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000MW燃煤机组原煤斗堵煤问题分析及改造

2019-09-10杨喜山

科学导报·科学工程与电力 2019年31期
关键词:节能

【摘 要】针对华能沁北电厂三期1000MW机组运行中原煤斗堵煤、断煤现象频繁发生,综合考虑原煤斗结构、煤质等因素,对堵煤原因进行分析,并将原煤斗改造为双曲线形一体化原煤斗,有效解决了原煤斗堵煤、断煤问题,降低制粉系统单台电耗,为机组节能工作做出了贡献。

【关键词】堵煤;断煤;原因分析;双曲线形一体化原煤斗;节能;

1 设备概述

华能沁北电厂三期为2X1000MW超超临界燃煤机组,所配备的直流锅炉采用直吹式中速磨煤机制粉系统。燃煤通过煤场斗轮机取煤后,经皮带输送到原煤斗中,再经给煤机输送到中速磨煤机中,磨出后的煤粉由一次风直接吹入炉膛燃烧。每台锅炉各配备6个原煤斗,原煤斗由碳钢板内衬不锈钢板拼接组成,采用传统圆形截面锥形原煤斗,煤斗下方安装电动单向插板门用以隔绝,出口下料至给煤机皮带上。

2 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2.1 存在问题

运行中原煤斗频繁出现内壁挂煤、下部出口段堵煤,尤其雨雪天氣煤湿度大,堵煤、断煤频繁,给锅炉燃烧和机组负荷的稳定造成严重的干扰。堵煤后轻则影响锅炉燃烧,制约锅炉系统经济性、环保指标;重则会导致锅炉运行参数波动,机组出力降低,无法跟踪调度负荷曲线,出现多台原煤斗断煤的极端情况会导致锅炉灭火,机组非计划停运。[1]

2.2 原因分析

(1)原煤斗结构设计不合理。原始安装的原煤斗整体呈锥形结构,上口大,下口小,原煤愈向下流动,面积愈小,对原煤颗粒形成挤压,在原煤含水量比较大的情况下,煤的团聚性很强,煤粒与煤粒之间相互粘结,形成的物理尺寸就会很大。当煤颗粒的物理尺寸与出料口的直径尺寸的比值达到一定的比值时,即堵塞临界值时,堵煤、蓬煤就会发生。

(2)原煤斗配装的插板门结构设计不合理。原煤斗配装电动插板门用于隔断,其轨道、轨道槽、边槽由于结构上存在不足,内部有存煤空间,其行程长,在四个边角位置形成死角,易造成壁体粘煤,进而使落煤管通径变小,下煤不畅。

(3)原煤斗空气炮的设计及配装不合理。原始配装的空气炮在面对煤质湿度大,原煤仓挂壁的情况下,启动工作后起到的却是相反的作用,它将原本堵塞的原煤,打的更紧实,造成堵煤问题的加重。

3 改造措施

3.1 改造原理

经研究及借鉴其他厂的改造经验,将现有原煤斗改造为双曲线形一体化原煤斗。双曲线型煤斗随着煤向出口的流动,斗壁的倾角加大,促使煤沿壁面流动的重力分力逐渐变大,重力在对壁面的挤压力分力逐渐变小,与锥形煤斗相比,其等效流动动力随煤的流动下降较慢,因此双曲线型煤斗不易堵煤。同步改空气炮为气锤,靠气缸驱动产生猛烈的敲击力,可以及时有效的消除或缓解堵煤、挂壁的问题。降低给煤机入口门高度,拉长易堵煤段的长度,减少堵煤的发生。改原有电动插板门为双向液动插板门,可以安全有效的解决给煤机上隔断门频繁卡涩故障的问题。

