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美文化差异(二)

2019-09-10舒彩霞

锦绣·中旬刊 2019年4期
关键词:禁忌恭维文化冲突

摘 要:当今世界变化迅猛,国际间的交往越来越频繁,科技高速发展,整个地球变得越来越“小”,国与国之间的交往更加密集,如果不了解对方的文化、历史、宗教、习俗,往往会造成文化冲突,甚至文化休克。所以,本文就从“恭维、评论、禁忌”三方面来阐述中美文化的差异,为进一步做好两国之间交流和沟通做了一个铺垫。

关键词:文化交流;文化冲突;恭维;评论;禁忌

当今,世界变化迅猛,国际间的交往越来越频繁。从一个国家到另一个国家不再是千山万水、难以实现,现在几乎是朝发夕至的家常之事了。而且科技高速发展,整个地球变得越来越小,正所谓“The earth is a global village.”但在国与国之间这种密集的交往中,如果不了解对方的文化、历史、宗教、习俗,往往会闹笑话,甚至会出现非常尴尬的局面。本文就从“恭维、评论、禁忌”四方面来阐述中美文化的差異。

“恭维”不管是在中国,还是在美国,人们在语言交流中会经常用到,它起着问候、鼓励、赞扬、开启话题以及缓解矛盾的作用。但是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都有着它自身不同的文化特点、语言特色,在表达恭维语言的形式上以及对恭维语言的应答上都存在很大的不同和差异,中美两国当然也不例外。比如,有朋友邀请你到他家去做客,一进门美国人可能会恭维的说:Your wife is very pretty.(你的妻子真漂亮。)而中国人一般不会用这种开场白,他们一般会表扬主人家的孩子或赞扬他们的房子:你的儿子真聪明(Your son is very clever.)或者说:你家的房子真漂亮像个宫殿(Your house is very beautiful like a palace.)对于别人的表扬恭维,中美两国人的应答也不尽相同,美国人会很自然地说:thank you !而中国人为了表示谦虚,会习惯性地回答:哪里哪里。美国人听了就觉得很奇怪,难道还要我具体的表扬哪里漂亮、美丽、聪明吗?这就经常造成了中美两国人在理解上的差异,导致误会甚至是冲突。所以,在学习一个国家语言的同时,还要了解该国的文化、历史、风俗。再如,中国人表达恭维的时候习惯用“你(you)”作主语,而美国人习惯用“I(我)”作主语。比如,夸奖一个人英语说得好,中国人说:你的英语说得非常好(You speak English very well.)而美国人则习惯的说:I think you speak English very well.(我认为你英语说得非常好。)另外,美国人经常在外人面前表扬自己的家人,如:妻子、子女、父母等,而中国是一个以“谦逊”为传统的国家,中国人很少在外人面前“自吹自擂”自己的家人,他们只会以表扬外人的子女、父母来贬抑自家人,这表现出一种“谦虚”的美德。比如:中国人表扬某个美国人的妻子漂亮、贤惠,这位美国人也实事求是地说:I think my wife is very beautiful and elegant.I love her very much.中国人听到这话就感觉很别扭,很不自在。当然,随着社会的发展,国际交流的频繁,很多中国父母也以自己的子女的特长为赞美内容,尤其是对自己的独生子女,但大部分中国父母还是继承传统的谦逊习惯,称赞别人家的子女。而且,中国人对别人表扬你也特别会用谦辞,有时候谦虚过度也让人难以理解,尤其是让一些外国人难以理解,甚至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比如:你被邀请参加一个学术讲座,事后大家都表扬你水平很高,讲座很精彩,你却谦虚的说:“我才疏学浅,没有准备,随便说说。”美国人听了就会很不开心,既然你没有准备,随便说说,为什么还要搞这个讲座呢?你这不是不负责任,浪费大家的时间,拿听众寻开心吗?又如:你到美国公司去应聘工作,一定要自信,不能过于谦虚。如果你很客气谦虚的说:“我初来乍到,没有经验,望多包涵。”美国人听到你这么说,不但不会包涵你,反而连工作都不会给你,要么最多让你去打杂,去干那些不需要经验的活。

