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法训练与有球训练的综合设计
2019-09-10曹晨
曹晨
足球运动是一项对队员综合能力要求较高的运动项目,其中既有无球的移動技术,也有与身体触球相关的有球技术。不论是无球移动技术还是有球技术,都需要用步法作为技术支撑和串联。因此,步法是队员做出灵敏移动、迅捷变向、快速摆脱的基础,步法训练也就成为足球训练的重要内容之一,将步法训练与有球训练有机结合,能使训练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步法训练结合有球训练综合设计的优势
教练员在进行步法训练和有球训练时,首先,可以丰富训练内容,强化训练目的,避免出现训练无节奏的情况。其次,要提升队员技术的综合运用能力,使技术与技术的衔接,尤其是无球技术与有球技术之间的衔接能力更加连贯、熟练,不会出现技术脱节的情况。再次,可以增加单位时间内无球与有球练习的练习密度,让训练符合运动刺激要求,避免出现练习无效的情况。最后,符合实战情境,让训练具有实战特点,符合比赛对抗要求,避免出现与实战不符的情况。
二、步法及有球技术的特点和分类
足球运动的跑动是急停、急起、变向、转身、跳起等一系列动作的自由组合,且还要与有球技术进行快速衔接、变换,这就决定了足球运动的专项步法特点,以及步法和有球技术的分类。
(一)步法特点
1.灵敏:迅速改变运动的方向。
2.协调:肌肉的用力、方向和速度协同一致。
3.快速:迅捷的移动速度和完成动作速率。
4.灵活:自如地变换步法。
(二)移动步法分类
移动步法可以分为急停步法、急起步法、变向步法、转身步法、跳起步法(表1)。
(三)有球技术分类
有球技术可以分为踢球(传球)、运球(带球)、接球、头顶球、射门(见表2)。
三、步法训练与有球训练的结合原则
(一)符合实战原则
足球技术来源于实战,因此,步法训练与有球训练的结合要符合实战特点。
(二)组合多样原则
组合多样有两重含义:一是足球运动中的步法训练多以组合出现,因此步法训练也应尽可能以多种组合的形式出现。二是足球运动中的有球技术均需要各种步法来衔接,因此,步法训练与不同有球技术的训练组合也应具有多样性。
(三)合理搭配原则
一是搭配时机合理。注意有球训练与步法训练的前后训练顺序。二是搭配内容合理。根据场地区域与情境,合理搭配步法训练和有球训练。
(四)比例适宜原则
单位时间内,步法训练时间与有球训练时间比例要与训练主题或者训练目的相适宜。单位时间内训练重点可稍有侧重,但不宜出现训练的单位时间内步法训练时间过长,使队员到了疲劳极限时才结合有球练习。
(五)巧用器材原则
一是辅助器材的使用要与训练的目的和性质相适宜。二是要充分利用辅助器材,但不是器材越多越好,一物多用且能达成目标为最佳。
四、设计实践
足球场上步法与有球技术的运用是复杂多变的,以下4项训练是移动步法练习与有球训练的结合方法。
(一)步法训练结合传接球训练
在比赛中,队员需要不断移动位置来接应队友,便于有效地传接球。因此,多种步法训练结合传接球训练能让移动与传球及移动与接球、传球技术有效衔接。
训练1:十字移动+传接球。
目的:在快速、灵敏的移动步法中进行传接球。
场地:在一块场地内,在边长为0.5m左右的方框内站1名队员,距离其2m处放置2个相距1.5m的标志盘,在距离标志盘2~3m处设置1名队员持球协助练习(图1)。
方法:2人配合完成练习。一名队员在方框内进行前后左右的十字移动,随后跑至1个标志盘处急停,与队友进行一次接球、传球,再侧身跑到另一个标志盘处急停,与队友再次进行一次接球、传球,最后,跑回到方框内(图2)。
