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铿锵三人行 一曲《堰山情》

2019-09-10云朝清

参花·青春文学 2019年4期
关键词:都江堰市青城山都江堰

云朝清

音乐无国界,那些神奇的哆、来、咪、发、嗦、拉、西汇聚,成了多少美妙的音乐。形形色色,不同风格,融汇成了伟大的艺术。世界那么大,我想只有音乐是相通的吧。用声音汇成一条民族历史的悠悠长河。

——世界著名指挥大师小泽征尔

说实在话,出身农民,没多少文化的我,对音乐是一窍不通,甚至可以说是个乐盲。

直到有一天,在老山前线打仗的我,听到一曲曲歌颂保家卫国的高亢战歌——《血染的风采》《十五的月亮》《凯旋在子夜》……唱到泪流满面时,不禁感受到音乐是那样令人激奋。

后来回到地方,在一家小新闻单位工作,本来天生没有音乐细胞的我,慢慢地被生计压得再也无“歌”可唱。然而,在今年我们单位推出的春晚上,一曲《堰山情》,悠悠地直往心里去,又撩动了我动笔采写的念头。

著名词人闵凡路说过,词贵在流畅。词的流畅,是一种律动之美。大河奔流,浩浩荡荡,一泻千里,气象万千。高天流云,云卷云舒,多姿多彩,令人神往。于是形诸于文字,赞人文笔,便有了“行云流水”之谓,缓急有致,舒卷自如,赏心悦目是也。

《堰山情》歌词流畅,朗朗上口,韵味深厚。歌曲由南港和木西两位词人作词,黄天信作曲,江靖演唱,中共都江堰市委宣传部、都江堰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策划监制,都江堰市青城山都江堰风景区管理局、都江堰市文广新局、都江堰市旅游局联合出品。

據了解,《堰山情》的创作灵感,来自于词曲作者三人倾注都江堰多年,所积蓄的内心情感的迸发。

他们说,创作这首《堰山情》,意在弘扬中华文明,歌唱大美四川,传播天府文化,加快世界文化名城建设。唱响四川旋律,展示成都魅力,努力将“创新创造、优雅时尚、乐观包容、友善公益”的天府文化核心内涵打造成为彰显成都魅力的一面旗帜。

作词南港和木西在词中通过四季变化呈现出美轮美奂的天府美景画卷,其中融入著名学者余秋雨先生对都江堰的经典定位“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编曲黄天信系四川音乐学院教师,二○○四年参加工作后,在都江堰进行了长达十余年的音乐兼职教学工作,对天府文化及天府源头音乐元素有深入的研究。在这首歌曲的创作中,采用四川特色的调式、美声及通俗演唱的方式,将其融入到当下流行音乐配器中,让人们在音乐和歌声去感受和向往山、水、道、熊猫及天府大美的独特魅力。

“一首歌一个故事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经历,所以故事就不一样,听的音乐风格也有所不同。音乐总是会有一种神奇的力量,会和你的心情完美地对接。生命中的不同阶段,会听不同的音乐。这是人生的一种升华,也是对音乐的一种尊敬。”词作者南港先生如是说。

《堰山情》作曲者黄天信,在天府之国作曲界小有名气,歌唱家蒋大为曾亲自演唱他作曲的歌曲《等你在草原上》,在国内外音乐界引起不小轰动。

来自不同行业、不同地方的三个人,因为音乐、因为都江堰连在一起,引发共鸣,创作出了《堰山情》。

作曲者黄天信,更有一番感悟在心。他说,歌如其名,从歌词到曲调,《堰山情》无处不散出着都江堰独特的气息。

黄天信还认为,我们每个人的文化、个性和经历各不相同,由此对音乐的感悟是会不一样的。同一首曲子不同的人听了,会有不同的感悟,即使同一人在不同的心境下听同一首曲子,也会有所差异。所以,不要过多地在意他人对音乐的感觉,凭心的指引,听自己喜欢的音乐,这就足矣。

铿锵三人行,一曲《堰山情》,让我们再次细细聆听吧!

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

一堰一山醉人间

……

每当春天春色满园,

我就想起了美丽的都江堰

捧一波绿水拜一拜都江堰

李冰治水功德高千秋万代传

每当夏天夏日炎炎

我就想起了幽幽的青城山

点一柱道香,问一问青城山

人间风雨情末了,道法源自然

……

让心和耳朵去感受,去聆听。

(责任编辑 刘冬杨)

猜你喜欢

都江堰市青城山都江堰
白描画《青城山下摸鱼哥》
彩铅画《锦鲤》
国画《李冰垂钓图》
《逆行者》油画
李世华《金龙狂舞》
青城山偶得
都江堰市旅游气象服务体系建设初探
道教养生文化品牌对成都“文化之都”建设的价值探析
BONBONLAND—2017都江堰·西部音乐节将于国庆黄金周举行
拜水都江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