“评论”在日常生活中比比皆是,对一次演讲的评论,对一节课的评论,对一场音乐会的评论等等。但中国人和美国人在评论的方式、态度、用语等方面都有这天壤的区别,如果对此不够了解往往会造成很大的误会。一般来说美国人比较直爽,评论语言很是直接;而中国人在评论时就比较委婉,该直截了当的发表见解和看法时却往往含糊其辞,模棱两可,不置可否,令美国人摸不着头脑,不知其意。大家可以看看下面这个例子(庄恩平,1933:70-71):

A:Well,how am I doing? (我干得怎样?)

B:(心想:他做错许多事,但我不想让他泄气,所以不能告诉他)Just fine.You are doing just fine.You learn very quickly.(好,你做得好。你学得很快。)

A:(心想:他为何要恭维我呢?我想我做得并不好。)How about this part? Is this okay?(这部分怎么样?可以吗?)

B:(心想:真叫我难开口!假如他觉得做错了,为何自己不开口说出来呢?)Oh,yes...well,...um,I think maybe you need to work ah...a little more slowly...ah...I’m sorry,I don’t mean to criticize....(哦,是这样的......嘿......我想你或许要做得噢......慢一点......唉......对不起,我不是有意要批评你......)

A:(心想:他为何怕批评我呢?)No,no,I want to know what needs improvement.I didn’t do the part correctly,did I?(不,不,我想知道什么地方需要改进。这部分我没做好,是吗?)

B:(心想:你说对了,你完全搞错了。)Oh,I didn’t mean that.Really your work is fine.(哦,我没那个意思。真的,你做得不错。)(心想:他到底要我说什么呢?)

A是上了岁数的美国雇员,B是美籍华人,比较年轻的上司。我们通过括号里对双方心理活

动的描述,大家很明显能看出问题出在哪里。A是个美国人,他有着典型的美国人的直爽的

性格,他希望B能直接告诉他他哪里做的不好,哪些地方需要改进;而B虽然是美籍华人

但是他思想里还是存在根深蒂固的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他不想伤害A,说话的语气和方式

非常顾及A的面子,但是A不能理解,这就造成了他们之间很大的误会。所以有时美国人

提出某个问题,中国人觉得很难办的时候,就用中国人的拒绝方式,说一句:我们考虑考虑

(We will consider it.)这在中国人听来就是婉转的拒绝了,而美国人却认为成功的可能性

很大,因为consider是指积极思考,努力想办法解决,事情办成的概率相当高。这就又造成

了相互理解中的误会。所以,在跨文化交际中,对英美文化缺乏了解的,可以看看以下的句

子,会对你有较大的帮助。

Perhaps we shall have to discuss it.(可能我們要讨论一下。)

It is being discussed.(正在讨论这问题。)

Maybe it will not be convenient.(可能不方便。)

Because of certain reasons,it may not be possible.(由于某种原因,这不大可能。)

There are perhaps certain problems.(可能有些问题。)

There could be some complications.(可能会很复杂。)

It is an intense matter.(这是个复杂问题。)

