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园主题课程游戏化有效策略初探

2019-09-10陈燕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39期
关键词:活动区经验创设

陈燕

《指南》的“说明“部分特别提出了幼儿园课程实施的四个依据:一是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二是“要尊重动儿的个体差异”;三是“理解幼儿学习的方式和特点”四是“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

那么,怎样的学习模式既能注重幼儿整体性发展,又能注重幼儿的个体差异,让幼儿在自主、快乐的环境下通过操作和摆弄在亲身体验中去习得经验,让幼儿园的教学活动真正做到决定质和量的主体是幼儿,而不是教材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在不断地实践和探索中发现了一条符合幼儿本身的学习路径,那就是“主题课程游戏化”的模式。

因为主题课程的优势就在于它能系统、连贯地通过各种不同的形式让孩子们去逐层深入地建构起相关的知识经验,是以“完整儿童观”为出发点的系统课程。同时游戏作为幼儿园的基本活动,它是每个孩子在自己的需要下按照自己的意愿和速度,在自己的水平上来自主发展,充分体现了个体差异性。

因此,主课课程游戏化的模式,正好吻合了《指南》的精神,在立足于幼儿本身的原则上,既树立了课程意识,又思考了幼儿的学习与发展的问题

一、分析幼儿园实施主题课程中存在的现状

在《指南》的推动下,教师的观念开始发生变化,知道游戏在幼儿园中的重要性,但纵观现行幼儿园的课程模式,会发现仍存在这样两种现状:

第一种就是大部分幼儿园在实施主题课程时仍以教师的集体教学活动为主,依据教材内容向幼儿做着“传递”和“搬迁”式的知识体系的工作。

第二种就是“教、玩两难”的现状。也就是说教学与游戏相脱离,教学是教学,游戏是游戏,两者并没有本质上的关联。

二、探索幼儿园主题课程游戏化的有效策略

我们思考着如何将主题课程和游戏进行有机接轨,既让课程内容以游戏的形式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又能让不同的孩子在玩中得到发展。

1.通过主题开展的不同时段,梳理出玩的三部曲模式

要想让课程真正被幼儿所需要、所喜欢,首先要思考主题课程中的相关内容与幼儿的学习特点和学习方式之间存在的关联。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礎,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因此,我们在主题课程的创设与实施中要思考这样几个问题:

(1)哪些经验可以通过生活和游戏让幼儿在玩中自主发现和积累?

(2)哪些经验必须要借助教学游戏帮助幼儿进行梳理和提升?

(3)哪些经验需要通过后期的游戏去巩固和拓展?

基于对以上问题的思考,我们梳理出一条课程游戏化的三部曲模式,将孩子的玩分为三个时段来进行,分别为前期、中期与后期。

①前期通过自主玩来积累相关的知识经验,激发学习的兴趣。在主题课程开展的前期,我们在细细地解读主题内容的基础上,提炼出主题课程中的核心经验,然后通过概念与游戏之间的价值替换,在基于幼儿的学习路径和年龄特点的基础上,设计出相对应的学具,投放到活动区让幼儿自主玩,自主发现,从而帮助幼儿积累起相关的知识经验,激发起学习的兴趣。

②中期借助教学游戏来帮助幼儿梳理、提升零星的经验。玩,除了个别玩、小组玩还可以集体玩。要想让孩子们玩透主题课程,仅凭个人自主玩是很难提升孩子的经验的。因为幼儿在自主游戏中,得到的是零星的知识经验,对于“为什么会这样?孩子很难自己梳理和概括。因此在必要的时候,需要借助教师和同伴的力量,通过相应的教学游戏,帮助幼儿梳理零星的经验,获得初步的概念,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提升,从而建构起新的经验。

③后期则通过规则游戏来巩固和拓展孩子的经验,提升能力。在后期,我们则针对幼儿的学习现状和个体差异,将教学中的内容重新调整,以规则游戏的形式,设计成有难度、有梯度的学具,重新投放到活动区中,以便让不同水平的幼儿自主选择游戏,并且通过与不同能力的玩伴之间的对弈获得不同水平的发展,真正做到“以玩促学,以学促效”,让孩子们通过游戏来玩透、玩转主题中的内容。

2.借助活动区“化教为玩”创设有准备的环境

幼儿的玩是需要环境的,一个有准备的环境,能让幼儿玩得更有意义。以往幼儿园的主题课程,则是以课的形式通过集体教学的方式来进行的,它与玩是相对独立的,很少有机地将主题内容巧妙地融入到各个游戏区中,让孩子们在玩中学

我们发现要想让孩子们玩透主题中的内容,就需要将主题内容以游戏形式有机地融入到不同类型的活动区来弱化教学,创设充足玩的时间、空间和材料。

(1)依据主题内容来进行形式上的融入,创设可玩的空间。当我们将主题内容游戏化的第一步就是解读主题目标,因为目标是对整个主题内涵和结构核心经验的概括。通过对主题目标的剖析来获取相应的、有价值的教育信息,然后将这些信息罗列出来,从而进行价值判断,分析,筛选出主题内容中一些可以操作、探究的活动素材,将其物化成具体、形象、可操作的游戏,然后融入到各个活动区,让幼儿在自主、快乐的游戏中获取相关的经验。

(2)依据某一教学内容中的核心经验来进行价值替换,提供有效玩的材料,主题中的每一个独立的教学内容,都有起决定作用的核心经验。特别是实施概念性较强的科学领域的主题,只有掌握和了解了这些核心经验,在主题开展中我们才能知道需要借助哪些游戏将概念物化成材料。

3.针对幼儿的个体差异性创设不同难度的游戏,在玩中促发展。

幼儿是教育的主体,是教育的根本。任何有效的教学都应“以幼为本”。幼儿知识的建构是建立在原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的,因此确保主题有效开展的最为关键的一环就是解读本题中幼儿原有的认知结构与不同幼儿的发展水平,否则我们在主题的实施过程中就无法做出正确的判断,会让幼儿出现“吃不了”成“吃不饱“的现象。

针对同一年龄段不同水平幼儿的需求创设难度不同的游戏。如何在主题教学中去关注不同水平的动儿,关注差异发展呢?那就需要教师运用白己的教育智慧,减少集体教学的时间,多给予幼儿自主游戏的时间让每个孩子在自己的需要下按照自已的意愿和速度,在自己的水平上来自主发展。

猜你喜欢

活动区经验创设
创设未来
乐淘淘“先进”经验
各年龄段科学活动区活动内容案例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本土风俗文化资源在幼儿活动区游戏中的应用
乐淘淘“先进”经验
浅谈幼儿园活动区创设的策略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
Can lucid dreams kill you?
相关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