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策略
2019-09-10黄春鸿
【摘要】:通过学数学来实现逻辑思维的成长,其实这就是实现数学学科素养的过程。后者简而言之,就是小学生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难题的能力培养。如此便形成了学数学-数学逻辑思维-逻辑思维的发展链条。本论文结合实际教学经验对此展开解析,所形成的的培养策略,虽然带有浓厚的个人特色,但对于小学生数学逻辑思维培养不失为一种途径。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数学思维 逻辑思维 教学方法
前言:从小学知识学习到逻辑思维能力提升,这是需要一个过程的,那就是学数学之后实现数学逻辑思维的转变。也就是说,对于小学生来说,必须通过数学学习,并且将这种知识联系生活,使其培养出数学思维之后,才能够进一步使其拥有逻辑思维能力,从而促进数学学科素养的提升。
一、小学数学教学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目的
按照现如今新课标的的要求,小学生学数学的最终目的就是提升数学学科素养。学科素养概念很模糊,一般理解是用学科知识解决难题的能力。而这个能力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不是说培养就能培养出来的,必须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数学练习,建立起学生数学逻辑思维,再具体结合生活,通过数学来解释生活,或者通过数学具有的公式、定理、推导等能力,培养学生缜密的分析、对比、总结、归纳乃至于逆向思维能力,从而能够对生活拥有更深的认知。只有这样才会让小学生拥有基本的数学学科素养。或者说,在数学学习到学科素养提升的过程中,数学逻辑思维、逻辑思维二者只不过是两个重要的台阶。由此可见逻辑思维对于数学学科素养提升的重要性。
二、从数学学习到数学逻辑思维
1.低年级学生趣味性建立是关键
小学生通过形象思维认知世界,就是看什么都是表象,这对于小学生建立数学思维来说,绝对是一种阻碍,但是只要懂得巧妙利用,同样也可以让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从而逐渐地使其建立起数学逻辑思维。当然,小学生也有其自己的逻辑思维,只是这种思维很薄弱,但是经过科学引导,他们的薄弱的逻辑思维往往可以使得数学逻辑思维得到快速建立。
比如:在课堂上,为了让学生理解从1到10各个数字的意义时,教师可以问学生:“同学们我这里有十张饼,我只能吃一张就饱了,我吃第一张和吃第十张,效果一样不一样?”学生肯定会说一样,教师继续引导:“如果我一次吃十张饼才能吃饱,那我直接吃第十张,你们认为我吃饱了吗?”学生:“没吃饱,你吃第十张其实还是吃了一张饼!”教师:“哦,那我吃了一张了,想要吃饱,还得吃几张?”学生:“10-1,还得吃9张!”这个过程中,有的孩子并不会做减法,但是他会查数,一查自然而然也能给出正确答案。另外在100以内加减法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逻辑思维来反推,100-10=90,那么90+10=?,通过教师引导后,小学生知道90+10=100,初步建立了加减逆运算。类似的还有乘除法等等。当然,這是一年级小学生数学逻辑思维的一种培养方式,结合生活小例子,促进学生和教师互动,实现形象思维向数学思维逐渐转变。也能够使得学生薄弱的逻辑思维得到锻炼,其不断地影响数学逻辑思维,二者得到不同程度成长。
2.高年级学生思维锻炼是关键
如果是高年级小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的培养,有了一、二、三年级的训练,有了一定数学逻辑思维能力,但是继续培养中需要拔高。就是不能再用低年级的方式来进行,因为那样会使得学生感觉无聊。所以此时必须结合生活中高级一些的数学问题,提升学生分析、对比、归纳、总结以及逆向思维能力。如:
小明家养了50只鸭子,养了18只鸡,养的鸡和鹅总数比鸭子多了10只,问小明家养了多少只鹅?
