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核心素养打造精彩课堂
2019-09-10丘冬园
丘冬园
摘要: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应当具备的,能够适应社会终身发展的必备品质与关键能力,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核心素养被逐渐应用到小学数学教学中。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数学是一门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抽象性特点的学科,小学数学教学要注重体现素质教育,不断提升学生的教学质量。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老师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不断的将创造性的教学策略融入教学过程中,从而有效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数学知识水平。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教学;核心素养;教学策略
核心素养是连接宏观教育理念、培养目标与具体教育教学实践的中间环节,对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未来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数学是小学教育阶段中的基础学科,数学学科内容复杂,涉及知识面比较广泛,所以,教师要注重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立足核心素养,从而优化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制定合理教学策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数学教师要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学习数学的方式,为学生未来数学的发展奠定基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掌握正确地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并能够在现实生活中做到学以致用。
一、明确教学目标,优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是数学教学的基础,教师在针对教学内容而进行相应的教学活动,要想实现高质量的教学,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教师需要结合文本内容,基于学生能力分析,以学生为教学主体,进而做出相应的目标计划。因此,教师恰当准确地制定数学学习目标,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注重数学实践,从而全方位的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数学水平。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的过程中,应当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进行目标设定,要对重点难点着重教学,不断创新数学教学模式与教学手段,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成绩,养成数学核心素养。
例如,在讲到小学三年级“混合运算”一课时,该课时的教学目标大致为帮助学生初步掌握没有括号的两步运算式题的运算顺序,学生能够正确地进行脱式计算以及学生要充分掌握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应该侧重于学生对没有括号、含两级运算的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的掌握,这是该课程的重点内容,教师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同时优化教学设计,这样更利于学生对课程的理解与记忆,从而达到最终的教学目标。
二、转变教学方式,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学方式影响着小学生数学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小学数学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对其以后的数学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所以,数学教师应及时转变教学方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改变灌输学生知识的传统教学方法,引用创新教学方式,注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进而引导学生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有趣的游戏活动、利用多媒体技术以及采用分组合作性学习的方式来进行数学教学,这样在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同时也能够保持数学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学习“运算律”的时候,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学习,利用合作性学习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注重联系实际,培养应用能力
数学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与生活密切相关。教师将教材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能够很好地进一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借助生活化情境为学生提供数学知识应用的平台,从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和习惯,让学生在生活中提高数学能力,从而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
例如,教师在讲到“多边形的面积”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教室或者自己身边的多边形物体,然后学生可以了解这些多边形的信息,教师可以指出其中的多边形进行提问,该多边形应该怎样计算面积,有几种好的方法?这样学生有意识的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同时也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总而言之,核心素养是学生应该具有的品质与能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够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加强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思维,结合生活实際,引导学生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激发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立足核心素养,对促进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数学老师需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制定相对应的教学计划,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和分析,从而实现数学教学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李锦芳.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探究[J].科学咨询,2018,(37):93-94.
[2]殷素银.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高效小学数学教学策略[J].华夏教师,2019,(8):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