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地质灾害后效应分析
2019-09-10鞠航
鞠航
摘 要:本文对近11年来汶川地震灾害后效应研究进行了分析整理,研究结果认为:汶川地震引发的地质灾害和次生灾害将持续很长时间,要根据地质灾害产生规律,合理应用最新地质防治技术,提高防灾减灾水平,加强对地质灾害的防范保护,同时,建立健全地质灾害方面医疗保险制度,做好灾害发生的紧急求援工作。
引言
2008年5月12日,四川龙门山逆冲推覆构造带发生了8.0级强烈地震,也就是汶川大地震。龙门山构造带是青藏高原内部巴颜喀喇地块和中国东部华南地块的边界构造带,经历了长期的地质演化历史,具有十分复杂的结构和构造。构造带的构造变形主要集中在都江堰-江油断裂带、映秀-北川断裂带和汶川-茂县,汶川8级强震发生在映秀-北川断裂之上,是龙门山逆冲推覆体向东南方向推挤并伴随顺时针剪切共同作用的结果[1]。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汶川地震产生机理、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地质灾害损失评估、地震灾害保险、地震紧急医疗救援等方面做了详细的研究。本文对近11年来汶川地震灾害后效应进行了较为详细研究,初步掌握了汶川地震灾害灾后效应情况,并提出以下三点建议,为制定汶川地质灾害防治、彻底恢复灾后重建工作提供调研基础。
汶川地震引发的地质灾害和次生灾害将持续很长时间,要根据地质灾害产生规律,合理应用最新地质防治技术,提高防灾减灾水平,加强对地质灾害的防范保护,同时,建立健全地质灾害医疗保险制度,做好灾害发生的紧急求援工作。
1 关注汶川地质灾害的发生规律和机理
汶川地震发生原因是:青藏高原在印度洋板块向亚欧板块移动的过程中上隆,致使高原物体向东蠕动,在汶川地震发生地,也就是青藏高原东源龙门山构造带与四川盆地下面的地壳板块形成挤压,挤压造成面积很大的构造带,也就是龙门山构造带,挤压慢慢累积造成构造带的应力集中,集中的应力最终在龙门山构造带应力突然释放,形成地震。龙门山构造带共有三个断裂带,分别为都江堰-江油断裂带,北川-青川-断裂带,茂县-汶川断裂带。汶川8级强震发生在映秀-北川断裂带属于逆冲、右旋、挤压型断层地震。因为汶川地震的震源深度14公里,属于浅源地震,破坏力巨大[2]。
除了关注地震发生原因,还需要重点关注汶川地震中的公路灾害、隧道灾害、桥梁灾害和次生地质灾害等,如路基震害的特征和规律,地质灾害次生危害中的山体滑坡、地震液化、泥石流、堰塞湖、地裂缝、危岩。
2 应用地质灾害防治新措施,提高防灾减灾水平
汶川地震也暴露出我国地质灾害防治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地质灾害防治技术不强、地质灾害应急监测机构不全、信息化程度不高。因此,除了研究汶川地质灾害发生机理,还需要加强地质防治机制建设,应用最新地质防治技术,以提高防灾减灾成效,主要有:一、做好工程防治设计和生物防治措施,并做好雨天避让和搬迁避让等措施;二、建立多级应急监测机构,重点在隐患点建立多处监测站,对已排查出隐患点,抓紧落实工程治理和专家踏勘工作;三、地质灾害防治及监测预警新技术、新方法,做好遥感监测、边坡雷达技术现状、北斗云物联网监测實践、InSAR技术智能化、“专群结合”监测预警体系信息传递等技术在地质灾害防治中的应用。例如边坡雷达能够在远距离处对大范围内的地面目标实现雷达成像,并精确测量被监测目标的位移变化及位移速度,从而实现对被监视目标的全天时、全天候、非接触、高精度、时空连续的远程监测,在地震监测中作用巨大,具有高精度、低成本和高安全性等特点。
3 建立地质灾害保险,提高灾害紧急救援水平
汶川地震严重破坏地区超过10万平方千米,其中,极重灾区共10个县(市),较重灾区共41个县(市),一般灾区共186个县(市),地震共造成69227人死亡,374643人受伤,17923人失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破坏力最大的地震,也是唐山大地震后伤亡最严重的一次地震。从此可以看出,我国地震灾害的破坏程度巨大,但我国目前还没有针对地质灾害的保险,地质灾害保险需要政府和保险公司和灾害多发区民众的相互配合,一起促进地质灾害保险的建立健全。建立地质灾害保险,有利于保证地质灾害后受灾群众的经济恢复,对于稳定灾民情绪,更好的灾后重建有突出的作用。同时,地质灾害应急救援作为应对地质灾害的直接手段,对于减轻人员伤亡,减少财产损失意义重大。主要建议有:一、在各级政府完善应急指挥系统,设立中心专管人员;二、在已有应急救援队伍基础上,增加地质灾害应急志愿者队伍、村社紧急救援队伍,明确救援队伍职责,增强救援队伍个人的综合素质和工作技能;三、在各个地质灾害隐患点建立避难场所,并完善已有的避难场所,规范避难场所的使用,建立合理有效的避难场所使用方案。
本文对汶川地震地质灾害发生机理、地质灾害防治、地质灾害应急救援等做了分析,提出了关注汶川地质灾害的发生规律和机理、应用最新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建立地质灾害保险等建议,为汶川地震地质灾害后效应研究提供了借鉴。
参考文献
[1] 王怡璇,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成都,王怡璇,et al. 汶川地震与芦山地震次生地质灾害特征对比[J].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
[2] 林良俊,方成,李小杰,et al. 5.12汶川地震灾区地质灾害情况初步分析[J].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8,35(4):129-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