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让练习反馈更有“度”
2019-09-10陈娇娇
陈娇娇
练习课是小学数学重要课型之一,是新授知识的补充与发展,是挖掘学生创新潜能、发展学生智力的有效手段。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却普遍存在效率不高的问题。要想提高练习课的有效性,笔者认为,教师应转变观念,重视练习中的反馈,让练习反馈“说有热度,学有法度,练有效度,思有深度”。
說有热度,在分享中点燃学习热情
练习课往往被上成传统的讲评课,学生只是静静地听,长此以往就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如何改变这种局面呢?分享式教学在此方面具有很大优势。以认识时间的练习课为例,课上,我出示了一张图片(见下图),随后抛出问题:他们可能什么时间去图书馆?
问题一出,各小组沸腾了。
组1:我们组用排除法来解答这道题,8:20开始做作业,所以7:50不可能;因为10:30要去少年宫,所以也不行;8:25,写作业才用5分钟,也不大可能。所以,最好的答案是9:10。
组2:我们组是画时间轴,时间发生在8:20之前和10:30之后的都不可能,再考虑8:25和9:10哪个更合理。从8:20到8:25只用5分钟做作业,一般不太可能,所以9:10比较合适。
组3:我们同意前两个小组的发言,做这种题要想想我们的生活实际才可靠。
学生们充满自信地交流着想法,这才是有温度、有热度的练习反馈课。
学有法度,在分享中掌握有用的方法
练习课的功能不仅是巩固新知,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活用所学知识,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在复习画线段这一知识点时,有这样一道题:小牛想考验一下小羊,它拿来一把只有3个刻度的尺子,可以量出哪几种长度?
学生毫不犹豫地回答:“3厘米和5厘米。”“还有其他想法吗?”课堂沉寂了十几秒后,学生的小手纷纷举了起来。一个学生自信地回答:“我们从刻度3画到刻度5,就是画了2厘米长的线段。”“你是怎么想到这个方法的?”他高兴地答道:“我们学过怎么用断尺画线段啊!”本以为惊喜就到这里了,没想到还有一个学生补充说:“这个答案应该有很多很多种吧?用3厘米的线段不断地画,可以画6厘米、9厘米......”随着他的讲解,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练有效度,在分享中促进思维效能
学生在分享与交流中经验不断丰富,在碰撞与沟通中思路不断融合,数学思维也得以形成。例如在复习完“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基本题后,我紧接着抛出一道题:“梨有34个,苹果比梨多(少)6个,苹果有多少个?”答案很快就出来了。我又抛出一道题:“梨有34个,梨比苹果多(少)6个,苹果有多少个?”果不其然,这次出现了两种声音。“这和上一题不是双胞胎题目吗,怎么列式却不同呢?”学生展开热烈讨论,在争辩和分享中弄清了此题的关键是“谁和谁比,谁是大数,谁是小数。不能看见多就用加,看见少就用减”。
思有深度,在分享中形成深刻共识
没有灵魂的数学课平淡无味,没有思想的数学课缺乏灵气。教师在教学中应深入挖掘练习中所蕴藏的各种数学思想。例如在讲解“把一根彩带对折,再对折,这时每段长5厘米。这根彩带原来长多少厘米?”时,有的孩子巧妙借红领巾、脖子上的钥匙绳、小纸条等实物动手折,有的孩子则借助画图法计算。有声的分享中传递着无声的数形结合、数学思想,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也促进了对数学思想的感悟。
在分享式练习课教学中,孩子们学会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分享式数学练习课,有效提升了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作者单位:福建省厦门集美中学附属滨水学校)
责任编辑:李香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