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性学习在高中生物课堂的应用

2019-09-10许道骏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39期
关键词:合作环境实验

许道骏

摘  要: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倡导探究性学习”,探究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一。可见,探究在生物学习中的重要性。基于此,本文将从“独立探究”“合作探究”“开放探究”三个角度进行分析,谈一谈探究性學习在高中生物课堂的应用。

关键词:探究;合作;实验;环境

探究性学习的含义是指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类似于科学家科学探究活动的方式积积极参与到发现问题、获取知识的过程中,以期让学生在此过程中学习和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形成科学观点,树立科学精神。另外,建构主义理论也指出:学习不是被动的接受过程,而是一个以学生本来的知识与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过程。但不得不提的是,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在现如今的高中生物教学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如,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过于传统、单一,对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方式认识不够,致使学生只能被动地去接受和理解教学内容,极大的阻碍了学生主动探索意识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由此可见,在新时代下的高中生物的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领会建立起对生物知识的确切的理解,切实提高其生物综合能力显然已成为每个教师都应深思的重要问题。

一、独立探究

独立探究是探究学习方法的一种重要形式,旨在通过自主探究的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架构。而生物作为一门自然科学,自然界本是一个整体,学科中每个章节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既有递进,又有并列,内容之间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的探究思维,以期使学生循序渐进的将生物知识点整合成一个知识网络,并在独立探究的过程中享受生物学习的乐趣。

例如:在学习“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这一章节时,我会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让学生主动探究思考新知识:你们说,为什么我们每天吸收氧气和饮水,但为什么自人类存在以来到现在氧气和水还没被消耗完呢?接着我让学生独立思考并发言,进而引出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定义。然后,我再让学生根据已学知识“生物圈、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等来引出碳循环的内容,并让学生自主探究碳循环的过程和形式,即:“碳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间是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以及微生物的分解作用进行循环的”。最后,我再根据碳的循环形式规律让学生独立探究:碳循环的特点以及它在自然界,生物体内存在形式及传播途径是什么?让学生结合已有知识和相关经验,抓住问题核心,不断的发现新知识。通过这样的方法,既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激发其自主探究的兴趣,而且能提高课堂学习效率,达到预期教学目标。

二、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并不是让学生随意进行合作学习,而是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简而言之,在高中生物课堂上,教师一方面要转变观念,多尊重学生的想法,另一方面要对学生进行有效分组,实现优劣互补,加强与学生的沟通能力。可见,合作探究,其目的是在于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通过合作的形式共同来学习新知识。这样一来,既可以保持学生探究的乐趣,也可以有效激发学生解答问题的欲望。

例如:在学习“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这一节时,为了让学生的学习更加深入,我会在实验室展开教学,首先,我会将学生按两人一组进行合理分组,并按照“以优带差”的原则进行协调分配,接着我让学生以组内合作的形式思考:“糖的种类和日常生活中哪些食物包含糖?脂质是脂肪吗?”让学生进行讨论并发言。然后,在讲解完基础知识后,我会让学生动手操作一下,如,利用实验室中的化学试剂,斐林试剂和显微镜以及生活中的食物和植物等来检测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成分。最后,在做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实验时,我会让学生利用显微镜观察苹果的生物组织,并让学生通过合作的方式将可溶性还原糖加热并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观察会生成什么颜色的沉淀物。通过这样的方式,有利于让学生在合作中去探究问题的本质,让学生更加便于理解。

三、开放探究

开放探究是让学生在开放的环境中进行知识探究。这种探究模式是建立在教师充分尊重学生想法的基础上,由学生踊跃发言来探究知识的形式。因此,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利用多媒体的视听结合、图文并茂等优势,充分发散学生的学习思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期让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断产生疑问和探究的欲望,扩大知识外延的范围。

例如:在学习“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的时候,我会借助多媒体为学生播放几组神经细胞、洋葱表皮细胞、大肠杆菌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图片分析“细胞的形态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并通过抢答的形式让学生快速思考,畅所欲言。通过学生的思考能够得出:细胞都有细胞膜,细胞质,但是神经细胞和洋葱表皮细胞有细胞核,大肠杆菌却没有。然后,我在引入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概念,紧接着再用多媒体展示动物细胞和大肠杆菌的细胞组织示意图,让学生观察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共同点和不同点,让学生进行充分讨论,并积极发言,进而根据学生回答引出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概念。最后,让学生在课下搜集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相关图片或实物。这样的方式,不仅将课堂还给了学生,还能让学生在开放的环境下无压力学习,提高课堂效率。

综上所述,探究式学习在高中生物课堂中的应用是可行且成效显著的。生物课堂本身就是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所以,课堂上学生的探究能力的培养就是其对未来生活的一种态度。因此,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与时俱进,才能为学生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浅析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探究性教学[D].安建宏.甘肃教育.2019

[2]  关于高中生物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建构研究[D].钱峰梅.科学大众.2017

猜你喜欢

合作环境实验
环境清洁工
声波实验
关于植物的小实验
初中体育多样化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漫观环境
最酷的太空实验
让合作探究走进实验课堂
论环境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