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导学互动教学模式探讨

2019-09-10朱金连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19年39期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朱金连

【摘要】在新课改背景下,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法和模式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导学互动教学作为一种科学高效的教学模式,逐渐得到了教育界的广泛认可与应用,在小学数学中也得到了普遍的应用,并发挥理想的教学效果。本文将主要探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意义以及应用策略,以期能够给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带来启发和帮助。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导学互动教学

小学阶段学生处于求知欲旺盛、探索精神强烈的阶段,具备了初步展开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小学阶段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融入导学互动教学方式能够促进师生间的互动,培养学生合作的学习能力和自主探究意识,进而提升其综合素质水平。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有效应用不但丰富了教学方法,还响应了新课改的号召,满足了素质教育理念的要求。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意义

第一,有助于促进学生综合水平的提升。在素质教育理念的倡导下,教师和家长普遍意识到在学生的教育过程中,只是培养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显然难以满足时代对人才培养的要求,综合能力和素质水平对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而言更为关键。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也应当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借助导学互动教学的方式能够有效地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培养和锻炼,在导学互动过程中,能够在师生间建立良好的互动与交流,帮助教师了解班级学情以及学生情况,从而有针对性地展开教学工作,充分做到因材施教。与此同时,在导学互动教学期间,能够为学生提供合作讨论、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探究数学知识的重难点。在此过程中,促进学生取长补短、优劣互补,既能够提升学习效率,还能够培养学生团结协作能力、独立思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实践操作能力以及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达到提升综合素质的效果。

第二,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在过去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大多采用单一的灌输式教学方法,课堂上更多地进行知识点的讲解和灌输,学生被迫听讲和接收,虽然教师讲课很辛苦,但实际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但借助导学互动式教学模式则能够较好地增强课堂教学的水平与效果,在课堂上通过情境导入、互动合作学习、小组讨论等形式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让学生自觉参与到课堂讨论与学习中,从而高效地获取知识和能力。在这种教学模式下,能够营造和谐良好的学习氛围,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从而有效保障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尤其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通过导学互动等方式来调动其参与热情,才能够引导学生感受数学学习的趣味与魅力,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最终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导学互动式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基于多年教学实践和经验总结,导学互动式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应用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1.构建自学提纲,提升学习积极性

很多教师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习惯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在“灌输式”的教育模式下,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难得到激发,因此,想要构建高效的教学课堂,教师就必须对教学模式做出改变。教师可以尝试着开展导学互动教学,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且及时跟学生进行沟通互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思考,充分重视数学课堂的导入设计,给学生设置一些自学提纲。引导学生融入到数学课堂之中,导入的方法有很多种,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合适的选择,例如问题导入、故事导入、实验演示导入等。自学提纲是教师顺利开展新课教学的基础,在设置自学提纲的内容时,教师应秉持言语简练、方法多样的准则。比如:教师给学生讲解分数的基本性质这一章节的知识时,完全可以借助问题导入给学生设置问题,询问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了解过分数,有哪些事情是可以运用到分数的?以此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引入新课的教学,鼓励学生去书本上寻找和分数有关的知识,教师可以在一旁给与指导帮助,确保导学互动的顺利实施。

2.重视学生主体性,鼓励积极提问

近几年来素质教育大力推行,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健康全面发展,而不是将学生培养成应付考试的机器人,因此教师要及时转变教学理念,改变单向灌输的教学模式,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积极思考解决问题。很多教师为了节约课堂时间,完成大量知识点的讲解,他们很少在课堂给予学生提问回答、思考探究的时间,这样的教学效果是不甚理想的,教师应该做的是鼓励学生自主提问,大胆说出自己对于数学课堂的建议和想法,然后做出转变。比如:教师在给学生讲解圆形的面积这一知识点的时候,可以给学生一些圆形实物,然后让学生完成面积的计算,这些实物可以是简单容易计算的,也可以是稍微复杂一些的实物,然后鼓励学生小组合作去探究计算,或者是以小组为单位将计算中存在的困难陈述给教师,然后教師给予帮助指点。这样不仅训练了学生动手思维能力,还能强化师生互动,提升学习效率。

3.给学生设置课堂任务,强化师生互动

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导学互动教学时还需要注意: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给学生设置课堂任务。设置课堂任务不仅可以牢固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而且可以增强学生和学生间的互动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也可以便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和学习状况。比如:教师在给学生讲解“人民币兑换”这一知识的时候,可以在给学生讲解相应知识点后,给学生创设一个课堂活动,让学生模拟超市购物兑换人民币的场景,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课堂任务,学生甲扮演超市的收银员,学生乙扮演消费者,完成人民币的兑换消费活动,教师可以安排其余学生对表演学生做出评价,自己则对表演学生做出评价,表扬优点,指出缺点,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记忆知识。

综上所述,可以发现导学互动教学模式是一种高效的教学方式,数学教师应该合理地运用于教学课堂,明确教学目标的同时合理地导入新课知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积极提问,给学生设置课堂任务,强化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真正地构建高效数学教学课堂。

参考文献:

[1]郑姝,陈玲,陈美玲.基于1:1 课堂环境下的小学数学深度教学的资源设计[J].中国电化教育,2013(03):89-95.

[2]王亚珍.小学数学教学中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应用[J].新课程(中),2018(1):169.

猜你喜欢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双减”政策下的课堂教学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