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信息技术分层教学
2019-09-10孙勇
孙勇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普及,学生对计算机的认知程度、操作水平、接受能力等各方面不断提升,但差异也越来越大。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是从学生的差异来考虑是真正实施因材施教的一种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本文通过对分层教学在信息技术课中的实施阐明了分层教学为信息技术提供了一个可借鉴的教学方法,分层教学克服学生掌握知识水平两极分化的矛盾,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出发点,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适应了学生对不同内容的学习需要,有效的解决了班级授课制的固有缺陷和因材施教之间的矛盾。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分層教学;教学策略
初中教学作为义务教育教学的最后阶段,也是现代培养学生成长进步的重要阶段,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信息技术水平,教师在有效的教学开展过程,应该重视分层设计,要积极进行有效的分层实践,从而才能保证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本文基于工作实践,提出了具体的教学策略,希望进一步研究能够帮助学生提高信息技术水平。
一、科学对学生分层
分层教学的依据就是将学生进行层次的划分。一般来说,在分层次时,教师分层的依据是学生的学习成绩,对学生进行分层。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天生智力的方面进行考虑,来进行分类。这样的分类方式有一定的局限性,就是会打击一部分学生的自信心,两极分化严重,学习好的学生会过度的骄傲,学习稍差的学生会越来越自卑。因此教师在进行分层次的时候可采用考试的形式,让全班同学参加,然后依据考试的结果可将学生分为三种层次。第一种就是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并且对信息化水平掌握良好的学生。第二种就是学习能力稍差的学生,对信息化水平有一定了解的学生。第三种就是对信息化水平毫无了解,并且主观上不想学习的学生。可进行表格的统计,将这些学生的情况记录表格当中,并且根据学生不同的变化进行记录。教师在测试完毕后,应对分层的结果不公布给学生,自己进行掌握,这样较少对一些学生自尊心的伤害,教师还可对症下药,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二、教学目标的分层
教学目标分层的目的在于针对学生掌握知识的不同情况来设置各个层次的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所要达到的不同的学习目标,从而有针对性的教给学生不同水平层次的知识,以便学生吸收知识。对A组学生来说,在掌握了课本的基础知识后,不应该让他们的学习活动停止,应巧妙设计在课本基础知识之上更大的发挥他们的特长及个性,进一步提高他们各方面的能力;对B组学生,让他们掌握基础知识的情况下,进一步开发他们的学习能力,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对C组学生,适当降低难度,促使他们打好基础,耐心辅导,多加训练。
三、备课分层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在备课过程中我按不同层次学生实际情况,分层次备课与学生实际相适应。认真钻研教材、确定具体可行的教学目标,分清哪些属于共同的目标,哪些不属于共同的目标。在把握教学目标的同时,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认知水平,确定各层次学生的不同要求,对学有余力的A组学生要求他们除了完成共同目标,还可以再做一些额外的、难度较大的拓展性练习;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则要求掌握教学中最基础的内容及操作。
四、课堂教学分层
课堂教学分层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开展有差异的教学活动。对于基础差的学生应以模仿性学习为主,让学生在模仿中慢慢找出规律,对于高层次的学生给其提出学习任务后,应采用任务驱动的方法,教师并不告诉学生完成任务的方法,而是让学生自己去探索。这样让每位学生都能有所收获。
五、对作业的分层
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的作业也分类为3个层次。第一层次为知识的直接应用和基础操作,通过这些作业让他们巩固基础知识,培养基本能力;第二层次为举一反三题;第三层次为综合题或探索性题目,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求A层学生做第二、三层次题目;要求B层学生做第一、二层次题,鼓励B层学生做第三层次题;要求C层学生做第一层次题,并尽可能做部分中档题。这样的练习要求,使每位学生学有所得,又比较有针对性。当教师在作业中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时,应及时肯定,以鼓励为主,增强学生学习信心。
六、总结
综上所述,随着时代发展,现代社会是一个不断追求创新与技术的时代,无论是社会实践的有效参与还是教育教学的真正落实,高新信息技术都在其中起着关键作用,初中信息技术的参与和落实为学生成长和进步有积极的帮助和促进作用。为此,教师要提高教学水平,要积极掌握有效的教学技巧,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陈金秀.浅谈初中信息技术分层教学设计与实践[J].学周刊,2019(03):20-21.
[2]王晓琼.分层教学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中的应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12):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