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经济周期对金融监管的启示与借鉴分析
2019-09-10郑超
郑超
摘 要:近些年金融经济周期逐渐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其直接影响国家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本文首先对金融经济周期概念以及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重点对我国金融经济周期的发展现状以及金融经济周期与真实经济周期关进行了论述,最后探讨了我国金融经济周期对我国金融监管的启示。
关键词:金融经济周期;金融监管;启示;借鉴
市场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受到外界多种因素的影响其非均衡性等问题越来越突出,因此有必要在加强对金融经济周期的研究,充分了解经济的发展趋势以及发展特点,进而采取有针对性的风险防控措施来有效预防金融风险的产生。对于金融部门来说,基于金融经济周期的发展规律和发展形势加强针对性的金融监管,有助于促进我国金融的健康稳定发展。
一、 金融经济周期
市场经济目前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内普遍开展,其具体内容包括供求关系、竞争关系以及产品价格的拟定。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产品以及服务的生产和销售等环节以及价格的形成完全是由市场基于经济发展规律进行调节,完全不同于传统的计划经济。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希望能够获得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但是这完全是一种理想状态[1]。公平的竞争关系在市场经济中只是偶然的现象,而非公平的竞争关系在市场经济中才是必然,才是一种经济发展的常态。市场经济周期泛指市场的运动,其核心内容为经济周期理论。金融周期主要是指:“在金融活动受到内外部的打击下,在金融体系的传导作用相关经济的周期性變化和持续性波动”。金融经济周期理论是在传统经济周期理论上进一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理论体系。
二、金融经济周期发展现状
(一) 金融经济周期内涵分析
金融经济周期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一个新的名词,其与房地产经济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通过金融经济周期可以对市场经济环境下的实体经济以及虚拟经济的关系进行有效分析。在资本主义国家发展过程中曾经出现过停滞性通货膨胀现象,这种现象直接导致了凯恩斯理论瓦解,由于货币是市场经济的核心存在,因此停滞性通货膨胀现象产生的根源通常被认为是货币,因此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货币政策来保障市场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但是金融经济周期理论与货币理论之前存在明显的差异。
(二)金融经济周期效应
金融是一个广泛的概念,既包括实体经济也包括虚拟经济,因此金融经济周期泛指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发展周期。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实体经济是虚拟经济的基础,虚拟经济凌驾于实体经济之上,两者之间在发展过程中会相互发生作用。相对来说实体经济由于直接影响到人类社会的发展,因此更加重要。传统对于经济周期的分析主要是针对实体经济周期。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交易逐渐采用证券化的交易方式,在该过程中虚拟经济逐渐渗透到实体经济的发展中,叠加国家相关部门针对金融发展所采取的管控措施掌控能力不足,导致金融周期的出现[2]。如果此时虚拟经济凌驾于实体经济之上,便会导致金融经济周期的产生,对实体经济的发展产生明显的波动。
(三)金融经济周期理论局限性分析
在虚拟经济出现之后给了更好的分析经济金融的发展人们才提出了金融经济周期理论,因此该理论在应用过程中还具有较大的局限性。在传统的经济研究中人们重点关注经济周期的概念,而忽略了金融经济周期的概念。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其在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人们才逐渐认可了金融经济周期的概念。特别是在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发生之后,人们对于金融经济周期的重视程度进一步提高。
三、我国金融经济周期发展现状
(一)我国在次贷危机中的金融经济周期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也是世界上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国家。在美国金融市场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逐渐衍生出了一系列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随着金融衍生品类型的不断增多,链条的不断增长以及杠杆的不断增加,最终导致了次贷危机的产生。具体来说美国次贷危机主要是由于美国刺激房屋信贷行业违约剧增而导致的金融风险危机。美国次贷危机发生之后通过金融关系网络在世界范围内迅速蔓延,引发国际金融市场的巨大动荡和恐慌。作为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经济在美国次贷危机蔓延中也未能幸免。受到外部环境的不利影响,叠加我国自身政策的一些问题和不足,进一步加剧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危机,主要体现在证券市场上,导致我国股市发生了剧烈的动荡。