3.2 改造方案

(1)将给煤机入口上方部分原煤斗拆除(包括空气炮、插板门等),将其改为不锈钢材质的双曲线形原煤斗。

(2)将原电动插板门更换为双向液压插板门。

(3)将原膨胀节更换为插入式不锈钢密封膨胀节。

(4)在改造后的原煤斗外部加装8套仓壁振打气锤和自动过滤排水装置。

(5)安装1套断煤信号采集装置。

(6)给煤机入口煤流整形装置优化改造。

(7)在煤斗适当位置设置人孔门及观察孔。

3.3、设备运行及调试

该改造项目中,给煤机上插板门的操作是与电气、热工共同调试完毕,交付电厂运行操作人员在集控室盘上操作验收。接入系统后与原来的插板门操作方式一致。气锤调试情况如下:

3.1 给配电控制箱送电,电源指示灯亮,当转换开关拨至运行档位时,运行开关打到手动位置时,下部气锤开始工作3次,然后中部气锤和下部互相击打3次,最后下、中,上气锤循序击打工作,一次程序总时间为120秒。如需重复操作,可手动再次重启程序。转换开关拨至停止位置时,控制箱停止工作。

3.2 控制箱内设有三路开关,分别控制下部气锤、中部气锤和上部气锤。

3.3 当转换开关打到自动档位时,通过断煤信号采集装置发送的信号起动和停止工作。

3.4 当需要疏通装置连续工作时,转换开关拨至手动位置,疏通装置连续工作;手动工作结束,应将转换开关拨至自动位置,疏通装置处于备用工作状态,恢复自动工作。

3.5 控制箱设有调试及运行转换开关,当需要调试气锤时,转换开关拨至调试档位,按一下上锤调试按钮或下锤调试按钮,气锤开始动作,松开按钮气锤停止。

4 改造效果

1.项目实施后主要技术指标、经济效益

改造后,机组因磨煤机断煤紧急投油稳燃次数大幅度降低,节约了助燃用油;减少了因磨煤机断煤产生的机组负荷调整频次;磨煤机运行过程中给煤量保证了连续性,避免了因为断煤导致的磨煤机强烈震动后设备故障,保障了机组的经济运行。据统计,2018年三期机组因断煤稳燃耗油120吨左右,按照燃油价格8000.00元/吨计算,三期机组2018年因断煤消耗助燃油造成经济损失96万元。加上燃烧不稳造成飞灰含碳量升高,合计经济损失近300万元,改造后两年左右即可收回成本。

2.项目实施后设备可靠性提升情况

改造前,原煤斗断煤频繁,制粉系统运行不稳,进而造成锅炉燃烧状况差,环保指标控制困难。改造后,有效减少了锅炉制粉系统断煤的发生,保证了炉膛燃烧的稳定性,有利于配煤掺烧工作,有利于环保参数的控制。

5 结语

改造后的双曲线防堵清堵原煤斗,能够有效解决原煤斗堵煤、断煤问题,大大提高制粉系统设备可靠性,提高制粉系统有效利用时间。保证机组按调度负荷曲线稳定发电,节约大量助燃用油,且有利于超低排放环保指标的有效控制。制粉系统稳定运行支撑锅炉稳定燃烧,有效降低飞灰含碳量,提高锅炉经济性。为1000MW机组安全、环保、节能工作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刘小川,邱代林.燃煤火力发电厂原煤斗堵煤问题的分析及对策.[J]能源与节能2013(12):65-66

[2] 赵东楼,原煤仓原煤斗疏通及改造.安徽淮北康迪纳电力科技有限公司设备说明书.

作者简介:

杨喜山(1979-),男,河南洛阳,本科,工程师,华能沁北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河南省济源市五龙口镇,研究方向:电厂大型锅炉辅机节能优化。

(作者单位:华能沁北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猜你喜欢

节能
拓展节能档案数字化利用的探索
公路交通运输节能降耗经济分析研究
浅析暖通设计的问题
船舶动力节能减排技术分析
变电站照明节能改造的趋势
暖通空调的恒温恒湿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