验、培训情况、儿童失学原因及数量等。[13](P40)复旦大学服务团调查包括区内各乡镇的分布状况、交通情形,社会经济情形、农民生活状况、民众教育程度、公共卫生情形以及农家人口、农家收入、农家支出、农家借贷及储蓄、农家资本、农家卫生及娱乐生活等内容。[10](P94~108)

三、民国时期大学生暑期农村服务活动对“三下乡”活动的启示

(一)大学生暑期“三下乡”活动应迎合时代需要。国民政府发动新生活运动企图改变民众自私、怯懦、纷乱的习性,养成团结、忠勇的民族精神,从而达到救亡图存的目的。但在旧社会“大多数人饭都没得吃,哪里顾得到清洁和礼貌。”[14]8因此尽管政府大力提倡新生活运动,但无法解决民众最基本的生计问题,大学生暑期农村服务团活动也难以为继。当今,党和政府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视为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党的十八大后,我国扶贫工作进入攻坚阶段,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应紧随时代潮流,紧密贴合当前精准扶贫战略,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添砖加瓦。

(二)大学生暑期“三下乡”活动应切合农村、农民的现实需要。民国时期的大学生暑期服务团因言语隔阂、乡土风俗民情等原因,时常引起当地民众的反感。成都五大学基督徒服务团在合川服务时,因壁报内容批评合川民众不良风俗习惯,而激起了当地人士的不满,两期壁报均被撕毁。四川大学服务团也同样面临类似问题,团员也因此“大有巧妇难作无米之炊之叹。”[13](P78)当前,国家大力实施精准扶贫战略,大学生 暑期“三下乡”活动应当贴近农村农民的实际需要,创新“三下乡”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做到精准扶贫。

(三)大学生暑期“三下乡”活动应符合大学生自身发展需要。民国时期大学生暑期农村服务团不仅改进了农民生活,唤起农民对于国家和民族的观念同时学生也得到很多服务社会的经验,锤炼了思想意志。当前,大学生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不仅要结合精准扶贫战略,更应当提高思想认识,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专业优势和特长,根据所学专业进行相应的实践帮扶工作。同时,不仅要将所学知识传授给农民,更要在服务中得到锻炼,为将来服务社会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周钟岳.新生活与农村社会[J].云南教育,1937,3(5/6).

[2] 蒋中正.暑期对于救国最重要的工作是什么[J].中央周报,1937,(472).

[3] 大学生利用暑期服务农村[J].浙江教育,1937,2(6).

[4] 暑期农村服务之筹划[J].新运月刊,1936,(36).

[5] 新运总会拟定大学生暑期农村服务工作计划[J].中央周报,(472).

[6] 学生暑期服务农村[J].新运导报,1937,(9).

[7] 高显鉴.暑期农村服务的意义[J].现代读物,1938,3(9).

[8] 林众可.新生活运动与大学生[J],大上海教育,1934,1(8/9).

[9] 整理農村服务工作成绩报告[J].新运导报,1937,(11).

[10] 复旦大学学生暑期农村服务团工作报告[M].暑期农村服务报告,1938.

[11] 农事指导纲要[J].学生暑期农村服务手册,1938.

[12] 成都五大学基督徒学生暑期农村服务团组织系统及工作计划书[J].新运导报,1937,(19).

[13] 国立四川大学学生暑期农村服务团报告[M].暑期学生农村服务报告,1938.

[14] 王衍康.新生活运动与乡村运动.锄声,1934.1(3).

猜你喜欢

三下乡社会实践大学生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家电使用及维修现状调研分析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展翅计划”与“三下乡”的比较与探讨
论学生党员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持续性
自我教育活动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
结合“室内检测与控制技术”专业教育浅谈高职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对高校思政课教师暑期社会实践的探索与思考
医学研究生社会实践模式建立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