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问题导学循序推进”课堂教学模式的点滴探索

2019-09-10王建文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19年33期
关键词:课堂教学模式问题导学

王建文

摘要:现代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教学内容问题化,而我们提出的“问题导学”就是紧紧抓住这一特征,即通过教师抛出问题以此控制学生的学习方向和学习内容,达到保证学生学习的系统性与有效性的目的。

关键词:问题导学  循序推进  课堂教学模式

现代教育教学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是任何人或物都不能代替的;教师的角色将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教师教的实质是指导、组织、帮助、影响和促进学生学习,教为学服务,教学方式与学生学情必须适应吻合。

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提出与改革的方向主要是针对完成一个常规教学任务必需的教学流程所进行的整合与优化,具体流程总结归纳为激趣导入—抛出问题—学法指导—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评价总结。

现代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教学内容问题化,学生的学习内容以问题化的形式呈现。而我们提出的“问题导学”就是紧紧抓住这一特征,即通过教师抛出问题以此控制学生的学习方向和学习内容,达到保证学生學习的系统性与有效性的目的。

一个固定的教学内容板块内含着一系列有联系的问题,一节课的教学内容既可以归纳为一个教学内容板块,也可以分割为几个有联系的多个教学内容板块,但不论怎样划分教学内容板块,完成每一个板块均需遵循“循序推进”的原则,

一、激趣导入

本流程顾名思义,要求教师上课伊始,依据整节课的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抛出问题,重点解决“为什么学、为什么练”的问题。具体做法是用简明扼要的语言阐述本节课学习的重要意义,以此创设浓厚的学习氛围、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二、抛出问题

激趣导入后,引入此流程,旨在解决“学什么、练什么”的问题。抛出的问题应该凝练了教师对《新课程标准》、教材内容、课堂教法、学生学情的深刻认识。既可以是教师提出的,也可以是学生预习后归纳总结的,但不论怎样的问题,首先应满足一个条件,即问题能深入引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理解学习内容,为学生指明学习方向。

三、学法指导

问题抛出后,教师不是放任不管,而是应进行必要的学法指导,着重解决“怎么学、怎么练”的问题。学法指导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流程,既不能简单,又不能繁琐,既不能无所事事,又不能全部代劳,这就要求教师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做到指导要有针对性、可操作。通过适当的学法指导使学生明确并解决如下问题:怎么去解决问题,用多长时间去解决问题,问题解决到什么程度,怎样检查评价自己是否解决了问题,在解决原问题的基础上是否发现了新问题。

四、自主学习

通过上述三个流程,教师激发了学生兴趣、抛出了研究问题、指导了可行性的学法,下面就需要教师大胆放手,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尝试。新课程理念下学生在学习中占有主体地位,是个体学习的主人,学生的自主学习是任何人或事物均不能代替的。其学习本质是一种亲自参与的活动尝试,通过亲身感受去理解、体验知识的产生、发展以及迁移、拓展过程。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同时,并不代表着老师无所事事,而恰恰相反,老师更应忙碌起来,深入到学生中间,通过用心观察、师生交流等方式,对所见、所听进行分析判断,真正了解抛出的问题、指导的学法与实际学情是否相符,同时为下一步的教学做好有目的的准备。

五、合作交流

合作交流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载体和补充。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会逐步遇到疑难问题,并且发现个人解决比较困难,此时为进一步提高自主学习效率,引入合作交流这一流程也就成为了必然。合作的形式既可以是师生合作,也可是生生合作,同样既可是二人合作,也可是多人的小组合作,甚至是全班参与的集体大讨论。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密切的合作,将课堂内发现的问题逐一解决,甚至拓展延伸。合作学习与自主学习过程一样,教师并不是孤立于学生学习以外的,在做好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的基础上,还应做一名合格的合作者、参与者。通过笔者实践,具体的有效做法如下:适时的参与交流,及时的了解进度,随时的方法指导,注重对学生的表扬与鼓励,注意学生的习惯养成,提升学生的学习信心。同时教师更应做到面对共性问题进行全体指导,面对个性问题进行个别指导。

六、评价总结

评价总结就是对学生正确的或错误的学习结果进行评价。对于学生而言,它作为一个教学内容板块的最后一个流程,有助于进一步理顺学习思路,巩固加深所学知识。重视对学习效果的及时评价,使有效地教学信息得到及时反馈,真正将评价总结贯穿于课堂教学始终,是达成课堂教学目标的重要基础。

同时教师还应注意评价总结的形式与时机,切不可单一盲目。形式上,评价总结不要局限于依靠教师完成,而应大胆的引导学生自主总结,教师适当补充、纠正、深化,效果反而更好。时机上,教师应充分考虑学情,在绝大多数学生能基本正确地解决了有关的学习问题时再进行有针对性的总结强化。同时评价总结流程不要忽视学生针对本节课的自我评价,共性的评价与个性的评价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问题导学循序推进”课堂教学模式遵循了学生的学习规律、教师的教学规律,充分地体现了学生的个性与共性,教师的同步性与异步性。课堂上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尊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了学生的个体学习与合作学习。

参考文献:

1、《由“示”及“展”:提升“问题导学”的品质》薛红霞《中小学管理》2012年第7期;

2、《如何提高“问题导学”教学模式的有效性》王倩影《中学语文》2011年第5期

猜你喜欢

课堂教学模式问题导学
构建中学政治生活化课堂的实践与研究
问题导学课堂模式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问题导学”模式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研究
高三化学复习教学中“问题导学案”的有效实施
“五步探引”课堂教学模式下对《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的运用
浅析问题导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问题导学”教学模式下引导学生提问的策略探究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规避“男生危机”现象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