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国学中感受幼儿语言的发展

2019-09-10陈慕逸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39期
关键词:韵律读物国学

陈慕逸

近年来,国学一词,频繁出现在中国人的视野里,从传统经典读物的热销到各种国学讲座的盛行,“国学”以各种形式活跃于21世纪的中国社会。那么,幼儿究竟该不该学国学?国学经典在幼儿期的生长发育中能起到怎样的功用?本文试从幼儿语言发展的角度来阐述这一问题,以期拉紧幼儿语言发展与国学启蒙的纽带,坚定幼儿教育工作者进行国学教育实践的信心。众所周知,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幼儿期的语言习得是掌握表达、交流、交往等其它技能的基石。重视幼儿的语言发展就必须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遵循语言发展的一般规律来寻找更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国学启蒙若立足幼儿教育的一般规律,对发展幼儿语言将具有重要意义。

一、对语感启蒙的意义

语感,是一种特殊的言语能力,是对语言的敏锐的感受力。直觉性是语感最重要的特征,潘新和教授曾明确指出:“语感的基本语义是 ‘感’,即一种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感性直觉层面上的言语能力。” 语感是检验语言水平的重要标志,语感的培养能为语言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幼儿期是语言获得的关键期,也是语感启蒙的最佳时期,幼儿语感的启蒙应从节奏和韵律开始。幼儿对节奏和韵律具有天然的亲近感,尤其喜欢念诵短小精干,朗朗上口的童谣、儿歌,他们不仅能够从中获得一种类似游戏的满足,还能积累真实可感的语言经验。2012 年教育部颁布了 《3~6 岁学前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其中有一条关于语言领域的教育建议,即 “有意识地引导幼儿欣赏或模仿文学作品的语言节奏和韵律。”而国学经典作为中国传统学术和文化典籍,则包含了大量的富有节奏和韵律的语言材料,特别是蒙童系列读物,这部分读物的特点是内容浅显、文句简单、孩子经过诵读易于识记。如被誉为最有名启蒙读物的 《三字经》,开篇的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很受幼儿欢迎,即便 2、3岁的孩童也能很快背诵下来。原因在于其三字一句,节奏明快,韵律和谐,读来饶有趣味。再如 《百家姓》,它将常见的姓氏编成四字一句的韵文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古时小儿常将其作为歌谣念唱。尽管时下仍有许多学者质疑经典诵读的教学方式,担心幼儿理解力有限,国学教育可能沦为机械记忆的工具。但不能否认诵读能促使良好语感的形成,当孩子徜徉在极具韵律感的美妙语境中,能够得到极大的启发与愉悦,进而获得灵敏的语言感受能力。

二、对思维发展的意义

古人云 “言为心声”,非常准确地概括了语言和思维的关系,即思维是语言的基础,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可以说,语言的发展就是思维的发展,言语能力的高低取决于思维水平。所以语言学习必定离不开思维训练。在这个意义上,国学经典中许多文句对于培养孩子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都大有帮助。首先是形象思维。然后是逻辑思维,幼儿期的抽象逻辑思维水平很低,尚处于萌芽阶段,有研究表明,“孩子自 0 岁开始进入逻輯思维创建期。这个过程中,孩子通过各种感觉器官进行积极、尽可能大而丰富的收集、采集、整理和储存信息的工作”,而国学启蒙读物便富含这类信息。特别是当中的对偶句,因其具有前文所述的节奏、韵律特点一直被视为国学启蒙教材中首选内容。实际上,对偶修辞即是对偶思维的呈现,带有对称思维、联想思维、对比思维等特征。像 《千字文》中“寒来暑往,秋收冬藏”的对称感,“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的类比手法,“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的归纳手法,都可被视作幼儿创建、丰富逻辑思维的信息。

三、向书面语言过渡的意义

早期阅读是幼儿从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的前期阅读准备和前期书写准备,其中包括知道图书和文字的重要性,愿意阅读图书和辨认文字,掌握一定的阅读和书写的准备技能等。口头语言是指以说和听为传播方式的有声语言,书面语言是一个相对于口头语言的概念,二者的差别主要在于传播形式的不同。通过国学经典教育培养幼儿对经典读物的欣赏能力和朗读能力。从欣赏和朗读国学经典作品中学习标准、规范、优美的文学语言,掌握正确的语调和语气,学习朗读。

孩子有超凡的记忆能力,通过有意识的培养,能够背诵整篇整本的经典,记忆力可以得到有效的锻炼。诵读经典让孩子开口说话,加上经典里丰富的词汇,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得到充分的锻炼。通过指读,幼儿掌握了大量词汇,认识了大量汉字,理解能力的提高也变得水到渠成。在阅读、背诵经典文章,并结合听寓言故事,观看动画片的多元化国学教育模式下,幼儿的识字量会不断增加,从以前枯燥的阅读转变为以阅读为兴趣,从而进一步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加强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培养是广大幼教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为此,作为幼教工作者我们应该加强关于国学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提高国学教育水平。通过国学经典教育,提高幼儿阅读发展的水平,培养儿童良好人格和品德,打好做人的基础。

猜你喜欢

韵律读物国学
“垂”改成“掉”,好不好?
书的国度
有声读物发展中的版权挑战及应对
基于阅读韵律的高中英语默读朗读教学实践
偶感
奋斗鸡—我的国学日常
数学阅读指南
美国有声读物市场:稳步持续增长
别忘了,人家也会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