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体育教学实践

2019-09-10徐德山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19年38期
关键词:终身体育初中体育

徐德山

摘  要:体育这门学科在当前的初中教育阶段,不仅承担起了强健学生体魄和促进学生身体机能发展的重要使命,还是新课程理念之下,对于核心素养和全面发展人才培育的一次强调。本文建议,教师首先需要采取多样化的评价策略,其次需要逐渐渗透终身体育教育思想。

关键词:初中;体育;评价;终身体育

新课程改革不仅使得传统的文化课受到了一定的冲击,同样也使得体育课程产生了变化。在初中阶段的体育教学活动当中,新课标为学生们的体育运动结果和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意味着教必须要不断进行教育方法和机制的创新,遵从新课程的各项理念,并且尽可能地激发学生们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与热情,尽可能为学生提供更适合学生身体机能发展的体育运动项目。

一、采取多样化的评价策略

教师的评价,对于学生的学习结果和学习动力是会产生巨大影响的。在实际的走访调研当中,笔者同样发现,95%以上的学生均表示,自己对于教师的评价是十分在意的。如果教师能够给予自己十分正面且积极的评价的话,那么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持续上涨;反之,如果学生已经做错且遭到了教师的严厉批评以后,那么学生很有可能就会产生自我怀疑,从而对体育学科丧失了信心。正是因为这种教师主观评价所带来的两面化影响,导致传统初中体育教学活动当中,一直很难使得学生产生个性化发展的可能。因此筆者认为,在未来的体育教学活动当中,教师必须要采取更加多元化的评价手段,不仅是在评价方法的多元化上有所突破,同样也是在评价依据的多元化上需要有所突破。

一方面,教师需要不仅仅以口头表扬和口头批评作为评价方法,而是应当不断丰富自己的肢体语言和口头表达语言。同时,虽然体育运动和其他学科有所不同,不可能提交一些纸质的作业,但是教师在下发体育评语的时候,却需要尽可能以文字版的形式交给学生。建议教师在每学期伊始和每学期结尾时,通过学期展望和学寄语的形式,将学生在本学期以来的体育运动表现以及教师对他的期盼、结合学生体育运动结果所提出的未来体育运动建议与发展方向书写下来。另外,在开展日常体育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必须要灵活地使用口头语言和肢体语言,通过给予学生一个肯定的眼神,能够让学生感觉到自己是被关注的。通过轻轻抚摸学生的额头和他的肩膀,能够让学生感觉到自己即便做错了也不是那么要紧。

除此之外,教师应当尽可能避免因为一次体育测验结果和体育比赛结果为学生定性,应当尽可能地遵循长期化的评价机制。换句话说,应当将学生入学以来,甚至是在小学阶段的体育学习成绩综合考量进来,不能够总是进行学生之间的对比,而是应当鼓励学生与自己竞赛,与自己对比。看一看在这个月的体育教学活动当中,是否已经较上一月的体育学习有所长进。这种纵向化的时间轴对比,才能够更大地激发学生们的参与兴趣,帮助学生树立体育学科的自信心。

二、逐渐渗透终身体育教育思想

终身教育的体育教学理念,对于学生的身心成长是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的,尤其是可以使得学生养成高度的自我约束力和坚忍不拔的毅力,使得学生能够在终身教育理念的意识指导之下,逐渐养成自觉锻炼、自觉调控和自觉完善的概念,令学生意识到只有获得的身心健康的基础,才能够谈及后续的发展和完善。最后一方面,终身体育的思想也是具有前瞻性的,这意味着学生在进入初中和高中甚至大学以后,都能够拥有健全的思想去应对一切。体育教学活动都能够用科学的理念和专业体育运动常识来开展此类活动,并且使得体育运动满足自身的需求,成为锻炼体魄,强健身体的重要媒介。不仅如此,终身教育理念,在小学体育教学活动当中的渗透的前瞻性,还在于这是满足未来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的。在核心素养教育理念的渗透之下,我们需要的不是只会死读书的书呆子,而是需要具备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综合性高素质人才。也就是说,除了科学文化知识的获得以外,还需要拥有较强的思想道德意识和强健的身体体魄。

但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我们强调需要帮助学生了解什么是终身体育,也需要逐渐渗透这种教育思想。但是,在渗透的过程当中,教师应当遵循一定的教学智慧,需要通过弹性化的方式进行渗透。换句话说,应当将课堂的主权和体育运动项目的选择主权交换给每一名学生,教师所需要做的是让学生了解到体育运动的重要性以及终身体育的价值。但在选择体育运动项目的时候,教师可以多多给出一些备选方案,让学生随意进行挑选,从而利用课余时间不断的进行体育运动,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而这恰恰也是符合学生多样化体育运动学习需求的,也是可以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

结束语:

综上所述,目前初中体育教师不断的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以更加先进的教学方法来开展体育运动教学活动,令每一名学生都能够感受到体育运动的独特魅力,甚至在体育课程当中牢固树立起终身体育运动的理念。

参考文献:

[1]姚金元.新课程理念下初中体育教学策略的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25):221.

[2]李方玉.略谈新课程理念下初中体育教学改革[J].中国校外教育,2018(35):10-11.

猜你喜欢

终身体育初中体育
我们的“体育梦”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