“禁忌”语指人们在说话时,由于某种原因,不能、不敢或不愿说出某些具有不愉快的

联想色彩的语言。简单的表达就是“不能随便说、随便问的事”。禁忌语在中美两国都普遍存在,如果处理的不好就容易引起不愉快、不开心,甚至会产生矛盾、冲突。比如在中国,经常把亲属或者某人死去称为“逝世”或者“升天”之类;上厕所说成“方便”等等。而在美国有很多个人的隐私(privacy)都属于禁忌语,不能随便去问的,否则就触犯了他们的隐私,引起很大的不愉快。比如:美国人不喜欢别人问他们的年龄,尤其是女士对此更是忌讳莫深。而中国人对此就比较随便,两个陌生人在一起交流时,有时就以此为话题打开话匣子,对年轻的女士就问“芳龄,对上了年纪的老年人就问“高寿”、“高龄”等等。而和美国人在一起交流时,你不知对方的年龄,女士你以Ms,男士你以Mr称呼都不会有问题。而与此相反的是,中国人一般离婚了,大家都不好意思去问、去提,除非他自己主动告诉你,主动和你去交流这个问题。这可能和中国几千年的封建思想有关,女人都信奉“一女不事二夫”、“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从一而终”的思想,大家都觉得离婚是一个不太光彩的事情。但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中国人对此也越来越放的开了,中国的离婚率也越来越高。但美国是全世界离婚率最高的国家,他们对自己的离婚史并不忌讳,不管你出于什么原因离婚,大家都觉得很正常,都认为是家常便饭,不足为奇。中国人和美国人还有一个很大的区别,对于个人的收入与开支,美国人从来都不去打听,哪怕是夫妻两个也不会互相询问;而在中国询问对方收入多少是司空见惯的事情,尽管有时大家不会如实的告诉你,但被问者也不会生气,也不会有什么反感。而且,在中国一个人买了一样东西,熟悉的不熟悉的人都喜欢打听东西的价格;而在美国,人们一般只会赞美这东西很好,不可以随便打听东西的价格,如果你实在想知道,也只能采取很婉转的方式去问,比如:I like your skirt very much.I also want to buy one.Is it very expensive? 另外,在美国千万不要询问他们的宗教信仰,这是一个比较敏感的话题,问得不恰当、不适合往往会引起矛盾冲突。不像在中国,大多数人都是无神论者,所以他们的生活话题一般涉及不到这方面,但就算问道这方面的问题,也不会产生矛盾,更不会得罪人。在美国,宗教信仰是绝对自由的,你信你的,我信我的,大家互不干涉,更不会互相去打听,这也成为他们约定成俗的规定。所以,在与美国人交流中,我们必须要搞清哪些话题是他们的禁忌。根据邓炎昌、刘润清(1989:227)在谈论禁忌语时,认为不宜向美国人询问的话题有:

How old are you? (你多大年纪?)

What’s your age? (你多大年纪?)

How much do you make? (你挣多少钱?)

What’s your income? (你的收入是多少?)

How much did that dress cost you ? (你的连衣裙花多少钱买的?)

How much did you pay for that car ? (你的汽车是多少钱买的?)

Are you married or single ? (你结婚了吗?)

How come you’re still single? (你怎么还没结婚?)

So you are divorced.What was the reason? Couldn’t you two get along? (噢,你离婚了。什么原因呢?两个人合不来吗?)

Are you a Republican or a Democrat? (你是共和党人还是民主党人?)

Why did you vote for....(你为什么投......的票?)

Do you go to church?   (你信教吗?)

What’s your religion?  (你信什么教?)

Are you Catholic?  (你信天主教吗?)

通过以上的分析和阐述,我们可以看出,中国人和美国人在“恭维、评论和禁忌”三方面的表达和运用上有较大的差异。所以,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年轻人,我们肯定要积极学习,努力探索,更快更好更精的了解和掌握中美文化上的不同,以适应时代潮流,更好的为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安康,自我素养与文化的提高而不懈的奋进学习。真正了解和掌握中美文化差异刻不容缓,做一个与时俱进国际化的当代的弄潮儿。

参考文献

[1]林大津:《跨文化交际研究》  福建人民出版社  2012年1月

[2]赵学明:《中国与西方语言哲学观刍议》 外语学刊  1996(3)

[3]胡文仲:《文化与交际》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4年版

[4]王德杏:《跨文化交流中的语用问题》  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0

[5]庄恩平:《走出误区——中美交际文化差异实例分析》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1993

作者简介:

姓名:舒彩霞,性别:女,出生年月:1971.09,职称:副教授,工作单位:江苏省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禁忌恭维文化冲突
为何恭维让我们不舒服
为何恭维让我们不舒服
殃怪与禳解:壮族麽经所见禁忌文化研究
恭维为何让我们不舒服?
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青少年犯罪新趋势
哈尼族图腾文化意涵与当代启示
林纸一体化企业文化冲突与协调
由禁忌语探索中西文化异同
“文化冲突”让日剧很窝火
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