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信息技术提高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2019-09-10张容芳

大东方 2019年6期
关键词:生物有效性信息技术

张容芳

摘 要:生物作为我国教育教学体系中重要的组成科目,对于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有着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从整体上讲,生物学科具备着内容信息量大、紧贴社会生活实际的特点,对于学生而言具有一定的难度。尤其是在当前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背景下,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再适应学生的发展需求的情况下,开展高效的课堂教学,保证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广大教师十分关注的问题。而在当前信息化的社会背景下,信息技术的融入为生物课堂教学打开了新的大门,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以直观、生动的知识呈现方式,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而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提高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就需要广大生物教师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对此,本文就这一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以期能够为相关读者提供积极的参考。

关键词:信息技术;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

引言

总体而言,将信息技术完美的融入到生物课堂教学当中,是教师更新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的重要体现,能够极大的增强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且信息技术的科学运用,还是为生物课堂教学的情境创设起到重要奠基的功能,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实现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保证,同时也是促进教学改革的重要手段。所以,就信息技术在生物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利用进行分析,具有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

1、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兴趣对于学生而言是最大的学习动力,因此教师整合信息技术与生物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而信息技术针对生物学科知识当中的文本、图片、视频或是音频等,可以进行综合性的处理,教师在利用信心技术时,首先就需要明确信息技术应用的优势作用,进而在以此为基础,将生物知识以声音、光、色等图文并茂的形式予以展示,以调动学生的多个感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而激发其求知欲,提高其生物知识内容的学习兴趣,最终促使学生能够主动的参与到生物课堂教学活动当中。也就是说,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

例如:在教学“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时,直接以对话或是文字进行微生物多样性的表述,会带给学生枯燥的感受,教师可以将生物多样性的情况,以图片或者是视频影像的方式呈现给学生,为学生创设一个“多样性”的环境,以加深学生的理解,同时这样的教学方式,对于学习任务繁重的中学生而言,也能够有效缓解学生紧张的学习压力,激发其学习兴趣,进而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生物课堂教学所传授的知识,都是教师将教材内容分割之后,进行分开教学,这样的教学方式主要还是以灌输为主,学生生物知识的获取处于被动状态,知识结构的建立也受制于教师教学模块的分割。而利用信息技术则可以有效改变教师知识传授的这一固化模式,信心技术本身所具有的优越性,可以将生物知识进行整合分析,为学生的主动学习和自主构建生物知识体系提供了便捷而内涵丰富的知识库。而且信息技术的应用还可以通过对学生视觉、听觉感官的刺激,促使学生形式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例如: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提出相关的问题,以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如在“细胞的物质输入与输出”教学时,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选取合适的教学视频进行导入,教学内容中有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的内容,教师就可以为其播放这一内容,并在播放之前,先提出问题“物质跨膜运输的过程是怎样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之后在让学生带着疑问进行观看并总结。但要注意,教师要为其预留足够的思考时间,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实现学生的“我要学”。最后,生物学科的知识点内容比较繁多,且比较杂乱,教师在复习巩固教学的阶段,则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知识的总结归纳,进行课堂上推送,帮助学生建立系统化的知识结构,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3、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实验教学,强化教学效果

在生物教学的环节当中,生物实验是非常重要的内容,生物实验教学的开展,能够让学生通过实际的体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具体实验的的趣味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尤其是能够强化学生的对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但是生物实验由于本身学科的特性,其具体的实验过程,在很多的情况下都有着实验时间长的特性,且部分实验材料的缺乏,往往无法在课堂无法有效的进行,再者就是缺乏相应的实验工具,不易展开观察的实验。面对这一情况,教师就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制作相关的实验课件,开展生物实验教学,以视频演示播放的形式,让学生观看实验过程,这样一来,技能加节约课堂时间,还能带给学生十分深刻的印象。例如:“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探究光合作用的实验原理”等,这些实验的时间都比较长;还有观察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多媒体技术可以更直观的观察。所以说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的教学课件,则能够有效改变这一情况,并能够给予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保证教学的效果。最后,除了利用信息技术强化课堂教学,教师还可以强化微课平台的使用,开展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将需要进行的生物实验,通过微课平台,让学生在课下进行预觀看,这样可以极大的节约课堂教学的时间,用于学生问题的解决和探究活动的开展,不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4、结语

总之,利用信息技术提高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具有十分积极的可行性,事实证明,信息技术在生物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生物教学的效果,不仅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轻松、愉悦的环境,还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了生物知识学习的难度,因此教师必须加以足够的重视,合理的可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强化课堂导入,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提高生物实验效果,进而促进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丰英.生物课堂教学因信息技术更精彩——浅谈信息技术与生物课堂教学的整合[J].学周刊,2014(02):156.

[2]田伟华.认识三个特性 把握三个原则——论现代信息技术在生物课堂中的应用[J].浙江教育技术.2013(03):41-43.

[3]宋小涛.融入现代信息技术,深入生物课堂教学[J].中学课程辅导,2018(08):45-46.

(作者单位:柳州市钢一中学)

猜你喜欢

生物有效性信息技术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第12话 完美生物
生物趣多多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