这道题和生活紧密联系,锻炼了学生数字敏感度以及分析、总结、对比能力。学生们都会通过给出的条件来推导:50+10=60只,这是鸡和鹅的总数,已知鸡总数为18只,所以:养的鹅总数为:60-18=42只。另外传统的“韩信分油”也可以锻炼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这道题是:两个人买了油,用十斤的瓶子装着,一人有3斤的葫芦,一个人有7斤的葫芦,问怎么平分?在这个过程中要不断地倒来倒去,涉及到了10以内的加减法,虽然简单但是却考验了学生分析、总结能力。他们要在不断地尝试,一次次否定过程中逐渐地向正确答案靠拢,直至成功帮助两个人各分五斤油。这个题同样也考验了学生逆向思维,各五斤油,肯定10斤瓶子要装5斤,剩下5斤要装在七斤葫芦里,那么肯定是分到最后是10斤瓶子里是5斤油,七斤葫芦里有2斤油,三斤葫芦装满。按照这个思路反推就能推出分法来。
3.定义公式等对学生数学思维培养作用巨大
当然,不可否认从小学一年到小学六年,那些定义、公式、定律等等,在学生数学思维形成过程中也都发挥了强大的作用,使得他们学会了理性分析,喜欢有条理地归纳,最终学会用数学来解释生活。也就意味着教师应该结合生活来讲解数学,让数学和生活对应起来,使得学生能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使得数学知识和生活发生紧密关联。甚至于在三角形定义,平行四边形定义中,用生活中的一些对应的形状来予以讲解,这样更容易让学生明白,而且引导其到生活中寻找数学的影子。
三、从数学逻辑思维到逻辑思维
逻辑思维和数学逻辑思维是什么关系,笔者认为二者是从属关系,前者包含后者。数学逻辑思维,是站在数学角度来思考问题,是一种更加理性的数学思维。而逻辑思维涉及的范围更广,其是人类高级思维,是人类对自己所认知的一切用理解、归纳、分析、总结等手段,形成一定的思维认知,是透过现象看本质的高级思维模式。
数学逻辑思维比逻辑思维出现得晚,它是在逻辑思维基础上得到再次提升的一种思维形式。它既有数学本身的独特表现,又有思维科学的特征,逻辑思维是数学思维的DNA。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数学逻辑思维的培养,其实就是通过不断的教育渗透,让学生养成认真态度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解释生活,能看到生活的本质。
有研究发现,那些数学天才的逻辑思维并不发达,只是他们数学逻辑思维比较强大。也就是说这些数学天才之所以专业,是因为他们精专于数字以及和数学有关的问题解决方面。小学数学教学显然不是把所有学生多培养成为这种高度发达数学逻辑思维的人,而是让他们通过数学学习,学会归纳、总结、分析、对比等等,使其逻辑思维得到锻炼。逻辑思维才是一个人的事业、生活等方面得到进步的基础。
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从数学逻辑思维向逻辑思维转变,其实就是一个返璞归真的过程,之所以说返璞归真,是因为逻辑思维本来就是存在于人的大脑中的,其是随着人成长而得到不同程度发展的,数学思维逻辑的培养,只是刺激逻辑思维的不断完善和提升。正因为如此,教师要在课堂上广泛地联系实际,而不是为了运算而运算,为了教学而教学,要将数学融入到生活中。
也就是说,从小学低年级到高年级,数学教学都是要秉持“生活数学化,数学生活化”,利用小学生形象思维以及薄弱的逻辑思维来培养其数学逻辑思维,同时数学逻辑思维反过来影响逻辑思维,二者彼此促进,最终实现逻辑思维蜕变,使得学生拥有一定的数学学科素养。
总结: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逻辑思维培养,不可忽视数学逻辑思维的培养,其是不可逾越的台阶,否则学生会对数学一窍不通,降低其数学学习兴趣。通过数学逻辑思维的逐渐完善,才会使得学生触类旁通,夯实逻辑思维基础,使得其拥有基本的数学学科素养。
【参考文献】:
【1】庄荣木. 浅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J]. 考试周刊, 2015(57):78-78.
【2】周丽.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J]. 当代教研论丛, 2016(12):69-70.
【3】何佳.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J]. 基础教育研究, 2013(17):35-36.
作者简介:黄春鸿(1962)壮族 籍贯:广西德保 大专 小学一级,方向:小学数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