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语文教学由封闭走向开放

2019-09-10唐利华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19年4期
关键词:语文课程课程标准生活

唐利华

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语文教学,特别是高中语文教学仍处于一种相对封闭的状态,“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很大程度是停留在口头上,并没有真正认识到语文学科是一门重视实践的学科,离开了生活,语文教学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一、 在学生生活中融进更多的社会生活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注重语文的应用性特征,加强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联系”,“未来社会要求人们思想敏锐,富有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对自然、社会和人生具有更深刻的思考和认识”。可反观当前的中学生,特别是高中学生,基本上失去了与社会联系的机会。三点一线的生活就构成了学生生活的全部。新课程标准虽规定每学期有两周的社会实践活动,但又有几个学校能真正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长此以往,学生已经与社会脱节,成为边缘人了。

事实上,学校不是一个封闭的地方。“高中语文课程应联系学生生活,加强语文实践,沟通古今中外,面向未来世界,应以专门性和综合性、边缘性相结合的学习内容,向学生展示层次多样的语文课程图景,提供丰富的语文营养和多向度发展的途径,也给语文课程自身增添生长活力”,我们应该开放教学时空,拓展学生发展的空间,“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按照具体条件和学生的需求,有选择地、创造性地设计和实施课程,开发利用各方面的课程资源,建立互补互动的资源网络,发展教师的教学个性和业务特长,根据时代的需要建设开放、多样、有序的语文课程体系”。如果我们不能真正把语文与社会联系起来,那么语文的发展总停留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

二、在课堂教学中注入更多的生活活水

语文教学要联系到学生的实际生活。我们怎样才能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体验,受到启发,接受教育。无论在课堂上,还是基本能力的训练中,我们要关注学生的生活。很多学生害怕作文,不是因为他们不会表达,而是他们缺乏现实生活的体验。他们的记忆里没有“生活”,缺乏感性认识,真正读死书,死读书。反思我们的教育,应该把丰富多彩的生活引入到课堂中去。让我们的学生不仅能学到丰富的知识,而且使他们的情操受到陶冶。语文学科的教学内容应该是丰富的语文生活,应是借助教材平台搭建的语文生活大舞台,而不只是狭隘的教材内容。

三、在教师施教中让学生有更多的表现

教师在组织教学时,要经常设疑提问。不能让教和学油水分离,学生被动思考、被动接受。

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是封闭式的。在封闭的课堂上,久而久之,性情活泼的学生成了捣乱的坏学生,性情乖巧的学生成了思维僵化的“仓储”。那么,开放式的课堂教学应该是怎样的呢?从内涵看,它应该具有自由性、发展性,即在承认学生具有创造潜能的基础上,为其提供充分的机会,讓他们能进行创造性的学习或其他活动。它不仅要重视学生知识和能力的掌握,更重视学生潜能和个性的发展,它要相信每个学生的发展潜能,创造各种条件引发学生创造性想象性潜能的开发,使每个学生都能有机会在其天赋所及的领域最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才能,它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好胜心及探究事物根底的心理。

开放式的教学模式,是在一种宽松的环境下学习,打破封闭教学模式的沉闷局面,学生在兴趣推动下,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在敬慕教师人格魅力中,发现文学的丰富内涵和交际实用功能,学习变成一种享受,无疑会使学生从厌学的情绪中解放出来,由“要我学”转为“我要学”,教学达到了“不复需教”的效果。

语文教师要打破教学内容的清规戒律,冲破规定程式,消除整齐划一的弊端,以睿智的导航人和平等的合作者的角色,与作为主体的学生一起营造灵活多样、开放自由的语文舞台。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冲破桎梏,走向开放!

猜你喜欢

语文课程课程标准生活
广州市教育局邀请专家深入解读《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
新文科背景下《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学改革研究
关于开辟版块答疑解惑的通知
以端午节为例谈传统节日作为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实施
新课程标准下的计算教学怎样教更有效
站在语文课程的高度教学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中可持续发展教育思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