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宗教对大学生信仰的影响分析及教育引导途径探索

2019-09-10唐雨蔷

青年生活 2019年36期
关键词:教育引导思想大学生

唐雨蔷

摘要:在新媒体时代,网络宗教表现出的便捷性与隐蔽性,使宗教渗透对大学生信仰产生的影响更多元化和复杂化。针对网络宗教在高校渗透的途径与方式、对大学生信仰产生的危害,以及大学生从事网络宗教活动的成因分析,提出在高校的日常管理与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更加注重加强网络思政教育阵地的建设,强化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传导教育;多途径开展宗教信仰教育引导工作,增强教育引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针对宗教心理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网络宗教,指的是存在于网络上的所有虚拟宗教及其活动。新媒体时代,网络宗教的传播平台不仅限于电视、广播、报刊等,微信、公众号、微博已成为新的傳播平台。宗教利用新媒体技术通过网络整合宗教文字、图片、音频等信息并进行传播,这样的传播形式使网络宗教跨越了时空与种族,实现了信息分享的即时性与新颖性,在不同的社会文化环境中进行教义传播[1]。

当代青年特别是大学生群体正处于形成价值观的关键时期,易于接受新事物以及思想不成熟等特别使他们更容易被网络上的各种观点、信仰与文化影响。近年来,学者对大学生宗教信仰的研究显示,大学生拥有宗教信仰的人数比例逐渐上升。在部分高校,学生信教的比例高达20%[2]。宗教通过互联网传播对高校的渗透性逐渐加强,如何在网络宗教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剧烈冲击的形势下合理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成为高校教育的巨大挑战。

一、网络宗教影响大学生信仰的途径与方式

1、影响的途径

新媒体时代,网络宗教的传播途径主要通过各种网络载体,借助网络技术来发展应用各种网络程序[2]。各项数字技术为网络宗教提供了高效、便捷的交流平台,常见的传播平台有QQ、微信、门户网站、论坛、微博、广播电台、博客等,这些传播载体所呈现出的音频、视频、图片、海报、电子书籍等内容更容易被大学生所接受。大学生通过在线虚拟礼拜、话题讨论、网络募捐等形式暗地进行宗教活动,隐藏信教事实,并通过网络进行传教等。

2、影响的方式

在线浏览宗教信息为大学生认识宗教的主要方式。大学生通过在线浏览有关宗教的门户网站、社交平台获取宗教新闻、宗教理念,以及通过匿名评论等形式参与宗教活动。QQ群、微信群等在线交流平台为大学生宗教活动开展提供了便利[3]。除此方式,建立虚拟社区是宗教网络影响大学生思想的又一重要方式。在虚拟的宗教社区中,通过设立传教人员等角色分性质、分层次地进行交流,交流的主题涉及时事政治、文化、情感、心理、情绪疏导、学业压力排解等内容。网络宗教的传播成本低,成为境外宗教向高校渗透的主要形式。

二、网络宗教在高校渗透产生的危害

由于网络信息开放性的特点,各类信息与观点良莠不齐并存于网络中,先进思想、落后思想、偏激言论、消极片面的观点混杂呈现,对于人生观、价值观等思想尚不成熟的大学生,难以分辨正确的观点,容易出现政治迷失,信仰迷茫的情况。网络宗教在高校的渗透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信仰存在极大的潜在危害。

一是宗教势力利用个人可通过互联网自主选择“志同道合的群体”的特点,散布自己的宗教价值观,吸引认可其价值观念的人加入,并进一步通过各种形式的宗教活动强化宗教价值观认同。甚至,会针对大学生喜欢被认可的性格特点刻意迎合,当大学生认同并加入宗教群体,所形成的共同价值观将很难被打破。

二是境外宗教势力利用“人文色彩”将宗教教义包装起来进行宣传,例如利用慕课视频、大学公开课、宗教文化研究、西方政治经济研究等形式,将宗教的价值观点、思想等内容与时政评论、社会问题讨论结合起来,甚至会在这些内容中融入分化或西化中国的思想。宗教的渗透方式也会与大学生的日常生活结合起来,例如鼓励利用宗教的方法与理念去解决升学就业、情感心理等问题。网络宗教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对大学生价值观的潜在破坏性很大。

三是网络宗教为“点对点”、“一对一”的渗透方式提供了便捷。各种社交软件的使用,可以让宗教传播者通过学生个人特有的生活方式、心理特征进行影响方式的定制,有针对性地诱导各种观念尚不成熟的大学生产生心理共鸣,实现更深层次的渗透效果。

四是宗教渗透与互联网传播方式的结合,不仅方便了宗教势力的文化渗透, 也有可能使得宗教极端势力、国际恐怖势力和民族分裂主义这三股势力的触角 渗入高校[4]。利用网络宗教伪装自己,在学生群体中特别是少数民族学生和留学生群体中发布极端思想和扭曲的宗教教义,企图颠覆我国政治主权。

