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暴力沟通
2019-09-10张静静
张静静
案例背景:
作为班主任,我们时常为无法和孩子沟通而感觉到烦恼,也时常觉得与孩子的沟通是无效的。殊不知,有时候我们的语言是暴力的。说教或言语上的否定、指责、嘲笑,以及任意打断,拒不回应,随意出口的评价和结论,等给我们带来的精神和情感上的创伤,甚至比肉体的伤害更加令人痛苦。这些无心或有意的伤害,让老师与学生变得冷漠,隔阂甚至敌视,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语言暴力。而与这种沟通方式相反的,有效的沟通方式,便是非暴力沟通。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歇尔卢森堡博士提出了非暴力沟通这一沟通新模式。这种沟通方式被称为“爱的语言”。这一模式,有四要素: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理解并运用好这四要素,能帮助我们找到与学生友好交流,愉快沟通的方法,在师生之间架起爱与尊重的桥梁,使师生情意相通,和谐相处。
案例描述:
一、 总也排不好的队
一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好奇心特别强,自制力也特别的弱,尤其是一年级的学生。一年级学生,刚入学时,训练学生排队是一件让我十分烦恼的事。看似简单的排队,总有人排不齐。排队时速度非常慢,好不容易排队了,还东张西望。因此在排队时,我总是会一个一个的提醒学生,“排队时不要东张西望”“手也不要动来动去的”“还没有排队的人,抓紧时间排队”“小嘴巴闭紧,不要说话”“跟上前面的同学,保持距离”。尽管我在旁边不停的提醒,可是排的队伍还是不太令人满意,而我也因为不断的提醒感到精疲力尽。学习了非暴力沟通之后,我先观察学生的表现,学生在排队时,总是会做其他的事情,即使我说快点,他们仍會把手上的东西收拾好再出来,排队的时候,我说“别东张西望”学生还是会到处看,我说手别乱动,他们的反应让我感到非常的沮丧,我没能和他们建立起良好的沟通,我静下心来想一想,我的需求是什么?我希望,排队的时候,同学们的小眼睛能够朝前看,双手能够放好,因此我发出了我的请求,“排队时立刻放下手中的东西去排队”“眼睛要一直盯着前面同学的后脑勺”“双手要紧紧的贴着裤缝”,当我发出这些请求时,我的指向更加明确,我也正面表达了我的需求,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的路队有了明显的改观。
二、 我的勺子丢了
有一天中午吃饭的时候,班级的一个女生一直在哭。怎么也不肯吃饭,其她同学劝说无效后告诉我。她没有带勺子,别人吃完了把勺子借给她,她也不肯吃了。我让这个女生到我这边来,我想好好的安慰她,让她吃饭。可这个平时非常懂事而且乖巧的女生,坐在我对面一动不动,不肯过来。于是我走过去对她说:“你看别的小朋友已经把勺子借给你了,你赶紧吃吧。”可她仍然在那儿哭。“你是觉得勺子不干净吗?”她摇摇头还是坐在那儿哭。“那你就赶紧吃饭吧,等会儿饭菜就要冷掉了。”我的话对这个平时非常乖巧的姑娘,没起到一点作用,她仍然不肯吃饭。在与这个姑娘沟通的过程当中,我发现了,我只顾表达自己的需要,我想让这个姑娘尽快的吃饭,而没有考虑到她真正的需要是什么?于是我猜测性的问她“你是想要自己的勺子吗?”她点点头,看来,我说出了他的需求。“你中午把勺子带过来了,但是现在找不着了,着急是吗?”她抬头看了我一眼,停止了哭泣。我理解她的感受,他对此作出了反应,我们建立起了沟通。“那你希望我们怎么做?需要我们帮你找一找吗?”她点点头。我让她回忆勺子,可能落在哪些地方,然后我们按照他说的去找,但是,最后没有找着。这个姑娘,最后,还是很开心的吃饭了。她说找不着,让妈妈重新买一个就好了。当学生的需求得到满足之后,他又会重新获得快乐。
案例反思:
非暴力沟通,指导我们转变谈话和聆听的方式,我们不再条件反射式的反应,而是去明了自己的观察感受和愿望,有意识的使用语言,我们既诚实清晰地表达自己,又尊重与倾听他人,这样,在每一次互动中我们都能聆听到自己和他人心灵深处的呼声,同时,他还促使我们仔细观察,发现正影响我们的行为和事件,并提出明确的要求,他的方式虽简明,但能带来根本性的变化。
沟通是双向的,在第一个事例当中,我学着去观察,体会自己的感受,并及时的发现自己的需求,提出请求,让自己的语言表达,更加的直接、正面,更有指向性,这样建立起来的沟通才更加有效,这是从老师向学生方向搭建的桥梁。
沟通的前提是尊重与平等,在第二个事例当中,当学生不愿走向我的时候,我得先主动的走向她。有的时候我们想去关心学生,但是却使学生难以体会到我们心中的爱,因为我们倾向于忽视人的感受和需要,这些语言和表达方式,是种异化的沟通方式。马歇尔卢森堡教授在书中说过,如果我们通过批评来提出主张,人们的反应常常是申辩或反击,反之如果我们直接说出需要,其他人就较有可能作出积极的回应。因此当我真正的关心学生的需要和感受的时候,学生能够感受到老师是真诚的关心并且想要帮助她的,因此,在我们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之后,即使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学生的需求得到满足了,她就做出了积极的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