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公共艺术小品在公园中的应用

2019-09-10陈梦怡姜涵语张燕

炎黄地理 2019年4期
关键词:诸暨小品功能性

陈梦怡 姜涵语 张燕

摘 要:公共藝术小品的这个艺术理念引进我国的时间不长,至今尚未有明确的设计模式和系统的设计方法。公共艺术小品是“人—公共艺术小品—环境”体系中极为关键的桥梁,是引导大众参与到公共空间,实现人与人交流、互动的重要因素。论文结合国内公共艺术的发展状况,以公园为特定的研究空间,通过对公园公共艺术的调查、分析、研究和总结,分析了公共艺术在城市公园中的应用中出现的不合理的地方以及发展后成熟的面貌,着重对公园公共艺术小品艺术语言等方面的研究,提出了几大问题,倡导功能性与艺术性相结合,体现民族性、地方性公园公共艺术小品设计理念,提出探索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以展望未来公共艺术的发展。

关键词:公园公共艺术小品;原创性; 地方性;功能性;环保性

0 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公园公共艺术小品逐渐受到的人民的普遍关注。它以独特的艺术形式,在提高城市公园艺术价值和氛围有着重要的作用。公共艺术小品具有较强的艺术性,既能美化环境,丰富园趣,使人民从中获得美的感受和良好的教益。我国对公园公共艺术小品研究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公共艺术小品的建设中存在许多的问题。结合当代公园公共艺术小品现状,研究公园公共艺术小品的原创性、地方性、功能性。提出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研究中国公园公共艺术小品的学者目前还无法用一种理论来概括中国的公园公共艺术小品的现状。公共艺术小品存在在公园中,被游客观赏并熟知,而互联网的发达使所有人都能传阅小品,更容易的发现小品所存在的问题。通过对目前公共艺术小品的应用进行研究,针对诸暨地区进行调研,因诸暨最出名且被人熟知的就是珍珠和西施,故从这两方面入手观察诸暨的各个公园,总结了存在的问题,并根据调查中杭州市的优秀案例,分析并学习后,提出了相应的问题解决方法。

1 公园公共艺术小品存在的问题

1.1公园公共艺术小品缺乏原创性

在诸暨的公园,经常会看到类似,甚至一模一样的公共艺术小品出现在不同的环境中。如果说千篇一律的公共设施能够产生统一的空间整体效果,那么那些抄袭现象严重的公共艺术小品则失去了其基本的特征,成为了一种单一的产品,而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我们会对相同的公共艺术小品出现在不同文化、历史背景的公园中而感到惊叹,雷同的作品只会令人感觉到厌烦和无奈。相同的公共艺术小品反复的出现在各个不同的城市公园,究其原因是现代设计师缺乏原创的创新意识,在公共艺术小品创作中没有深入的研究和探索,那些作品也没有受到应有的法律保护,所以城市公共环境中才反复出现“亨利.摩尔式”的公共雕塑作品。

1.2公园公共艺术小品缺乏地方性

公共艺术的小品在诸暨的公园中随处可见,可是每个公园的小品都有似曾相识之处,仿佛不曾到过的公园,有着前世相逢的“亲近感”,可是我们并不需要这种“亲近感”。游客奔波千里,只为一睹当地公园的芳容,换来的却只是一座一座造型相似的建筑,缺乏新意。很多当地的公园都存在普遍的相似性,没有地方的特色。小小的圆圈限制了我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如今的状态就像是在追求统一,不仅仅是城市形态的统一还有公园公共艺术小品的统一。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如此美丽的中国大地,却随处可见相似的公园小品。设计者应该本着艰苦奋斗,乐此不疲的精神来创作具有地方特色的小品。应该向当年西游记导演学习,学习他的精神,为了拍摄一个画面,寻遍了中国的山川大地;也应该学习神农氏的精神,尝尽百草才写出了《本草经》。地方性公园的小品需要了解公园所处地方的历史与故事,需要去当地走走,需要与老人进行一次对话,为设计收集一些素材,这样我们才能看见融入当地特色的小品设计。设计也应该本着“匠人精神”,设计与当地有关的小品,让当地人看见,有亲近如同的归属感;让游客置身当地,犹如身临其境;让归来的游子望见,有如落叶归根。设计自己的设计,设计历史的设计,让公园的小品更具地方性。

