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情境的创设

2019-09-10胡秀娟

大东方 2019年6期
关键词:手势思维数学

胡秀娟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特别是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教师的任务就是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把问题抛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探究找到答案,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让他们充分的动起来,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课堂是他们的,所以,我在教学中努力和学生一起融入课堂,努力做到多一点开放,少一点束缚,让课堂充满灵性,充满生机和活力。

从参加工作到现在,十几年的一线教育使我感受颇多。每当面对着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时,看着他们是那么的有个性,有主张,力求张扬自己的个性,抒发自己的热情。我想,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教育观念的改变是势在必行的。新的课程标准的实行需要我们用新的理念对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进行改革。数学课堂如何体现新理念呢

深入研究新课标我们不难找到答案,以新课标为核心理念,才能让数学课堂彰显其独特的魅力。才能让学生真正的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学习数学。

新课程强调要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提倡开放、多样的课堂教学形式,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因此,要使小学数学课堂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我觉得要在课堂教学中做到以下几点。

一、课堂要动,在实践中发展思维

课堂应当是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富有个性的,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这点呢,如果每一节课我们都用心去设计一下,这还是不难做到的,要充分体现“学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让学生经历数学化过程的活动,让学生自己建构数学知识,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出把课堂还给学生,体现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如在教学可能性的时候,有这样一个问题:把硬币抛出去,哪面出现的可能性大,哪面出现的可能性小呢,学生纵说纷纭,我拿出几个硬币,让他们分组扔一扔,然后汇报一下结果,最后通过几个小组统计的结果表明,两面出现的可能性都是二分之一,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找到了答案,而不是我们教师强加于他们的,在动手中他們参与到活动中,心情很高兴,每个学生都被带动起来,因为玩是孩子们的天性,在玩中他们学到了知识,发展了思维了,又激发了他们学习数学的乐趣,如果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多一些这样的活动,就会改变原有的枯燥,乏味,所以我感觉这样的活动多了以后,学生都很喜欢上数学课了,所谓的富教于乐,其实内涵是很深的。

二、重导入,以兴趣引发思考

一堂课是否成功起点很重要,在这个起始阶段要找到一个新的切入点,从一个新的角度,采用一种新的教学手段或教学策略,激活学生的思维细胞,让他们对新知有一种探究的欲望,那么接下来的学习就会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进去。

1、以旧促新,手法要新。每一节课的学习都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我们也常常用旧知识导入,这是很平常的事,关键的是方法要新,给他们带进一个迷惑的圈子,才能在更大的程度上唤起学生的求知欲。

例如:讲《分数的初步认识》,我提出,把6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分多少,请用手势表示出来,同学们都纷纷的伸出三个手指,我接着又说,如果把2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分多少呢,请出手势,同学们又不约而同的伸出一个手指,我接着又说,那么把一个苹果分平均给2个人,每人又分得多少呢,请出手势,这时同学们都茫然了,手势也很乱,不知道怎么表示了,可以看出此时的学生是疑惑重重,我说别急,用手势表示不出来,请用语言告诉老师,有的学生说每人分到一半,那么一半能不能用我们以前学过的数表示呢,同学样说不能,那你们想认识这样的数吗,这样很自然的就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又加强了新旧知识的联系。

2、用故事导入,视角要新。孩子们都喜欢听故事,如果把学习与故事联系起来,那学起来就轻松了,而且他们也乐于接受,其实这个故事实际上就为学生设置了解决问题的情景。

例如教学《分数大小的比较》时,我是这样引入的,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分数的知识,有两个动物朋友也想用分数的知识解决一个问题,那就是猪八戒和孙悟空在取经的路上炎热难耐,他们找到了一个西瓜,孙吾空说他要吃这个西瓜的二分之一,猪八戒说他要吃这个西瓜的四分之一,同学们想一想,他们谁吃的多呢,为什么呢,如果让你选择,你要吃多少?通过这样的一段小故事,把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起来了,他们会迫不及待的去探索,去找寻答案。所以一堂课的导入很重要,它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习热情,能引人入胜,会起到水到渠成的作用,因此,我们要让导入新颖、多样、有趣。

三、教法灵活,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数学教育既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更要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不可代替的作用,创新是一个国家的灵魂,那么从小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我认为应该体现在每时每刻,对于我教师来说更是责任重大,所以在我们的课堂上,多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才能为他们的创新打下坚实的基础。那么发散思维的培养,在于我们教师的灵活引导。

在学习认识几分之的时候,有这样一个环节,让学生动手折一张纸的四分之一,一个小男生折出了八分之一,我当时想与这个要求也不符呀,刚想放弃的时候,忽然灵机一动,问学生,他虽然折的不是四分之一,但是你们看看他折的是几分之一呢,然后我启发学生,你们能用这张纸折出几分这一呢,不难想到,学生们的思维被打开了,折出了很多几分之一,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自己就拓展了知识面,还有一个环节,就是折二分之一的时候,学生的折法就一种,时间一点点过去了,孩子的折法还是很唯一,到了折四分之一的时候,我动手折了一个,然后就看到了学生们不同的折法,我一一的展示在黑板上,这使我感受到在课堂教学中,只要我们用心,一句话,一个小动作都可以让学生的思维得到不同的发展。

四、精心设计练习,以练促学

练习能巩固学生学习的知识,使知识系统化,又是形成技能的基础,又能在练习中检验知识的运用,要精心设计练习题,是很有必要,题型应该精练,典型,要有一定的智力坡度,它是一节课的总结与提升,应该有基础性,综合性,发展性。这样才能更好的训练学生的思维。

总之,我们要把枯燥的数学课堂教学,上的生动,有趣,学生才能喜欢,使知识变成活水源泉,这才是我们教育的最终目标。

(作者单位:双岗镇小学校)

猜你喜欢

手势思维数学
挑战!神秘手势
胜利的手势
思维总动员(二十五)
思维总动员
善问让思维走向深刻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认手势说数字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