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生促力”初中班主任工作中的困惑与策略

2019-09-10韦佳捷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19年4期
关键词:值日班会家校

韦佳捷

【摘要】  当前社会出现:学生缺乏生活力、教师忽视生活力、家长不懂生活力,学校看轻生活力等不足的表现,作为学校教育的第一阵地,班主任可以从班级活动、主题班会、班级日常管理、家校联系等几方面入手,尝试逐步提高孩子生活力的能力。

【关键字】生活力  班主任   班级管理

当今学生生活力不断下降,高分低能层出不穷,甚至有高学历的大学生找不到工作……这给初中班主任工作带来了新的思考和想法。初中三年是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虽然今天的浙江教育水平不断提升,鲜有学生初中毕业就真的走上工作岗位,但是初中的学习和生活要教会他们怎样去认识社会、了解社会,从而更好地让他们立足于社会。

1.初中学生缺乏团结协作精神与责任心

当代学校在二胎政策放开之前独生子女比例越来越高,许多学生没有学会和同学一起协作,甚至都不愿意一起参加一些体育活动,虽然许多学校已逐渐有所意识采取行动,但现状的改变需要一个过程。而责任心的缺失就更加明显了,优秀学生不愿担任班干部,最好什么事情都不要叫我做;中等学生连值日生都做不好,没有老师的提醒,根本不做值日,似乎这些分工的事情跟自己根本不搭界的!更不用说班级中一些跟自己无关紧要的事情,如班里有学生今天因病因事没来上学,也很少有学生主动告知班主任,又比如自己周边有垃圾也鲜有人主动捡起扔进垃圾桶……这些事情表现出越来越多的话,班主任工作势必难上加难!

2.初中教师缺乏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当今的老师,不仅仅是一个名普通的教书匠,每一位老师不管是刚毕业的小年轻还是快临近退休的老教师,每天要应付的不只是几十位学生的教学,也许他一天要交很多表格,一天要上交几份总结,还可能要开好几个会议……你说在这样的前提下,试问一个普通人,还有精力和时间去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教学艺术等其他方面吗?有些80、90后老师,可能自己的生活力都还没有完全培养好,怎么有能力去培养我们的孩子。

3.初中家长不注重孩子生活力

当代家长可能比学生自己和老师更注重分数,以前都说“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现在可能换成“补补补老师的建议,分分分家长的面子”。家长对于分数的在意程度,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这可能会带来中学生学习成绩方面的提升,但行为习惯方面却大大落后。学生缺乏生活力的例子数不胜数,如不会洗衣做饭,不能个人独立生活,不能与同伴有效交往等等,究其根本,是家长与学校不断剥夺且代替了儿童生活的能力,使儿童与一个真实存在的生活环境相脱离。

1.班级活动多以培养学生生存技能来开展,如每月一次包饺子活动(由不同小组轮流参与,每一个由班级中一组学生负责买材料以及具体的包煮等过程,让其他同学也能感受到来自同学地辛勤付出),每学期开展一次水果拼盘活动,同时可以邀请家长一起参与等。

2.主题班会多以学生实际出现的问题入手,有针对性的开展,比如最近出现值日情况较差,由班委提议,进行主题班会的开展,班会开好后要有跟踪反馈,评价班会的效果,如果效果不好,找到原因继续在班会课上探讨直至问题解决才停止。这样既能有效解决班级中出现的问题,也能培养班级同学以班为家的信念,还能提高班干部的责任心,一举多得。

3.建立值日班长制度,值日班长的设立并不是一件新的策略,但对于班级容易被忽略的那部门学生生活力的培养十分有效。因为班级中等以及中等偏下的学生,很难担任校级、班级中的重要职务,而他们恰恰又是班级中占据很大比重的一部分,他們既能对前面同学产生压力,又能对后面学生带来促进,对于班级整体生活力的提高都有帮助。

4.家校联系方式要多样,随着信息技术地不断进步,现在班主任与家长联系越来越方便。一个电话让家长来一趟学校几分钟就到了,几脚油门班主任可能就到学生家里家访了。既然已经这么便捷,我们是否想一想有没有什么更好的方式,既促进家校联系,又培养孩子的生活力呢?比如在可以在立夏时节组织烧野饭,家长和孩子一起参加,这种活动让孩子参与买、煮等具体环节,不仅培养了生活力,也促进了家校沟通和亲子关系……

5.班主任利用寒暑假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可能是提高学生生活力最有效最快捷的方式。比如:在暑假可以组织部分学生进行家乡环境变化的调查,这种活动既让学生有机会接触社会,也提高学生关注身边的能力,从而给他以启发,我可以怎么样,我能为社会、家乡做什么,面临环境的恶化我有什么感受和启发等等,这些对于孩子们的社会责任感培养,生活力的提高肯定是有帮助的。

简而言之,陶行知的活力,能从学生本质上出发,解放学生,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摒弃分数至上的错误观点,将越来越多的孩子带到生活中去,带到大自然匀,将“生活教育”理念根植到孩子心中。因此,班主任也要抓住当前教育改革的机遇,将这一具有创造性的思想带入课堂中去,培养学生的生活力,从而取得更好的育人效果。

[1]高谦民.培养生活力是“生活教育”的根本宗旨[J].江苏第二师范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

猜你喜欢

值日班会家校
谈如何有效的开展幼儿园家校共育工作
妈妈画上老年妆出席班会孩子落泪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家校携手,共促发展
浅谈如何发挥主题班会作用提高高中德育教育时效性
互动+沟通——基于信息技术的家校沟通新模式
值日歌
小熊值日
小河马值日
微班会:管窥班会的现实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