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优秀班主任素质结构
2019-09-10钟其业
钟其业
摘要:小學生正处于身心发育的初级阶段,自理能力较差,教师除了教授学生必要的基础知识外,还应当开展生活技能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班主任作为学生校园学习和生活的全权负责人,应当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主动加强与学生的情感沟通,帮助学生健康、快乐成长。文章首先分析了小学优秀班主任素质结构的特点,随后对小学优秀班主任应具备的素质结构进行了简单分析。
关键词:小学;优秀班主任;素质结构
引言:我国《教育法》中将教师应具备的素质结构概括为“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两方面,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觉悟和职业道德修养,进而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小学班主任与其他教师相比,承担着更多的工作责任和家长的殷切期望。因此,小学优秀班主任应当具有丰富的教育情感和人格魅力,将全部工作精力投入到班级管理中去,引导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一、小学优秀班主任素质结构的特点
1、出色的人际交往能力
作为小学班主任,需要具备灵活的人际交往能力,与各方面的群体维持良好关系,以确保班级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例如,小学班主任一方面需要根据上级领导的工作指示,制定好本学期的教学工作计划,另一方面还要及时处理班级内部事务,并定期与家长进行交流,向家长反映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情况。除此之外,班主任还要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与学生进行谈心,了解他们在学习和生活方面遇到的困难或问题等。因此,能否灵活处理各方面的人际关系,成为衡量小学优秀班主任素质结构的重要标准之一。
2、良好的团队管理能力
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动、纪律性差的特点,这也是许多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时最为头疼的问题之一。例如组织一次博物馆参观活动,在活动之前班主任明确说明不许大声喧哗,要遵守纪律。但是在活动开始后,仍然有部分学生相互吵闹,甚至在博物馆内追逐嬉戏,脱离班级队伍。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管理者,应当辩证看待小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心理特征,并且从学生角度出发,科学进行班级活动的组织与设计,充分发挥班干部在学生纪律维护中的作用,一来能够帮助班主任减轻部分工作压力,二来也能够提高班级管理效率。
3、积极进行工作经验总结
优秀班主任素质结构的养成,应当是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即不断的进行自我反思,从以往的工作中汲取经验教训,进而实现未来班级管理工作的优化。随着教学活动的不断开展,班主任不可避免的会遇到许多棘手的问题,导致问题处理结果不尽人意。通过事后反思或是与其他班主任进行工作经验交流,找出自身在班级管理中存在的缺陷,避免在今后的班级管理中出现类似的问题。总体来看,小学优秀班主任素质结构的养成,是一个螺旋上升、不断前进的过程,班主任只有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班主任。
二、小学班主任应具备的素质结构
1、小学班主任应有顽强的教育意志
教学目标的实现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累积过程,尤其是对于组织性和纪律性较差的小学生来说,教育管理目标的实现更不可能一蹴而就。班主任应当准确把握学生的成长规律,科学制定班级管理和教育目标。由于不同学生之间在性格、兴趣、家庭教育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因此班级管理难度较大,这就需要教师具备坚韧性和意志力,用情感去引导和感化学生,避免出现粗暴管理现象。
2、小学班主任应有完善的智力结构
我国著名的心理学教授林志鼎认为:“人的智力,即人们应用知识技能的能力。”智力不是单一的心理特征,而是综合心理特征,包括人的思维能力、记忆力、想像力、观察力、注意力等诸多因素。
(1)独立灵活的能力。小学班主任的思维能力是指对感性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揭示本质和规律的能力。由于小学班主任工作的复杂性和创造性,这种工作的性质决定其必须有独特的批判精神。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处理观察结果,选用正确的教育对策,才能既博采众长又不盲目模仿,做到“善求仙方,不为药误”,形成自己的教育风格。
(2)创造性的想像力。小学班主任创造性的想像力指运用求异思维创造新的方法,求得新的成果的能力。在对学生发展的期待上,在教育活动的设计上,以及实现教育结果措施上独辟蹊径,大胆选择适合班级和学生的教育方式,使班级富于吸引力,效果会更好。
结语:班主任作为教师队伍中的特殊群体,不仅要完成日常的教学工作任务,还要负责与学生及其家长进行沟通和交流。班主任素质是否优秀,工作能力是否出众,直接决定了教育教学质量。因此,学校管理人员应当为班主任各项工作的开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例如配合班主任完成家访,或是为班主任提供进修机会等,确保班主任整体素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韩美秀,魏光学,刘海波.小学班主任专业化现状及促进发展的对策研究——以成都市锦江区为例[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3(07):164-165.
[2] 陈向阳,王增荣.优秀班主任素质现状分析——广西中小学百名优秀班主任素质现状调查报告[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4(17):13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