变化:移动步法内容可以变化。如,在2个标志盘间移动时进行左右滑步或在方框内进行单脚十字跳。步法训练次数可以变化。如,完成2个十字移动和左右各2次移动后接球、传球。与队友的有球练习可以变化。如,一脚触球,大腿接空中球、衔接踢出空中球,头球,接球后跑向另一侧标志盘后传球给队友。传接球后可附加动作要求。如,传球后完成转身急起。
(二)步法训练结合抢截球训练
在比赛中,队员的防守是在不断移动中进行的,需要灵敏的步法。因此,灵敏步法训练结合抢截球训练能让防守移动与抢截球技术有效衔接。
训练2:绳梯+抢截球。
目的:在协调、灵敏的移动步法中进行抢截球。
场地:在一块场地内,6或7人围成直径5m左右的圆圈,圆圈中间2人进行抢球。在外围放置4个长3m左右的绳梯,距绳梯5m处各放置1个标志盘(图3)。
方法:8或9人1组,6或7人传控球2人抢球(周边可以多放置几个备用足球)。当足球被中间防守队员拦截或者破坏时,传球失误者迅速到身边的绳梯完成相应步法练习(此时圈中是1人抢球,抢到球的队员迅速补充失误者的位置,变成控球者),步法训练完成后的传球失误者快速跑到圆圈中变为抢球者。
注意事项:绳梯步法训练内容可以提前预设(如,设置4个步法训练内容)。队员可以在每次步法训练时自主选择完成,直到4个步法训练均完成后,才可以重复进行。
变化:缩小抢圈范围。限制队员每次触球的次数。可适当加入步法内容。如,在绳梯上完成相应步法后,继续向前方5m的标志盘加速跑,绕过标志盘后再折返加速跑回圆圈内抢球。
(三)步法训练结合射门训练
在比赛中,队员在射门前需要进行跟进、摆脱、抢位等移动。因此,步法训练结合射门训练能让快速移动与射门技术有效衔接。
训练3:变向移动+射门。
目的:在快速、协调的步法训练中进行射门。
场地:8~10人分成2组。在一块场地内,在距离足球门20m处,左右两路各放置4个间隔1.5m的标志杆(图4)。
方法:第一名队员做连续变向绕杆,当其快要完成时,另一名队友从其身后向前传球,做完连续变向绕杆的队员接到来球完成射门,两队可同时进行。正对球门左侧的队员用左脚射门,正对球门右侧的队员用右脚射门(图5)。
变化:射门的距离可以加大,也可以设置守门
员。标志杆之间的距离可以缩小,或者左右错位摆放(图6)。也可以设置几名队友在前方,练习者先传球给队友,再进行步法训练,步法训练结束后,队友再把球传给练习者,练习者随后进行射门(图7)。
(四)步法训练结合对抗训练
在比赛中,队员需要经常做出持球转身或无球转身的移动。因此,步法训练结合对抗训练能让快速移动与对抗技术有效衔接。
训练4:转身移动+2v2有球对抗。
目的:在快速、灵活的转身步法中进行有球对抗。
场地:在一块场地内,4人1组,同队队员相对而站。在场地中间留出15m×15m的对抗区域,在对抗区域的4个角上各设置1个边长为3m的安全区(对角颜色相同,包括2个红色安全区、2个蓝色安全区),在对抗区域场地中间再放置1个足球。4个边上各放置2组间隔8m的标志杆,每组3个标志杆(每个标志杆间隔1m)(图8)。
方法:队员绕标志杆快速完成前进—后撤—转身—前进—后撤—转身后跑进对抗区域抢夺足球。抢得足球的队伍要将球传或运进本方安全区(红队为红色安全区、蓝队为蓝色安全区),随后再将球传或运至另一个安全区。无球队员防守,一旦抢得足球则转为控球方,将球传或运进本方安全区。规定时间内,将球传或运至本方安全区次数多的队伍获胜(图9)。
变化:在此基础上,可以适当加入器材。如,加入小栏架,让队员在进入对抗区域前做跳跃或高抬腿,再衔接转身跑动。对抗区域的范围和人数可以调整。如,缩小对抗区域,对抗变成3v3。有球训练内容可以调整。如,在场地各边均设置1个足球门,进行对抗+射门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