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将人文教育渗透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
2019-09-10吴丽霞
吴丽霞
在物理教学中加强人文教育,有助于学生全面和谐健康发展。教师必须转变观念,善于捕捉科学与人文的结合点,让学生在学习中得到智慧与德育的双重熏陶。通过开展教育活动、环境影响等方式和途径,把人文精神内化成人的品格,通过对人的精神世界进行全面塑造,就是一般意义的人文教育。真正的教育不但包括科学教育,还包含人文教育。实践证明,物理教学中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有机融合,在教育教学中相互渗透,可以提升受教育者的综合素质。
一、将人文教育渗透在概念、定理教学中
物理教学的主要内容是教授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物理定律,但是在这些知识和定律中处处蕴涵着人文思想,只要教师有意识地挖掘,在教学中不断渗透,就会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感染作用,对物理课堂教学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以讲解物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内容为例,因为运动是永恒的,学生要用运动发展的眼光去看世界,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再以教学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为例,教师可以向学生补充科学家研究永动机的故事,用科学家坚持不懈研究的故事感染学生,教育学生养成勤奋、踏实的品质。
二、将人文教育渗透在课堂教学中
物理知识相对抽象,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教师的教学策略选择也很重要。我认为,将人文教育渗透在物理课堂教学中,也是激发学生兴趣、顺利开展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以教学平面镜和平面镜成像知识为例,我们可以引用“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这句名诗创设诗意情境,导入新课;教学机械运动这一内容时,可以借用毛泽东的诗句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创设情境,为物理课堂教学增添文化趣味,潜在地感染学生学会学以致用,将书本知识和生活现象结合起来。为了更好地理解“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这一概念,我们还可以引用成语“风吹草动”,草为什么能动?也就是按照能量的转化与守恒定律。这一类渗透人文教育的策略,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强化学习效果,而人文思想就在无意识中渗透于教学之中。
三、将人文教育渗透在物理学史教学中
每一门学科都有其学科史。物理学科史是学生理解物理知识、不断完善认知结构、拓宽知识视野以至培养学科素养的重要素材。在物理学科教学中渗透学科史,既可以让学生理解物理学知识的萌发与演变,掌握物理学思想,学习科学方法,也可以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和良好的道德情操。如钱学森、邓稼先、居里夫人等很多科学家的身上,都体现了科学探索精神,也表现出浓浓的爱国主义精神,以及他们反对迷信思想和封建权威,不懈坚持科学真理的伟大精神,这对学生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不无裨益。
四、将人文教育在物理试题的制作中
新课改下,物理考试试题的制作已经从重视考查知识逐渐转变为考查学生的全面素质,在考试中逐渐彰显人文教育思想。例如下面两道题:
1.还记得2008年北京 “绿色奥运”吗?“绿色”是指“绿化城市、绿色生活、绿色消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等内容,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举办“绿色奥运”。下列做法中属于 “绿色”理念的有( )。
A.不乱扔废旧电池
B.驾车时经常在教学区大声鸣笛
C.电器不使用时仍在待机状态
D.随意将矿泉水瓶扔弃在林区
这道试题的字里行间把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落到实处,结合物理学科使人文精神渗透有了归宿,那就是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2.汽车已经进入许多千家万户,这既带给了我们便利和快捷,也污染了环境,影响了交通安全。你能运用所学物理知识回答如下问题吗?
A.热机工作时排出_________和产生__________,这是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
B.汽车发动机是将_____能转化为______能。
C.油罐车运输时在地上拖一条铁链有何作用?
这道题充分渗透着能源意识和環保意识。从中就可以看出,物理学习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
(责编 唐琳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