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写有效教育教学反思 搭建教师专业成长桥梁
2019-09-10王芳
王芳
一、有效教育教学反思是推行素质教育的需要
1、教育教学反思能更好地深化新课程改革。现阶段,教师是课改的重要执行者、课程教学的落实者,必须以崭新的形象绽放在新时期的教育舞台上。课改中,教师只有经过有效的教育教学反思,才能更有益地指导教育教学实践,优化课程设置和课堂结构,提高教学效果,使教育真正焕发生机活力。
2、教育教学反思能有效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教育教学是一个活生生的动态过程,面对鲜活的教育对象,教师必须通过不断的审察和反思,捕捉教育教学中生成的动态资源,发现问题的症结所在,总结经验教训,调整教育策略,优化课堂教学,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让一次次的“灵感”成为擦亮教育教学的神奇火种,让一次次反思升腾教师的教育智慧,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促进教师从教学型向研究型转变。
3、教育教学反思能稳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学生是教师最直接、最鲜活的教育对象。教师善于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总结归纳经验教训,适机改进教育教学实施的各个环节,为学生创建一个和谐、宽松、舒适、自由、灵动的成长空间,用独特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用扎实、深厚、精湛的专业素质培养学生,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有效教育教学反思是理想与现实的自我沟通
(一)按教学进程划分
1、教学前反思,使教学成为自觉的实践
教学前反思,也叫超前性反思、预见性反思,主要根据是经验,有利于对教学过程的合理设计。教学前反思这一环节,要求各位教师在对前一阶段教学工作中的信息收集、分析和总结的基础上,运用已有教学经验,并借鉴他人教学中的长处,以局外人的身份,对自己的教学准备、设计过程和结果进行分析,通过充分酝酿,反复比较、选择,形成教学设计和准备的最优化,达到最佳的教学准备状态。
2、教学中反思,使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
教学中反思的主要根据是学生的反馈信息,有利于教师及时、自动地调节自己的教学过程。在这一环节,老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监控能力,面对课堂复杂的、动态的情况,能够敏锐地洞察,迅速地作出判断,发现问题,及时调节、修正,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3、教学后反思,使教学经验理论化
教学后反思其实是对某一教学活动或某一阶段教学活动结束后,进行反思总结。在这一环节,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结束后,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反思,对教学的整体效果进行归纳总结和自我评价,及时地通过自述回忆、模拟、角色扮演等形式广泛吸取有关经验,收集自己教学活动中的信息,深入细致地探讨教学中的长处和不足,总结自己的教学实践。通过不断反复地实践、反思、总结、概括,逐步提高教学水平。教学后反思的主要根据是在教学过程中获取的新信息,有利于教学经验理性化。
(二)按反思内容划分
1、撰写成功经验
将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计的教学目的、引起教学共振效应的做法;课堂教学中临时应变得当的措施;层次清楚、条理分明的板书;某些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应用的过程;教育学、心理学中一些基本原理使用的感触;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等等,详细得当地记录下来,供以后教学时参考使用,并可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改进、完善、推陈出新,达到光辉顶点。
2、撰写不足之处
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对它们进行系统的回顾、梳理,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成为今后在教学上的“镜子”,吸取教训,更上一层楼。
3、撰写教学机智
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令人遗憾不已。
4、撰写学生创新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发表的一些独特的见解,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而且对学生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以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因此,将其记录下来,可以补充今后教学的丰富材料养分。
5、撰写改进措施。“思”的最终目的是“改”,通过对各个教学环节得失的客观分析,找出問题的症结,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对策,提出改进教学的策略和方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6、撰写再教设计
教学反思是教师的必修课。一节课下来,静心沉思,摸索出了哪些教学规律;教法上有哪些创新;知识点上有什么发现;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招;解题的诸多误区有无突破;启迪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等等。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写出“再教设计”,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三、有效教育教学反思必须谨慎前行
1.注意反思的“落脚点”
教师们多数处于实践研究层面,因此要重视发挥自已的优长,找准“反思”的落脚点。首先要做好个人教学能力与教学风格的自我反思,如课堂教学设计是否过于单一,教学组织是否有序,激励奖惩是否得法,课堂氛围是否和谐。通过一番自我“反思”,明确自已“反思”的中短期目标、方向;其次“反思”要有结合实际教育资源意识,如社区环境、学校环境、办学条件、学生实际等,有了实际的教育资源意识,“反思”才能实事求是,才能因地制宜。
2.注意反思的“系统化”
一堂课、一个教学细节都是反思的因子,但“反思”并不是仅仅只是为了一堂课或一个教学细节,而是为了更好地改造我们整个的教学理念、教学思维,说到底是提高教育教学的生命活力。因此,要做好反思还必须具备系统化意识。所有的学科都由若干的子系统组成,都有其内在的规律特征与传统经验积累,只有进行“系统”的反思、实践,才能提高整体教学能力,才能提升自己的教育思想境界。
3.注意反思的“实践性”
新课标是一种理念,实践是在理念的指引下进行的,理念又是在实践的论证下发展的。“反思”的目的就是为了改造教学实践,在实践中体现价值。因此,只在“反思—实践—再反思—再实践”的循环中,才能事半功倍。
4.注意反思的“发展性”
经验的积累与知识能力的更新,对于新时期的老师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反思不仅仅只是对教学实践的反思,还应该有对“反思”的“再反思”,反思后的再学习,学习后的再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