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活动中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2019-09-10陈核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19年39期
关键词:环节题目历史

陈核

不少教师一提起复习课就摇头:复习课还能上出什么新名堂?无非就是“炒冷饭”,把学过的内容重复一遍,把讲过的知识点再强调一遍,这样就可以完成教学任务。但是,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无法对这种复习课产生学习兴趣。为了改变枯燥无味的历史复习课,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最大的启发,让历史复习课“活”起来。笔者采用“知识竞赛”的形式,在组织形式和复习内容上求变创新,对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在小班教学中进行了一堂别开生面的“活动复习课”。

在课前准备中,全班分成两个小组,由学生自行确定组名为“文景之治队”和“开元盛世队”,准备好红、黄、蓝、绿四色的ABCD卡片一套。

教学环节一:必答题

准备10道必答选择题。为避免学生七嘴八舌说出答案,特别规定学生只能举牌作答,必须在规定时间内作答,学生彼此不知道答案,教师能从卡片的颜色看出大家的答案,并快速做出判断,哪位学生出错,出错的比例有多少,然后根据出错的题目做具体的讲解。如果学生都选择同一正确答案,则快速进入下一题。比如:

例题:史学家张岂之认为,在中国古代,一个新的封建王朝的建设,“必然要体现自己的新”,但“也离不开别人的旧”。以下史实最能体现材料中观点的是( )。

A. 秦朝确立郡县制

B. 隋朝创立科举制

C. 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

D. 明朝废除丞相制

有8名学生举绿色的B牌,而这道题的答案是红色的C牌,这就说明学生们对题目的理解还是存在一定的偏差,不少学生没有很好地理解“也离不开别人的旧”这句话,只看到“新”的就马上选了“科举制”。说明审题不用心,要引起注意,加强材料型选择题的练习。

教学环节二:抢答题

准备10道抢答选择题。增加题目难度,要求学生迅速审题,快速思考,起立回答。比赛规则:如果答错,则对方得到1分。这样一来,学生的压力骤增,比赛的气氛越来越浓厚。在题目的设计上,除了难度把控之外,还要发挥历史学科这门人文学科的特点,注重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比如:

例题:史载唐太宗时,有大臣奏请修复长城,太宗笑而置之。太宗不修长城的理由是()。

A. 唐初北方无边患

B. 长城已失去防御能力

C. 唐朝国力虚弱,无财力支持

D. 开明的民族政策使民族关系融洽

例题:温家宝说:“国之命在人心,解决人民的怨气,实现人民的愿望就必须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和监督政府。”“国之命在人心”之内涵与下列古代哪一思想一致()。

A. 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B.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D.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教学环节三:猜猜我是谁?

教师根据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设计3个提示问题,哪位学生能在最短时间内猜出问题答案就能得分。题目的设计结合通俗易懂的现代语言,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设计题目如下:A. 他是男的;B. 他朋友圈刷步第一名;C. 他光头。第一个问题引发悬念,并没有学生抢答,第二个问题一看,学生都乐了,因为微信刷步这个活动跟他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怎么隋唐时期也有人玩刷步?第三个问题一弹出,马上有学生站起来抢答:“是玄奘!因为他当年西行取经,从长安走到天竺,当时没有火车飞机,当然刷步第一名啦!”猜出答案的学生固然高兴,其他同学的兴趣马上提升,希望下一题也能一样快、狠、准地猜出答案。

类似的问题设计还有:A. 他是一位诗人;B. 他的诗直面社会现实;C. 他的诗跟他的名字一样。第一题一弹出,马上有急性子的学生猜测是“李白”,毕竟他是唐朝最著名的诗人之一,第二题一看,又有学生猜测是“杜甫”,但都不是正确答案,直到第三题一抛出来,学生才恍然大悟,原来是“白居易”。相信通过这道题目,他们对写诗“直白易懂”的“白居易”印象不能更深刻了。

教学环节四:无敌大屏幕

首先选出每队代表,让他背对屏幕,队员给予提示,在规定时间内猜测出教师所给出的历史名词,多者为胜。同时,注意提示语言中不能带有所给出的历史名词当中的字眼,否则减10秒参赛时间。给出的历史名词主要包括:赵州桥、隋炀帝、步辇图、贞观之治、筒车、安史之乱、黄巢起义、开元盛世、藩镇割据……为了让队友猜出相关历史名词,学生使出浑身解数,连肢体语言都用上,经此一役,许多学生对这些历史名词记忆深刻,比起死记硬背,这样的方式更得学生的“欢心”。

教学环节五:一言不发

运用肢体语言,模仿历史图片。准备10幅历史人物图片,快速在大屏幕中展示,然后抽取其中一幅图片,让一位学生模仿,其他队员猜测,1分钟内猜中个数多者胜出。教育部编的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材中,含有大量历史图片,每一张图片都蕴含丰富的历史信息,教师要尽可能地利用好这些图片,将图片素材融入知識竞赛是个不错的选择。这样既能引起学生注意,也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做到“左图右史”,融会贯通。有学生模仿“李白”,巧妙地“饮酒状”,有学生模仿“安禄山”,模仿其跳胡旋舞状使劲转圈……这些让人捧腹的动作,却精准地抓住历史人物的特征,相信通过模仿历史人物图片,学生对“唐太宗、武则天、鉴真、安禄山、李白”等历史人物一定“难以忘怀”吧。

教学环节六:历史名词接力赛

这个环节也是总结阶段,学生逐个在黑板上写出本单元出现的历史名词,小组接力,写的个数越多得分越高。如果出现错别字,则对方加分。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回忆本节活动课所学历史名词并准确写出,而不是“纸上谈兵”,会说不会写,初中学生容易出现提笔忘字或错别字的现象,通过这一环节,很多学生发现了同伴的错别字并协助改正,而为了追求高分,每位学生都跃跃欲试,力求又快又准地展示答案,为组争光。这一环节最后的评分采用组间评价的方式,两组互评,各自挑错,也增加了比赛的激烈程度。这个环节的设计,其实是对本课内容的回顾,真正意义上做到一步三回头地复习,而不是只“活动”,不“复习”。

历史是真实的,但历史又是遥远的,如何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历史,感受历史,如何让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生动起来,或许我们可以采取新的方法:用通俗易懂的现代语言改变枯燥无味的历史复习课内容,用创新的知识竞赛方式,让冷冰冰的历史人物“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东环中学的小班化教学给新型的活动课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猜你喜欢

环节题目历史
本期练习类题目参考答案及提示
依托过渡环节 构建游戏化微课程——解决幼儿园过渡环节“消极等待”的策略
谚语趣画
五环节助学教学设计案例
新历史
追根求源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
多环节可变主体行为监管的行为观测力度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