1.3公园公共艺术小品缺乏功能性

公园公共艺术小品在为景观服务的同时,必须强调其基本功能性,即公园公共艺术小品多为公共服务设施,是为满足游人在浏览中的各种活动而产生的,如公园里的桌椅设施或凉亭可为游人提供休息、避雨、等候和交流的服务功能,而厕所、废物箱、垃圾桶等更是人们户外活动不可缺少的服务设施 。在诸暨大部分的公园中,绝大多数的小品只具备观赏和休息的功能,而丰富的功能性景观小品绝大多数均有较强的实用意义,在设计中除满足装饰要求外,应通过提高技术水平,逐步增加其服务功能,娱乐的功能,要符合人的行为习惯,满足人的心理要求。建立人与小品之间的和谐关系。通过对各类人群不同的行为方式与心理状况的分析及对他们的活动特性的研究调查,使人们的需求在小品的物质性中得到满足。因此,公园公共艺术小品的设计要考虑人类心理需求的空间形态,如私密性、舒适性、归属性等。

1.4公园公共艺术小品缺乏环保性

环保是指环境保护,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活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为了保护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我们应该在小品制作的材料中下功夫,使用环保的材料,使用耐用耐打磨耐酸雨侵蚀的材料,减少二次的制作成本。在诸暨的各个公园中,随处可见的小品,在历经风吹雨打的多年磨砺下锈迹斑斑,有随时倒下的风险,安全性极低。

2 诸暨公园艺术小品囧境的破解之道

2.1完善政策法规,保护艺术小品原创性

对于解决原创性的问题来说,我们应该鼓励大量的原创作品,完善法律对原创作品的保护,为设计师的创作提供一个良好的交流和发展的平台。设计师应该要做到,以本国、本地区的历史文化特征与艺术发展状况出发创造作品,也要发挥自身的艺术素养,让各地的人都能见识到我国设计师存在的独特意义。公园公共艺术小品的创作过程中,在尊重大众意愿的同时,尽可能的彰显个人、地方特色,遵从原创。

2.2结合当地历史,凸显小品的地方性

在体现艺术小品的地方性方面,主要在于设计时要多了解地方的历史,多与当地百姓进行沟通和交流,多利用当地现有的材料进行设计,这样更能突出体现当地的风俗民情,有利于设计创作小品与当地风格相融合。

诸暨的城市广场就体现了地方性,公园里的小品包含了历史的元素,介绍了诸暨本地有名的历史人物,使人们在游览公园时能了解,为诸暨这片土地做出巨大贡献的人物生平。城市广场在路灯的造型上也花费了一番功夫,独特的造型应用了古代烛台的样式,逐渐上升的路灯高度,代表着逐渐提高的诸暨人民生活水平。符合公园公共小品的地方性。

公园公共艺术小品缺乏地方性,而杭州西溪湿地公园和诸暨的城市广场正是我们学习设计小品增添地方性的很好的素材。

2.3关注人的需求,体现小品的功能性

在体现艺术小品的功能性问题方面,设计师们可以通过天马行空的想法,将一个小品包含多种用途,借鉴国内外大师的作品,多接触社会生活,立足人的需求,知道人们真正需要的东西,并加入自己的创意设计。

2.4使用绿色材料,实现小品的环保性

对于解决环保性问题的方法来说,尽可能利用环保型材料,利用废品再设计,或者延长小品的使用年限也算是间接促进环保。

例如诸暨的珍珠、河蚌有很多,而贝壳和河蚌壳就成为了数量众多的废弃物,公园的小品可以利用形状、颜色各不相同的珍珠、小品河蚌壳进行创作,这样的小品设计节约了很大一部分的材料能源,是很好的促进环保的方法。