(二)2009年之后我国金融经济周期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这对于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了严重的不良影响。为了有效缓解世界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所造成的不良影响,我国在2008年底采取了量化宽松的经济政策,来有效刺激我国经济的发展。在积极有效的经济政策下我国的经济发展开始回升,证券市场的交易关系开始回归常态。但是由于实体经济受到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较为严重,导致实体经济的恢复速度较慢。2011年我国实体经济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明显的通货膨胀现象。通过中国经济在世界金融危机中的表现可以看出我国的金融经济周期还存在一定的不足。
四、金融经济周期与真实经济周期关系分析
(一)关于市场定价机制
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所谓的市场波动或者经济波动主要是指价格的波动,相同的商品在不同的地方其价格存在一定的差异,在相同的地方不同的商品价格之间也具有一定的差异,哪怕在相同地方不同时期的商品其价格也往往不同[3]。在传统经济发展中的价格确定依据主要为:“在成本的基础上进行定价、在竞争的基础上定价,在顾客的基础上定价。”不同于实体经济,虚拟经济具有不同的定价方式,主要采用资本化的方式。由于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之间的定价方式不同导致两者之间的发展周期也存在明显的差异。在虚拟经济中产品的价格通常取决于市场的流动性以及收益。但是在实体经济市场中产品的价格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市场环境中的各个方面均可能对产品的价格产生影响,不过其价格往往是围绕产品本身的价值上下进行波动。
虚拟经济中的虚拟产品往往没有成本或者成本较低,这有助于提高市场的流通速度。相对来说金融市场可以更快的在国际经济舞台上站稳脚跟,这也导致了金融市场具有较大的浮动性。实体经济的发展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影响其经济周期发生变化的因素也较多,实体经济在发展中所表现出来的经济周期可以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情况进行有效反映。实体经济主要采用成本定价的方式,价格浮动不会太大。但是实体经济在发展中商品从生产到销售的各个环节均需要时间,这就导致了滞后效应,相对金融经济来说实体经济发展风险较小。
五、我国金融经济周期对我国金融监管的启示
(一)提高金融宏观监管意识
在我国传统金融监管中主要采用微观监管模式,對于宏观监管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进而导致我国的金融监管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主要体现在监管难以实现全覆盖,同时恶化了金融经济周期。因此在后续的金融市场监督管理中应该加大对宏观金融监管的重视程度,将宏观监管与微观监管进行有效结合,更好满足当前我国金融市场健康发展的需求。
(二)成立专门的金融经济周期监管部门
金融经济周期对于经济的发展具有直接的影响,比如美国次贷危机导致的我国金融经济周期对于我国实体经济以及证券市场的发展均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影响。基于金融经济周期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我国在经济发展中应该成立专门的金融经济周期监管部门,采用有效的监管措施,保障我国金融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同时在金融市场发展中应该采取宏观的金融监管模式,更好掌握金融经济周期的发展规律。基于当前我国金融市场的监管现状进行分析,在金融市场发展监管的各个环节均存在一定的不足,迫切需要专门的金融经济周期监管部门对这些问题进行整改。
(三) 加强金融反周期监管工作
由于我国金融市场发展尚不成熟和完善,因此对于金融经济周期的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在金融监管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比如在我国传统金融监管中,在经济发展形势良好的情况下相关部门为了提高市场经济发展热度,采取一系列措施来进一步刺激经济的发展,但是这些措施往往只会导致金融风险愈演愈烈,为金融市场的发展带来了风险隐患。因此要想有效解决在我国金融监管中存在的这些问题,有必要加强对金融市场的密切监控,更好掌握市场经济的发展变化情况,采取有效的金融反周期监管措施,从宏观层面上不断提高金融监管效率和质量。
六、结束语
在世界经济发展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国际金融市场发生了巨大变化。同时金融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高,直接影响到国家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因此金融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对于国家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这就要求要不断加强对金融经济周期的重视程度,加大对金融经济周期的研究深度,提高对金融市场的监督管理力度,从而更好保障我国市场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 邓创, 徐曼. 中国金融周期与经济周期的交互影响作用分析——基于动态溢出指数方法的实证研究[J].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20(6):64-77.
[2] 孙双鹰. 论我国金融经济周期及其对金融监管的启示[J]. 中国国际财经(中英文), 2017(9):164-165.
[3] 赵米芸, 余力, 张慧芳,等. 金融经济周期理论研究综述与展望[J]. 财经论丛, 2017, 220(5):48-59.