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以初中生物学科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

2019-09-10邹光宁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19年36期
关键词:生命意识初中生物培养策略

邹光宁

摘  要:生命科学是初中生物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让学生学会尊重、热爱生命,通过生命意识的培养,来塑造学生正确的世界观,让学生构建完整的生物知识体系,促进学生生物核心素养的提升。本文将对初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生命意识的策略做出分析。

关键词:初中生物;生命意识;培养策略

自然界中的每个自然体都有其存在的独特意义,每个生命个体的成长都经历了无数岁月的洗练和打磨,它们成长过程的背后,不仅蕴含着丰富的生物学知识,也包含着生命体在自然界的独特意义。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不仅可以让学生树立珍惜生命的观念,也能够让学生明白每个生命个体给自然界带来的影响,能够潜移默化地培养塑造学生完整的世界观,对学生爱护环境、保护动物的意识培养也有着一定的催化作用。

一、生命意识的培養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有助于学生理解生命的起源

学生在成长过程当中,一直都会有一个萦绕在心中的疑问:“我是从哪里来?”很多父母在解答这一问题的时候,都是开玩笑地说:“你是爸爸妈妈捡来的。”这些回答让学生从小就对生命繁衍循环的概念缺乏了解,没有生命意识。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学习到了人的繁衍、动物的繁衍、植物的繁衍,能够从科学的角度理解到生命个体背后的科学意义,了解生命的起源,树立起生命意识,对于学生学习生物,建立科学的思维方式,有着积极的帮助。

(二)培养学生珍惜生命的意识

初中生缺乏基本的是非观念,仍处于认知世界的阶段,对生命缺乏重视,生活中会蹂躏小动物、践踏草坪、毁坏花草,这种不良行为的根源是因为学生生命意识的缺乏,认为自然界中,除了人类以外,其他不会用人类语言交流的物种,都不具有生命特征,把其当成玩物,对生命不够尊重。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可以让学生明白自然界的每一个物种,都和人类一样,经历着成长和蜕变,是维护自然界生物稳定的重要一环,有其存在的独特价值,教导学生珍惜每一个生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二、初中生物教学中关于学生生命意识的培养策略

(一)优化生命意识的培养课程

初中生物教学中对生命意识的培养,教师要做的,首先是从课程的设计方面进行改编,以生命意识为教学重点来进行课程的开展。在生物教学中,明确教学目标,优化教学内容,实现生命意识培养和教学宗旨的内在统一,将教学内容围绕生命意识的培养进行设计。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在学习当中了解生命个体的存在意义,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

例如在学习《绿色植物》这节课的时候,教师除了植物的结构和一些生存方式的讲解,应当也对不同生物的不同生长环境以及成长过程做出教学,必要的时候,可以采用多媒体让学生利用视频观察植物的成长,让学生明白自己看到的每一棵植物,都是经历了无数自然界的洗练,才能够茁壮地成长,让学生建立起生命意识,并表述绿色植物在自然界中的重要作用,加深学生对于个体生命的认识,从而激发学生的生命意识。

(二)生命科学探究融入生命意识教育

生物学科的教学不仅可以从书本知识上进行开展,也可以建立在一些实验探究上,来深化教学成果。教师可以用一些生命体作为实验的对象,让学生观察特点,记录整理观察过程,最后进行总结反思,通过对一些生命体的观察,去理解生命体背后潜在的生物知识,树立学生的生命意识,也能够通过这样的探究,强化学生的生物探究能力。

教师可以选取一种植物作为观察对象,在教室中进行培养,让学生通过长期观察来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以沙蒿为例,学生在长期的观察和实验中发现,沙蒿对于水的需求不高,生命力顽强,有着极强的耐受力。学生在观察得出结论后,教师要对其进行引导,告诉学生,因为沙蒿生长于沙漠,对于干旱环境有着有良好的的适应能力,根系长度是地面裸露植被长度的数倍,在恶劣环境的影响下,沙蒿逐渐地完成进化,形成了现在的特点。通过这一现象,教师可以深入教学,进而将知识进行延伸到人的生长,引出“物竞天择,事业生存”的科学观念,让学生明白每一个生命个体都来之不易,都是经过大自然的优胜劣汰和无数洗礼后,才有了今天的生态生物链,让学生树立起生命意识。

(三)通过多媒体教学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的态度

生命意识的培养,最终导向是让学生热爱生物学习,珍视自然界中的生命,对生命体的认识加深,培养学生热爱生命、尊重生命的观念。教师可以通过一些科学短片或者纪录片,来激发学生对情感、生活这一认识,让学生的生命意识观念加强,有助于生命教育的渗透。

教师可以播放一些关于物种起源、发展、灭绝的纪录片,例如《物种起源》讲述了历史长河中人类的发展历史和生长过程;《候鸟迁徙》讲述了候鸟每年为了生存繁衍不停奔波的过程;《海豚湾》讲述了海豚被猎杀背后的故事。这些纪录片中充满了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通过多媒体教学能够实施感化教学,激发学生对于生命的情感,有助于生命意识教学的渗透,让学生进一步地尊重生命,热爱生命。

结束语:综上所述,初中生物生命意识的培养,能够深化学生对自然界的认识,建立良好的世界观,培养学生尊重、热爱生命的思想。对学生学习生物、感悟生物、升华理解有着积极的推动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元霞.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实践分析[J].新课程·中旬,2019,(7):15.

[2]金勇.浅议生命教育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的有效渗透[J].考试周刊,2019,(56):172.

猜你喜欢

生命意识初中生物培养策略
沈从文笔下底层人物的生命意识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
《老人与海》与《活着》的生命意识比较
浅议小学语文课堂生命意识的培养
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合作能力培养初探
参与式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程理念下生物课堂教学艺术的“变”与“通”
初中生物学案编写的一些心得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