3 公园公共艺术小品设计的新趋势

3.1对自然环保的原材料的偏向

在杭州的公园里,我们会发现,其实很多的小品材料都来源于原生态的、未经重新开发过的,这种生态环保的材料美被我们发现并开始利用。伴随着国家的“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的理念,我们从只为了美观不顾环境污染的材料利用,到如今的吹捧上天的“原生态、无添加”的使用材料理念,我們成长了许多。其实原材料也可以创作出许多美丽的东西,如古代的兵马俑,原始土家房,都是我们爱慕、新奇的对象,原材料有原材料的美,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利用。

我们可以尽可能的往原材料的使用方向靠近,也可以通过原材料的使用,发明发现更好更环保的材料,环保是我们设计材料发展的新趋势。

3.2设计思路的扩宽

现在城市公园公共艺术小品的设计思路不再是那么局限,设计师可以根据当地的历史文化设计出极具当地特色的小品,而不是局限于自己空想的死板设计。如杭州某街边艺术小品,巧妙的把光能,电能加入到公共艺术小品的设计中,使小品亮起来,动起来,而不在是一个呆板的小品,这让小品更具艺术美感;公园艺术小品也不仅仅只具有观赏功能,还具有使用,休憩功能。

3.3材料与造型上的时代特色

灯,都具有照明的功能,从古代的蜡烛到煤油灯到现代的台灯、吊灯、装饰灯、射灯等,从可燃性材料的应用到现在的电力照明,每一个灯具的演变进步都代表着一个时代的发展。就如杭州西湖公园附近(图23)的这一处灯柱小品来说,古代的灯是蜡烛燃烧释放的光与热。而现在的灯柱是结合蜡烛圆柱的造型,但在材料的利用上却大不相同,使用了现代的电、钢等材料,别具一番现代特色。

4 结语

总而言之,公园公共艺术小品在设计中要考虑小品的原创性、地方性、功能性、环保性,要以满足人的设计为出发点,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体现人文关怀。公园小品的功能性设计在总体的设计中占重要的部分,艺术小品设计必须具有独特性,不仅仅是指设计师的个性,还包括了艺术品对它所处的区域环境的历史文化和地方特色的反映,汲取当地的艺术特色,采用当地独有的材料和制作工艺,产生具有一定的本土意识的公园公共艺术品设计;同时公园公共艺术小品在设计的方面也要采用环保可再生材料来制作艺术品。公园艺术小品不仅可以带给人视觉上的美感,而且更具有意味深长的意义。好的小品不仅具有强大的功能性,还注重小品设计的地方性,强调历史带给我们的记忆、想象、体验等因素。不仅能够丰富视觉景观,创设地形还能增强公园的感染力,起到传播文化,寓教于乐的作用。展望公共艺术小品更美好的未来。

基金项目:2018年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jykc1825)

参考文献

[1]王黎明、李勇.城市公园园林艺术小品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民营科技,2011,7.

[2]谢秉漫.公共设施与环境艺术小品,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2,2.

[3]韩远彬.浅析园林小品在城市公园中的作用,安徽农业科学,2005,6.

[4]袁静、王诗鑫、薛育佳.当今中国公共艺术小品雕塑浅析,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10.

[5]刘传军.雕塑小品在城市景观中的应用.美与时代·城市,2015,7.

[7]李文华.基于城镇化视角探析当下中国公共艺术的“公共性”问题,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2016,6.

[8]王文浩.浅议城市雕塑,安徽建筑,2003,3.

[9]王克庆.城市公共环境艺术——城市雕塑的思考,城乡建设,2001,10.

[10]朱其,中国城市的公共艺术与文化空间,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1.

作者简介

姓名:陈梦怡 性别:女 出生:1998 03.19 籍贯:浙江省台州市 职称:学生 研究方向:园林艺术 邮政编码:311800

通讯作者:张燕

猜你喜欢

诸暨小品功能性
中医外治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进展
《临宋人小品》
心理干预对学生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作用分析
诸暨人爱荷至深
亚洲丰系列功能性肥料
村规民约的备案审查机制研究
卢立军作品选
防治功能性消化不良药膳两款
世相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