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跨国企业的跨文化管理
2019-09-10王振潮
王振潮
摘要:伴隨着发展迅速的经济全球化进程,不同国家之间的经济和政治联系越来越紧密,不同文化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频繁。跨国公司进行跨国公司工作时,不可避免的会面临不同的文化。如何应对跨文化冲突已成为跨国公司运作中的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跨文化管理不仅可以帮助企业快速发展,还能增强企业竞争力。
关键词:跨国企业;跨文化;管理
一、引言
现在的世界,这是一个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跨国公司的发展应与时俱进。跨国企业如果想要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凸显出来,就一定要持续增加其自身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全方位重视不同国家文化带来的管理问题。跨国企业在进行跨国服务时,一定要先树立先进的管理理念,在进行管理时,一定要运用科学的管理办法,但是跨国公司因为其存在地域性的差异,企业内部的文化会大不相同,所以一定要促进企业内部不同背景文化的和谐共存,能够最大程度地营造非常好的企业内外部环境,实现各国文化的交融与进步,以减少文化冲突的发生,才不至于影响企业的正常经营管理。
二、跨国公司的形成与特征
跨国企业的开始起步始于资本主义经济垄断时期。在此期问,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无法与他们自身所拥有的财富和丰富的自然资源相匹配,于是他们把触角伸向了其他国家。有些比较富有的人一起创建了基金会来控制整个财富,他们的主要经营方式就是通过进行业务之间的往来,渐渐地扩展到其他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导致了世界格局出现了变化,渐渐地变成一体化的格局。在这种情况下,跨国企业聚攒了大量的金钱,这些跨国企业拥有以下几点特征。
(一)所覆盖的范围广,拥有的资源相对较多,跨国企业所形成的其自身的品牌有着非常高的价值,这种跨国企业经常组合到一起,外国企业进入其他国家市场进行业务,与其他国家的企业共同经营以此来发展自己公司的业务。这种的跨国企业,其所覆盖的范围是十分大的,产品开发、宣传和营销的投入比其他企业大很多倍,品牌声誉高,品牌价值高。
(二)跨国企业有许多资金来源和灵活的合作形式,不仅是强大联盟的形式,还拥有非常大的比例股份等。它有许多资金来源和合作形式不同定。
(三)在全球战略的指导下,跨国企业采用综合组织管理模式,以此方式发展企业。其目标是在全球范围内运营并瞄准国际市场。因此,他们不仅在一个地方设立企业,而且在许多国家设有分支机构。面对这类企业的情况,他们整合了组织管理模式,这是当务之急。
三、跨国经营中的文化差异
文化是人类社会生活中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包括语言、社会意识形态、价值观、道德理想、习俗和习惯。作为一个多元文化的机构,跨国经营在不同文化区域和背景下形成的国际企业将不可避免地面临来自不同文化之问的文化冲突和碰撞。主要表现如下。
(一)审美心理学差异
某一群体的审美标准和能力。它来自艺术形式,如建模、表演和文学,并对营销活动产生重大影响。在选择服装时,美国人注重宣传自己的个性和追求新奇,而中国人则追求优雅,内涵和社会和谐。有些东西在某种文化背景下具有独特的象征意义,在不同的国家或地区,它们的象征意义可能完全不同。
(二)宗教差异
大多数国家的宗教信仰不同,宗教信仰是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传统的主导地位,宗教信仰在塑造一个国家的民族性格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表现为一种稳定的价值体系。基督教倡导节俭和勤奋,这很容易导致追求效率和实用主义的人生哲学。佛教强调精神修养和贬低物质欲望,容易导致对技术的忽视和对融洽的社会和谐关系的影响。这些价值观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形成和渗透对消费者需求和消费模式的内容结构产生了明显或暗淡的影响。
四、跨国公司的跨文化管理
(一)加强跨文化交际
进行跨国企业之间的交流时,文化是整个交流之问不能避免的话题,每一种的沟通方式一定代表着各自国家的不同文化。每一个国家每一个跨国企业都有着其自身的价值宗教信仰等,在进行跨文化交流时,要尽可能减少这种不同的文化之问的冲突。虽然跨文化交流在某种程度上是困难的,但通过认识交流的差异,加强交流的频率和选择适当的交流方法,有助于提高跨文化交际的效果。
(二)进行不同种文化之问的训练
1.进行不同种文化之间的训练的必要性
进行不同种文化之问的训练可以使企业中的员工素质得到一定的改善,在此基础上,提升跨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其业务赢得广大市场。进行不同种文化之间的训练不仅能够改变相对于同一个国家的企业的同定弊端,还能够使得各国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最大化的融合,减小文化之间的不同所带来的坏的影响。
2.跨文化培训的内容
(1)介绍自然和社会环境。在不同文化的国家工作的员工需要熟悉自然和社会环境、社会制度、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法律制度等。
(2)语言培训。跨文化培训的最简单内容就是语言培训,因为语言是文化价值的运载体和交流的前提。
(3)当双方文化管理有着非常大的不同时,我们应该使用包容和谦虚的心态,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到别人的身上,这需要我们从他人的角度思考。为了促进共同发展,文化管理阶段的高级党也可以培养下级党。
(4)当跨国公司对自己的企业看不到未来发展的前景时,应该和其他领导人相互商量,就每个人的意见达成共识,讨论的方向一定不能偏离公司的大发展方向,也可以发散各自的思路,从而促进整个企业的全面发展,提高市场份额。
(5)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当出现文化差异时,首先一定要尊重各国的文化,然后在尊重的基础上,选取历史相对悠久的文化进行学习,丢弃不好的文化,这样跨国企业之间的文化交流才能持续的进行下去。
五、结语
在进行跨文化管理时,全球营销企业应在充分了解自身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基础上选择自己的跨文化管理模式,以实现不同文化的最佳结合,形成自己的文化。拥有核心竞争力,熟练掌握跨文化管理的艺术和技能,使跨国企业能够在国际舞台上自由驰骋,实现成功运作。
参考文献:
[1]刘瑛.当代跨国企业跨文化管理的特点与强化措施[J].对外经贸,2013( 06):113-114+147.
[2]赵龙珍.跨国企业生产转移项目中的风险及跨文化管理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3。
[3]张颖青.当前跨国企业管理面临的文化差异[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3( 01):127-130.
[4]冯星.跨文化管理:跨国企业必须“跨”过的坎[N].中国劳动保障报,2012-07-07( 004).
[5]朱顺红.跨国企业跨文化管理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2( 12):69.
[6]张鲲.浅析跨国企业本土化战略的关键要素——跨文化管理[J].中国商贸,2011( 32):218-219.
[7]罗兰.基于文化差异下我国跨国企业的管理策略[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1( 06):78.
[8]钱一欣.跨国企业管理中文化整合的研究[N].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26( 11):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