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临终为何拒绝治疗
2019-09-10
文萃报·周五版 2019年38期
《史记·高祖本纪》记载:刘邦在征讨黥布时被飞箭射伤,半路上箭伤发作,病情越来越厉害。吕后请来了一个高明的医生,刘邦便问病情怎么样。医生说“还可以治好”。刘邦骂道:我以一个平民的身份,亲自手提三尺宝剑参加战斗,现在得了天下,这不是天命吗?命是老天爷掌握的,现在就是有扁鹊那样的好医生,又有什么用呢?
于是给了医生50两黄金,打发他走了。此时的刘邦才60岁。明明医生说可以治,他偏偏拒绝治疗,这颇不合常理。
在古代冷兵器时代,中箭受伤是很常见的事。射中身体要害的可能当场而亡;最可怕的是中了毒箭,但如果治疗得当,如关羽那样刮骨疗毒,也不会死。刘邦中的是流矢,应该没有伤到要害部位。那么,有一种可能,就是中了毒箭,自然必死无疑。在这种情况下,拒绝治疗似乎说得过去。
不过中了毒箭,伤口极易溃烂,会令人痛苦不堪。刘邦从受伤到病亡时间长达半年,如何能忍受疼痛,又如何能坚持这么久?即使刘邦真的拒绝治疗,吕后及朝中大臣怎么可能听之任之?
还有一种可能性,就是太史公所说的“为流矢所中,行道病”,中了箭之后,又染上其他不治之症。但太史公将中箭和病连在一起,似乎是有意模糊二者之间的区别,這背后到底有什么秘密,只能说是一个历史之谜了。
(摘自《同舟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