三、大学生从事网络宗教活动的成因分析

网络宗教迎合大学生的心理与精神需求。网络最大的特点在于其虚拟性与隐蔽性,网络社会中,人际交往通过字符进行,从事网络活动的人可以隐藏自己的真实身份,而且可以“肆无忌惮”地表露自身真实性情与需求。同时网络的虚拟性也使得宗教行为本身也具有了虚拟性, 这使得传统宗教行为中的物质和思想的东西被虚拟化, 并使得网络宗教行为更具有兼容性,更容易满足不同信教群体的愿望[5]。由于高等教育的逐步改革与发展,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逐渐提高,大学生面临学业压力、感情困惑、就业形势不好等问题时,往往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排解的途径。而在网络中,互联网信息开放、非中心化等特征恰好迎合了大学生崇尚自由,追求个性的心理需求,他们能通过网络获得心理与精神上的各式精神需求。而大学生思想、价值观不成熟,加之心理承受能力差,便容易被网络宗教所吸引。这样一来,网络宗教即较容易宣扬与传播。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单一、产生的实际效果不强。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以下两点突出的问题:一是教育形式单一。大部分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仍然采用说教与强制灌输的方式进行,专业课上缺乏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二是教育实效性不够。思想政治教育课的内容更注重思政理论及道德原则的学习,从而忽视了对大学生人格与道德品质方面的培育。课堂教学内容存在教条主义、形式主义的倾向。而宗教的内容能够对人的精神以及心理有一定的慰藉和补偿功能,网络宗教采用的传教模式又是符合大学生易于接受的形式,容易让大学生在心理产生一种共鸣。当代大学生的自我意识较强,当现实生活中不能得到合理的教育引导,则极易因为网络上获取的宗教关怀、心理补偿从而认可宗教的教义[6]。

四、高校反网络宗教渗透的教育引导途径

1、加强网络思政教育阵地的建设,强化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传导教育

罗素曾说,宗教与科学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科学最终将战胜宗教[7]。人们往往无法对一个事物进行科学的解释时,才会相信甚至迷信宗教。而当科学知识逐渐丰富,迷信宗教的可能性将会逐渐降低。

因此传递给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帮助他们利用科学的方法解释宗教的目的与本质,是思想引领中必不可少的内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宗教与宗教基本观念以及处理宗教问题的纲领、政策的总称,它能引导大学生深刻认识宗教的本质及其发展的规律。通过积极开展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8],结合网络宗教的特点,在网络思政教育中加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课程建设,开设慕课或者网课、设定必修学分,对任课教师提出网络教育的要求等,强化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的重要性,增强大学生的辩证分析能力,做出正确的价值取向。

2、多途径开展宗教信仰教育引导工作,增强教育引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第一,加强思政教育课程建设,充分发挥思政课程的教育主导作用。高校在进行思政教育课程建设的过程中,要重点研究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与精神需求,了解他们对于世界以及自身的看法,帮助他们解答人生路上遇到的各类困惑和冲突。第二,将思想引领融入实践教育中。高校要积极开展各类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实践、实习、实训等活动,在活动中了解和解决高校学生在宗教信仰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引导他们在实践中更科学地树立正确的宗教观。第三,加强宗教信仰学生的事务管理工作。面对高校已有一定比例的学生信仰宗教的既定事实,一方面,高校要在尊重信教学生信仰选择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理想信念的教育,告知其高校关于宗教信仰的相关规定,引导其在合法的宗教场所参与合法的宗教活动,并能利用宗教教义做更多有益社会、国家以及个人的事情。另一方面,与政府的相关部门保持密切的联系,对于学校内出现的非法宗教活动,要及时打击并制止。

3、针对宗教心理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追溯宗教的起源与发展,人们主要是希望能从宗教信仰中补偿自己在现实生活中无法获得的成就感与满足感。而当代的大学生在学业、情感等方面受挫,并无力解决的时候,强烈的消极情绪与悲观心理,则会让他们更容易依赖宗教。因此,高校应根据大学生宗教信仰的心理特征,有针对性地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开设专项课程以及相关主题的工作坊,建立健全帮扶机制,切实有效地解决大学生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增强大学生的抗压以及学习、生活能力[9]。

参考文献:

[1]陈国成,谢婷婷.网络宗教在高校的传播及其影响研究[J].黑河学院学报.2016(5):212-214

[2]王春娟.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宗教行为分析及引导机制探索[J].新聞研究导论.2016(19):25-37

[3]陈国成.网络宗教向高校渗透的方式、特点及其对策[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7(6):116-120

[4]王晓华,伦玉敏.构建高校抵御宗教势力网络渗透的长效机制研究[J].科学与无神论.2014(5):49-57

[5]方大平.高校网络传教问题研究[J].新西部.2009(10):92-93

[6]邹新.新媒体语境下的高校宗教渗透问题刍议[J].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4(4):9-11

[7]王晓朝.宗教学基础十五讲[M].2003.

[8]郭苏豫.网络时代大学生宗教信仰教育引导略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515):58-59

[9]卢远.对高校宗教渗透问题的再思考[J].高教探索.2014(1):168-172

猜你喜欢

教育引导思想大学生
农村小学特殊家庭学生教育管理研究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我得了一种叫手痒的病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极限思想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一次函数中折射的重要思想方法
体育教学应当重视卫生与健康教育
抓住教育契机 守望成功德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