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杜甫的《又呈吴郎》

2019-09-10

文萃报·周二版 2019年37期
关键词:夔州枣子草堂

杜甫有个晚辈姻亲叫吴南卿,在州府做参谋,杜甫称他为吴郎。有一年秋天,吴郎要在夔州住一段时间,杜甫就决定把夔州的瀼西草堂借给他住,自己则搬去邻近白帝城的茅屋,并以诗代信给吴郎留了一首《简吴郎司法》的信诗,诗的题目中“简”字是书信的意思。

瀼西草堂的门前有许多枣树,周围住着一些穷人。以往每到枣子成熟的季节,穷人都会前来打枣,杜甫从来不干涉。但是,吴郎住在草堂以后,就在草堂周围圈上篱笆,不让穷人来打枣。穷人本就十分落魄,又见吴郎插上篱笆,便跑去向杜甫诉苦说吳郎不可怜穷人,若不是因为常年战乱,他们也不至于穷到打枣子充饥的地步。

杜甫觉得吴郎插篱笆的做法的确不近人情,便决定给吴郎写封信,劝告吴郎。而这次杜甫信的题目却没有写成“又简吴郎”,而是写成了“又呈吴郎”:“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吴郎本是杜甫的晩辈,理当用“简”,而杜甫却用了平辈和上级之间的“呈”字,整封题作写得很是委婉动情,不见半句对吴郎的指责,而是用自己对穷人的怜悯理解之心感化吴郎。当吴郎看到杜甫的信时,意识到自己的确太小气了,当即拆了草堂门前的篱笆,并亲切的邀请邻居们前来打枣。

(摘自《做人与处世》)

猜你喜欢

夔州枣子草堂
小刺猬送枣子
树上的枣子有多少
夔州精神与杜诗本色
草堂旧事
草堂诗歌奖在杜甫草堂颁奖
杜甫咏诸葛亮诗略论
唐五代时期夔州军事初探
巧算枣子
薪草堂由来
秋风起,枣子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